Re: [閒聊] 日本武術網紅 關於氣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 (秋夜微雨)時間2周前 (2025/09/30 19:08), 2周前編輯推噓1(109)
留言10則, 1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氣功我就不多聊了 我現在對氣功的興趣不大 前文只是希望習武的各位別捨近求遠 當然想練我也阻止不了 總之那不是習武首選 ※ 引述《MASOMASO (m)》之銘言: : 這個蠻有趣的觀點是 其實我想談談孫祿堂這個人的看法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0s8ingus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bappk2n.html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8HHHC9I0523DRI0.html : 孫祿堂其實是很有爭議的一個人 但看了C大的文章 : 我在想是不是我們都太追求了實戰性- 更簡單的是說所謂的在比武中把人打得頭破血流 看完影片 我開始懷疑 柳印虎那段 是不是也是孫門後人唬爛...... : 孫最大的三個問題 : 1.講得很神 但是戰績掛蛋 尤其挖出一堆外國大力士都是吹的 : 2.很會寫書 被人批評說沒戰績就用寫書來吹牛 另外孫的早年來歷不明 : 20多歲後來才拜會李魁元 郭雲深 與程廷華 經歷很晚成 : 3.避戰不敢打 被王子平嗆到不敢應戰 到處跑 : 如果我們試著用客觀一點的角度來幫他解釋 是不是會比較容易一點 : ---------------------------------------------------------------------- : 第一點外國大力士99%都是吹的 嗆聲王子平也是號稱打了多少外國大力士阿 : 霍元甲也號稱打過大力士阿 但後來是真的有馬戲團大力士 但是沒有接戰 只是炒流量而已 : 李小龍的徒孫也是給他掰了一堆有的沒的紀錄 : ------------這是否是"後代徒孫"為了延續門派的一種 用無法證實的謊言 行銷的手法? : 和躺在棺材的本人的意志無關 : 第二點是沒戰績就寫書 是否無一定關聯性 : 一般的反面看法是說孫因為根本無法打 所以拼命寫書 單看孫的經歷 : 他18歲在毛筆店當學徒 學會了寫書法 :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 他本來就很喜歡寫書 出書 有個作家夢 (別笑 我認真的) : 只是他剛好沒有戰績 或也有可能他不能打 但兩者是無關連性的 : 他不論會不會打 都會想寫書 而恰恰好 因為書寫的好 所以門派徒弟收的多 : 而眼紅的競爭對手就拿這點來說 ---------------但可能真的孫只是愛好寫作而已 我對孫祿堂興趣並不是很大 不過影片提到些武術家 是可以聊聊 近代武術家 我最感興趣的是陳發科 孫祿堂 無論有沒有功夫 孫氏武術都已確定失傳 後人孫劍雲說 走圈轉掌 把對手繞得暈頭轉向.... 能再唬爛一點....... (走圈轉掌的變化 就是八卦掌摔技核心) 假設影片為真 那孫祿堂本人寫的東西 正確的部分 可能是師父口授 而他自己沒練出來 不過 真正讓我懷疑孫祿堂武功的原因 是影片點出的 "身世背景" 近代武林高手 都有一些共同現象 可分為幾種 1.家傳 2.田僑仔 (這個超級重要) 3.習武成痴 4.天生神力 孫祿堂不符合這四項 那成為高手的概率是真的不高 影片一提到家貧顧店 我心裡就覺得 他應該不是高手 (近代頂尖武術家 根本就田僑仔俱樂部....) 程庭華進宮跟董海川學拳 程本身是賣眼鏡的 那時代能賣洋貨 背景應該跟街頭賣牛肉麵的差異非常大 賣高端貨 可能也是他能進宮跟達官貴人打交道 進而接觸董海川的原因 接著要進入的是正題了 聊聊近代的武術家 影片開頭提到的程庭華 肯定是絕頂高手 接觸八卦掌 真的覺得這武術蠻精妙的 但沒人教是真的看不懂在幹嘛...... 我也就算了 師兄被秒之後也有學 我們的共同心得是 這走圈轉掌真的是天才想出來的戰鬥技法 至於傳承率那麼低...... 學拳過程中聊到很多過去武術家傳承心態 用現代觀點來看不太適用 可是近代武術家就真的很愛藏 我們八步螳螂雖然是 螳螂 形意通臂 八卦 三位拳師合創 但老實說 八卦掌的部分只有基礎到不行的基本功而已 核心的走圈轉掌在八步螳螂拳是看不到的 也就是 當初三拳合一創拳 八卦掌那邊 要嘛有藏 要嘛是自己也沒學到 薛顛 功夫如何我不清楚 但從文字描述來看 此人的性格 肯定會把功力練到非常極致 其他領域我不敢說 我對心理學的研究還是挺有自信的 現在我有相當自信從一個人的信格去判斷其武功造詣 從性格來看的話 楊家太極後人 我雖然沒研究 但是 老是打傷人 老是想把人發出去 不太可能練成真正的太極拳 充其量就是功力好而已 為何 太極拳 八卦掌 鶴拳 詠春 這些拳特別特別難練 本質原因就是大部分習武者個性都是好鬥的 這些拳的本質都是集中在防守 以上拳種我都懷疑過 但也真的是機緣之下 有人真的示範且"講解" 才驚訝其中奧妙 沒講解的話 就只是單純被打而已 而不知道為何被打 講被打也不對 因為對方沒什麼用力 而是將借力的技術發揮到相當好 所以我們這種敗方都會輸得莫名其妙 陳發科 關於陳的文獻其實不多 但就現有的 他肯定也是個絕頂高手 一樣 我是根據文獻對其性格的描述 修養極好 不亂批評別人 要嘛說別人打得好 要嘛說看不懂 雖然我覺得內外家有差 但是 他對拳的理解是 每種武術都該是由外而內漸進 雖然很多武術家對他的描述就是把人發得很猛 但其學生對他的描述是 "他幾乎不發學生" 這才是正確的教學態度 有摔跤手來較量 他也沒摔對方 學生問為何不摔 還被陳發科罵 "是你 會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摔嗎?" 該摔跤手對陳的修養是相當佩服 至於發人 個人認為那是為了討口飯吃 太極拳高深的是遇力走化方式 但這種技巧是要懂武術的人才知道 一般啥都不懂的初學者 發出數丈是最直接的方式 展現功力多半也都跟行銷場合有關 有個場子因為學生太多 不想教 因為品質會不好 但又要保有面子 才有震腳震磚瓦的演示 我自己接觸過許多武術 以"放鬆身體"的角度來看 我最推的仍舊是陳氏太極拳 後來才發現 這拳架的設計 真的比較能夠放鬆 當然動作也是要修 至少市面場95%以上的陳太 都要再修過 我之前有文章提過動作不是重點 其實不太對 應該是 "有正確動作未必會放鬆 但是沒正確動作 肯定無法放鬆" 像是形意拳三體勢 也是能幫助放鬆的 然而 動態的話形意拳的五行拳 效果肯定沒有陳氏太極拳好 用很粗淺的概念 可以這樣理解 勾拳相對直拳 有較好的放鬆效果 (但有些老師強調直拳訓練 因為直拳練出來了 其他拳都好練了) 不過這只是單從拳架來看 很多武術是拳架難度高(至少對初學者而言是如此) 但是訓練系統當中有很多放鬆功 也是種學習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11.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759230520.A.908.html ※ 編輯: chind (123.192.211.251 臺灣), 09/30/2025 19:13:37

10/04 18:28, 1周前 , 1F
我體會到的陳發科的拳就是任何時候
10/04 18:28, 1F

10/04 18:28, 1周前 , 2F
做到含胸拔背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塌腰
10/04 18:28, 2F

10/04 18:28, 1周前 , 3F
落胯虛實分清上下相隨周身鬆靜襠圓
10/04 18:28, 3F

10/04 18:28, 1周前 , 4F
全部。
10/04 18:28, 4F

10/04 18:28, 1周前 , 5F
以上要練到肢體形狀改變到無有凹凸
10/04 18:28, 5F

10/04 18:28, 1周前 , 6F
處。
10/04 18:28, 6F

10/04 18:28, 1周前 , 7F
最好加上一句陳明崙的「絕對不要用
10/04 18:28, 7F

10/04 18:28, 1周前 , 8F
力」。
10/04 18:28, 8F

10/04 18:28, 1周前 , 9F
要搞很多年太沒效率了。
10/04 18:28, 9F

10/04 18:28, 1周前 , 10F
這年頭練武別練打人了,練趣味啦。
10/04 18:28, 10F
文章代碼(AID): #1esxeua8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esxeua8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