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NEW的經營者

看板Monkeys作者 (saeki)時間21年前 (2003/12/06 14: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老牛皮不吹牛皮 劉保佑要你穿雙好鞋 My tek、La new都是出自劉保佑之手,他認為自有品牌是必要途徑, 不需要做OEM,堅持自我,即使不打廣告,靠時間的累積, 有好的品質就會有好口碑,自然有助於提高銷售業績。 文/范碧珍 民國七○年,來自高雄岡山的劉保佑,頂著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的光環,一腳踏進當時外 銷主力之一的玩具市場,這是他第一次創業,沒有上一代的庇蔭,全憑自己一雙手打天下 ,玩具工廠是他打拼的第一步。 一般人聽到「劉保佑」三個字,通常會印象深刻,再見到他本人,一張清瘦的臉龐,經常 笑臉迎人,給人的感覺很和善、親和力強,談起話來,會發現他相當具有草根性,言行舉 止不脫傳統企業家的風範。 創業歷程倍感艱辛 劉保佑從學校畢業後就開始做貿易,也曾當過一人貿易公司(one man office),「在民 國六○到七○年貿易興盛的時代,一年出十個貨櫃就可活命,要倒還不容易」劉保佑指出 ,只不過後來他選擇開工廠不走貿易的方式,一直到現在,除了玩具工廠外,另外還有家 電工廠、製鞋工廠,足跡遍及美洲、越南及中國大陸。 創業至今,剛好滿廿年,回顧創業歷程,劉保佑並非走得十分平順。想起當時投資設廠過 程,只能用二個字形容:「辛苦」。尤其前十年間,遇上一九八七年的環保抗爭,這是台 灣掀起第一波外移風潮,自稱為典型的中小企業,需要的是勞力密集的投資環境的劉保佑 ,為了活命到處考察,不過,這次不是玩具工廠,而是跨足家電產業,選擇了墨西哥投資 設立家電工廠,由於當地市場強勁需求拉動下,沒幾年的光景,業績扶搖直上,直到一九 九八年出現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原來一年只有一億的營業額擴大至三十億元新台幣, 因業務擴展(產能擴充)、廠房不敷使用,從15,000坪擴建至廿五公頃(五倍左右)。」 談起變化,劉保佑也難掩興奮之情。 眾所周知,外來品牌想打入美洲市場(尤其是美國)並非易事,來自台灣的更是鳳毛 麟角,宏碁就是典型的失敗例子。劉保佑卻把自創品牌My Tek打進美洲家電市場,舉凡電 風扇、果汁機等小家電,都是出自台灣中小企業家劉保佑的手,成為墨西哥家喻戶曉的小 家電知名品牌之一,令許多人跌破眼鏡。 由於製造及銷售都在美洲,台灣是看不到的。當問及為何不把My Tek品牌引進台灣?劉保 佑笑稱,不要忘了,台灣也是家電王國,品牌眾多,價格被破壞殆盡,為了務實,強調沒 有競爭力的東西不做,就這樣繼續在美洲建立自己的家電王國,十年來,也闖出一年三十 億新台幣的營業額。 要做就要做最好 當然,對劉保佑來說,家電產業趨近成熟,意味經營也該進入新的階段。 只是想不到這次竟是跨足製鞋產業。談到踏進製鞋產業,「純屬巧合,當時好朋友開了一 家製鞋工廠,由於他們只會製造,對行政、外銷及貿易完全外行、一竅不通,幾年來,業 績始終不見起色」,此時,劉保佑憑著多年的貿易經驗,接手後重新改革,秉著「要做就 要做最好」的信念,終於一九九五年在越南設廠,直到一九九七年以La new為名正式在台 銷售。 或許第一次接觸的人會好奇,從製造玩具到家電、鞋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跨領域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劉保佑堅定的說,「製造業無門檻可言,How to sale怎樣 去賣?Marketing、收帳才是重點,不是規格製定者,永遠只是跟隨前者腳步,How to be winner,跟行業別關連性不大。」 綜觀台灣鞋子市場,以人口數二千三百萬計算,市場不算太小,意味著La new有一定的市 場機會,有別於其它鞋類品牌,劉保佑堅持走健康休閒取向,他認為,鞋子原本是用來保 護腳,現在鞋子卻變成萬病之源。有鑑於此,劉保佑忠於自己的想法與看法,「一雙鞋不 可能滿足每一雙腳」,一定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即使不成功,也要堅持自己的主張。 小看一雙鞋,它的製作過程可是一門大學問,劉保佑特別重視鞋子是否合乎健康設計 ,除了原有在台南的研發部門,還特地邀請前長庚醫院白淳升醫生擔當專任顧問,自己也 不斷研究日文書籍,打從心裡希望製造一雙有品牌的健康概念鞋。 因為健康的自我要求,使得La new不得不放棄鞋業中最大市場「女性高跟鞋」,女性 的消費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她們對高跟鞋的需求從未停歇,不因景氣低迷而衰退,反而持 續上升的趨勢。然而,劉保佑也知道,想要賺錢,跨入女高跟鞋是最快速的方式,但是, 高跟鞋穿久了會造成許多後遺症,例如「外反母趾」,或一些身體上的疾病,從對健康的 堅持可以看出,劉保佑對La new的期許。 為了執行這樣的信念,劉保佑也吃足了苦頭,La new從零開始,很多人一走進La new專賣 店就嫌東嫌西,甚至覺得La new鞋款不夠多、不夠流行,對這樣的顧客,劉保佑要求店內 的服務人員要真正做到「專業量腳師」,透過親切的詢問,實地測量顧客的腳型,確實替 顧客挑選一雙健康休閒鞋。他也經常到店內與顧客直接做溝通,藉此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他會不厭其煩的幫顧客解說,因為他知道,「消費者的抱怨是進步的原動力」。 不同於生產、外銷,自營通路的作法對劉保佑來說算是頭一遭,原本La new是透過二 百多家經銷點銷售,後來因為進出貨與收帳的問題「被逼」走直營通路(門市),這才投 入二億元成立La new專賣店,以社區概念出發,在短短二年內,陸續成立一百二十家分店 ,開店速度之驚人,令人咋舌! 此外,從價格的制訂可以看出劉保佑對製鞋的認真,「不二價」是最終原則,有別於其它 品牌為了配合百貨賣場的折扣活動或專櫃抽成,刻意把價格提高,最終的受害者是消費者 。有鑑於百貨專櫃不合理的收費方式,他寧願把付給百貨通路的錢,直接回饋(約一般專 櫃八折價格)給消費者,所以,拍胸脯保證顧客一年四季買的都是不二價。 對一個新的品牌,打響知名度是第一步。La new除了初期的廣告強力放送,還推出五年 內走遍世界各地的承諾,繼去年從墾丁鵝鑾鼻走到富貴角,今年推出第二屆勇闖新疆帕米 爾,光是這次活動就花費二千萬元,有許多人質疑,這樣的event活動效益有多大?其實, 劉保佑深知效益不大,但是,他希望透過這種活動,實地測試La new的性能,走出鞋子需 要改進的地方,「廣告只能拉消費者買第一雙鞋,我在乎的是為何他不再買第二雙?如果 沒有第二次消費,代表鞋子something wrong」。當然,也冀望藉此開展長期的品牌經營工 程。其實,劉保佑自己就是一位穿鞋專家,他喜愛登山,從大學時代社團參加的是登山社 ,也因此,他對La new的經營多了一份企業使命感。當然,五年來的努力,La new產品的 「回購週期」愈來愈長,來客成交率也成長到百分之七十二(十位顧客有六位購買,總共 成交七點二雙),辛苦總算沒有白費,漸漸受到市場的肯定。 人性化的管理 為了讓員工無後顧之憂,劉保佑特別設計一套福利制度,不管男女老幼、各種階級的 員工都要輪流掌廚,負責全公司六、七十位員工的午餐,就連董事長也不例外。其實,這 種作法的出發點很簡單,「衛生、菜色有變化」,讓每位員工把公司當作是家裡一樣,員 工會樂在工作。除此之外,La new照顧員工的方式也很特別,除了每天午餐的供應外,還 有每三個月發放牙膏、牙刷、五百元的不抽煙獎金,還有下午茶時間等。這些貼心的設計 ,無形之間成了員工效忠公司的原動力。在當前許多企業因為不景氣而興起裁員、減薪風 潮時,顯得很特別。 儘管總部在台灣,為了有效掌握各地工廠,劉保佑雖無法長時間待在當地指揮,公司 照常運作,這全歸功於「管理風格」,「通常給一個政策,全權交給專業經理人處理即可 ,」像現在已經有一年沒到越南,美國、大陸也好幾個月沒去,從每次連絡各辦公室都還 要翻電話號碼簿,足見他對專業經理人的信賴。 劉保佑的行事作風,屬於為了自己的理念、興趣而投資創業的典型,賺錢當然是重要成就 之一,但並非最重要。以La new為例,他相信,沒有辦法提供台灣消費者雙腳的健康,這 品牌就沒有資格存在。從此可看出,他把健康作為企業的一項使命,也是自我要求。 每個產業都會有競爭,但勇於走別人不敢走的路,才會有自己的天空,劉保佑帶領達 達企業集團(旗下有La new、貿弘、筆旺等關係企業),從小型貿易蛻變出今日格局。縱 使未來的路仍舊坎坷,但他的堅持與努力,永遠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http://www.chinamgt.com.tw/harment/bt/0107/192peop.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91.224
文章代碼(AID): #_qNoal7 (Monkeys)
文章代碼(AID): #_qNoal7 (Monk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