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白癡也看得懂的MOTOGP Part II

看板Moto_GP (MotoGP)作者 (輕微腳傷的郵輪)時間20年前 (2006/01/18 19: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白癡也看得懂的MOTOGP:如何增加預算讓車速變慢 由於Superbike規則限制賽車只能用市售機車改裝而來,不管是賽車要在車架或 是引擎的設計上導入重大改進時,都需要在市場售出對應的車款,這也使得日本 車廠無法在設計強力的賽車時不顧一切的投入,而一直感到不滿足。 進入四行程時代表示著,日本車廠的研發設計部門終於可以天馬行空的去嘗試, 製造只為比賽的原型車。這也表示使用到的先進器材將以指數成長。原本預期新 規則被採用時,車隊的先進器材預算會成長25%至33%。但大概要加個0才是 正確的…只要花80萬至120萬在先進器材上的日子已遠去,現在的行情是300 到350萬(取決於器材等級、還有備用及維修的零件量)才養的起一個車手的兩 台RC211V。 當舊的GPMA (Grand Prix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大獎賽製造者協會)改組為 MSMA (Motorcycle Sport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機車運動製造者協會),並 加入了Kawasaki和Ducati,大獎賽在車廠的眼中,不再是一個無意義、對市場 也毫無貢獻的改造老式二行程機車賽。現在車廠可以打出「競賽是進步的動力」 大旗,忽然間所有Superbike的研發部門預算都轉到大獎賽方面,金額也提高了。 由於新設立的等級有處在高峰的Valentino Rossi,他像會成為下一個超級明星, 所以比賽中的對抗更加激烈,車廠(特別是Honda)對比賽計畫受到贊助商的車 手國籍喜好影響越來越不滿。車廠花的預算是以前的三、四倍以上,變多的觀眾 對主流市場影響也提高了,所以車隊經理想要能不受商業考量去自由選擇車手。 增加的預算主要由車廠吸收,雖然贊助商也被要求多出一些。贊助商以前在這種 情況時會在車手選擇上擁有更大權力,所以這次也預期會如此。 許多年來贊助商堅持選對市場有利的車手,使只關心速度和結果的車廠大老難堪 的被迫受限制。 雖然製造商控制了制定規則、比賽的未來走向,但也同意行銷MotoGP的Dorna 公司的想法--要有話題人物,所以找了老將Jeremy McWillliams和Shane Byrne 來打入英國市場、拉攏BBC,也用德國人Alex Hofmann去行銷德國市場。不過 2003 的Superbike冠軍Neil Hodgson以他的經歷做示範,顯示話題人物騎的若 是不夠格的賽車,對自己的事業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弱勢車隊和新車隊接收Dorna補助,條件是接受指定國籍的車手,但有競爭力的 車廠,特別是Yamaha和Honda對贊助商的影響都受不了,更不可能受Dorna干 預。 2005 Honda受到的重大挫折之一就是無法把兩個王牌車手放在同一隊。原本該 是Nicky Hayden和Sete Gibernau同隊,但Gibernau和Gresini Honda 隊的主贊 助商Telefonica Movistar簽約了。 由於Gibernau是在Honda的衛星車隊,所以HRC去找Max Biaggi這個愛現又 愛挑剔的義大利人,結果不久後就出問題了。最後HRC把Max Biaggi開除,也 否決掉Biaggi加入任何Honda隊伍的可能。 我們討論過了Gauloises、Telefonica-Movistar、Camel如何被Yamaha與Rossi聯 手拒絕、Honda和Pedrosa簽約、還有沒頭路的Biaggi這些原因影響,被迫收回 原本要給的大筆贊助費。 這些事發生在車廠發展經費竄升的時候。因為任何真正想贏下去的車隊,必須在 2006年發展兩款而不是一款賽車:一款是在2006年出賽,被榨出所有剩餘價值、 潛力的末代990cc賽車;另一款需開發完成的車是將在2007年出賽的800cc原 型車。賽車很諷刺的會因此變貴且又變慢。 當Yamaha可能多花兩千萬,且所有的私人車隊和半場隊都沒人贊助的時候, Yamaha和Honda發現他們不會和Gauloises、Telefonica-Movistar和Camel續約 了。 明天我們會對以上三個贊助商的情形更加深入探討;並研究像移民潮一樣大舉跳 槽到World Superbike的MotoGP車手,是否會使Superbikes比由六連勝的Rossi 獨走的MotoGP更加刺激呢? 原文在此http://www.speedtv.com/articles/moto/motogp/21389/ 原作:Dennis Noyes 無責任翻譯:G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1.213
文章代碼(AID): #13pYhOZ7 (Moto_GP)
文章代碼(AID): #13pYhOZ7 (Moto_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