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小市場球隊的生財之道(上)

看板Pirates作者 (南宮洛)時間15年前 (2010/08/28 11: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小市場球隊的生財之道(上) 作者:陳重嘉 | 發表時間:2010/08/28 | 推薦數:4 | 回應數:2 8月20日對上大都會隊的比賽,海盜隊吞下了本季的第82場敗仗,這也宣告了他們本季達 成五成勝率的可能性已經歸零,也讓他們輸多勝少的連續紀錄來到了第18季,連續18年勝 率低於五成,不僅是MLB史上最難堪的記錄,也是美國各大職業運動中最差的成績。 這樣的球隊,想必經營情況一定很糟吧?尤其看看台灣永遠虧錢(?)的良心打球and公益為 社會的感人職業球團,不免令人為匹茲堡的鄉民擔心,萬一海盜隊老闆表示下季要換主場 ,或是不排除超過虧損上限就解散,那該怎麼辦是好呢? 出乎意料的,海盜隊過去幾年不但沒虧錢,甚至還是聯盟裡前幾賺錢的球隊,究竟海盜隊 是如何的生財有道?而外界又是如何發現的?這故事得從去年冬天說起。 去年11月,在一次訪談當中,著名的球員經紀人Scott Boras引用一篇八月時刊載在《 New York Daily News》上的文章,指稱經由MLB的利益共享機制,有些小市場球隊在還沒 售出任何一張門票之前,就先從MLB那領到7千到8千萬美金的收入,而這些球團並沒有把 這些錢用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反而是留下來當作淨收入。 紅襪隊的老闆John Henry也站出來聲援這樣的說法,Henry在成為紅襪老闆之前,也曾經 是佛羅里達馬林魚隊的老闆,也就是說,他同時當過大市場球隊和小市場球隊的經營者, 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但他對《波士頓環球報》表示,至少有七支球隊是採取類似的經營方 式,領走大筆鈔票卻沒用來強化球隊,而事實上,這七隊中有五支是全聯盟最賺錢的球團 。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利益共享機制,有看過小說《錢球》的朋友一定記得Billy Beane曾 參與一場名稱為藍緞帶的聯盟改革會議,那是1999年的事,會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大市場 /小市場,有錢/沒錢球隊之間不公平的競爭,避免球季還沒開打就有一堆球隊已放棄,試 著平衡聯盟實力以提升精彩度。 該次會議後來促成利益共享機制,大市場/收入多/球員薪資高的球隊,需要額外付出金額 給小市場的球隊,不僅某種程度上限制強隊無止盡的撒錢,也有助於小市場球隊的財務和 競爭意願。 在最新版的協定中(2007-2011),這筆近似於中央政府分給各縣市的統籌分配款,各隊可 以拿到的金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每支球隊交出純粹來自該隊收入的34%(有一說為31%),然後再依各隊收入的比例分配, 較不賺錢的球隊可以得到較多的補助,至於像洋基、紅襪這樣的球隊基本上就是只出不進 ,付出收入卻拿不回補助。所以就某種層面來說,一些小市場球隊其實應該要感謝洋基等 豪門球隊,沒有他們,或許領到的補助會縮水許多。 另外,這部分的補助金額被限制在一定要用於提升球隊競爭力上,球隊必須把用途和使用 方式詳細整理給聯盟、其他29支球隊和球員公會確認。 2.MLB官方也會把全國轉播、線上轉播、商品販售等收入平分給各個球隊。這裡有一個時 常被誤解的觀念,就是即使你買的是洋基的球帽,但紅人或馬林魚一樣分得到收入,這金 額是各隊均分的,所以不會有特意簽下那國球員好讓球隊商品在該地區熱賣的意圖存在。 以2009年球季來說,第(1)部分的總金額是416M,也就是4億1千6百萬美金,而第(2)部分 ,每隊則可以從MLB官方拿到40M的金額,扣除掉10M的官方必要支出後,每隊淨得30M。 以海盜隊為例子,據了解海盜隊在第(1)部分所拿到的補助金是36M,加上第(2)部分的30M ,球季還沒開打,手上就有了66M,對照起海盜這幾年的球員薪資支出(2007 - 38.5M, 2008 - 48.7M, 2009 - 48.7M, 2010 - 39M),怪不得各界紛紛懷疑Boras和Henry所點名 的球隊其中之一正是海盜隊。 http://tw.sports.yahoo.com/mlb/blog/mlb_chen/611.html 給各位大大們參考參考0.0 希望海盜別再變眾矢之的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9
文章代碼(AID): #1CU86pWE (Pirates)
文章代碼(AID): #1CU86pWE (Pi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