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Searching for Sharapova, and Finding …

看板Sharapova作者 (JC)時間17年前 (2008/01/13 15: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Searching for Sharapova, and Finding a Dichotomy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By KAREN CROUSE Published: January 13, 2008 MANHATTAN BEACH, Calif. — 這故事以機場為中心,因為莎拉波娃 總四處奔波,全球走透透參賽,這很合乎情理。當她這麼說著時,一 個在邁阿密走向路邊車子的人看起來相當眼熟。 突然間她知道為什麼了。 “是麥可喬丹耶!”莎娃描述著時,就這樣脫口而出,接著, “他說‘妳是那個網球員,’,我就像是,“對欸,耶,是我呀。’” 她大笑著說。 “他就說‘很高興見到妳’,我可能開始猛盯著可憐的他看了。他大 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笑更大聲了,“但我真的好像他球迷一樣 ,那可能是我的笨蛋時刻之一。” 這個偶遇就像這顆恆星在呼喚太空另一端的地球一樣。 二十歲的莎娃,本週會開始尋求第三座大滿貫之旅,她是世界上最知 名的運動員之一。去年她是 Yahoo 運動類搜尋排名第二的名字,僅 次於 Nascar。 在球場上,莎娃目前握有十六座 WTA 單打冠軍頭銜,超過一千萬美 金的比賽獎金,她的球風就是充滿叫聲跟底線抽擊,她常散發出令人 不寒而慄的專注投入。 離開競技場,莎娃脫下堅強的外殼,顯露出的是溫暖、傻傻的,以及 自嘲的性格。十二月底在她家附近飯店做的訪問,莎娃總輕易地笑開 ,多數是笑她自己。 “我有一點點怪怪的,真的唷。”她說。 她以取笑自己的廚藝為樂, “我喜歡攪拌跟試吃的部份,但我的廚藝不那麼好。” 也透露書店是她的要害, “我可以花幾個小時在裡面只是看書。”還有對演戲跟時尚的興趣。 她非網球的性格很快就有發揚的空間,她跟 WTA 的贊助商 Sony Ericsson 手機通訊簽下四年合約。 她坐下來為廣告活動拍照是這合作的起步,莎娃不是穿球衣,也不是 拿球拍擺姿勢。這對莎娃來說,是個解放的體驗,她渴望被當作不只 是個網球員。 But tennis has been the guiding force in Sharapova’s life. When she was 7, she moved from Siberia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 her father, Yuri, leaving behind her mother, Yelena, who followed two years later, to chase the dream of becoming a champion. At 17, she won her first Grand Slam tournament, at Wimbledon, and a year later, in 2005, she ascended to No. 1 in the world. 這段有些錯誤,因為是錯的、又是老故事,這段略過不翻囉。 肩膀傷困擾了她整個 2007 賽季,她說這在發球時最痛,當雙誤不斷 飆升,她的信心也因此受挫。 九月時來到最低點,她在尋求衛冕美國網球公開賽后冠之時,第三輪 就慘遭淘汰。 “我的確因此過了很辛苦的一年。我原本可以輕易地說,今年就到此 為止吧。但我沒有,我就是一直前進、一直嘗試、一直努力。最重要 的,一直保持正面積極。” 兩個月後,馬德里的年終賽中,莎娃總算有個星塵般的收尾。她打進 決賽,在三個半小時的激戰後輸給 Justine Henin ,這等於大聲宣 告她回來了。 “我想她在年終賽看起來跟她在溫網時一樣好,我看著她,然後說, 我的天,這孩子會贏得澳網的,她打的好好。”Robert Lansdorp 接 受電訪時表示。 莎娃說“這是個很好的收尾方式。就像是給我…給訓練季一道新鮮的 空氣。” 六呎二吋高的莎娃總在隊伍的中心位置,金髮披散在肩膀下。十二月 時,她還偶然地剪了劉海。 “有人告訴我,我是他們的模範,尤其是那些做點打扮的年輕小女生 們。你的反應會像是,唔…希望妳想要比我現在更好,因為我很多方 面並不在行。” 這就是離開鎂光燈、賽後訪問記者室時,莎娃說話的方式,當相機跟 麥克風架上,會某種程度把談話變成另一個表演。那是主流運動另一 個不幸的事實,大眾在最糟糕的設定下去認識運動員。 “被這些人圍繞最糟的時候就是大滿貫時,壓力進逼,他們都會很焦 躁不安。”Lansdorp 表示。 莎娃也不例外,他補充說: “在球場上,她看來好像對任何人都沒有同情心。但離開球場,她其 實更有人性的。” 世界也許就在莎娃的指尖,但她的核心圓仍是小小的。 “我真正的好朋友可以用一隻手數的出來。贏球時,每個人都可以是 你的朋友,我在溫網奪冠後迅速學到這點。” 名利遊戲很像發球上網一樣:需要時間去培養感覺,知道何時該往前 ,何時該後退。 “有些事物,尤其市場外的東西,看起來會很光彩奪目。你會畫好妝 ,走上紅地毯,呆個十五分鐘、拍些照,然後…天啊,你在派對裡面 耶。半小時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整個開始無聊了,只想回家,穿上自 己的睡衣、看部電影,來桶爆米花之類的。” 在南加州的家,那是個人們就是要被注視生活的地方,莎娃保持著低 調。但那只是她其中一面。身為網路百萬搜尋的目標,她自己最近一 次在網路上搜尋的是? 她的答案,英國名流 Richard Branson 在摩洛哥的時髦度假飯店。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08/01/13/sports/tennis/13sharapova.html?ref=sport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99.37 ※ 編輯: jcshie 來自: 220.133.99.37 (01/13 16:21) ※ 編輯: jcshie 來自: 220.133.99.37 (12/01 09:13)
文章代碼(AID): #17YS9rNQ (Sharapova)
文章代碼(AID): #17YS9rNQ (Sharap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