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棒球台灣》職棒觀點:從日本看台灣

看板SoftbankHawk作者 (Nemov 我挺你)時間21年前 (2004/08/25 13: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udn.com/NEWS/SPORTS/SPO5/2203562.shtml 【撰文/李淑芳(棒球專欄作家)】 細膩經營,人性化的對待 常常有人問我:「台灣職棒跟日本職棒究竟差別在哪裡?」我想除了大家熟知技術上的落 差之外,對「職棒」這個產業的經營心態與策略之不同,應該才是更大的差別吧! 日本職棒球團的兩大主要收入來源分別是電視轉播權利金和門票收入。因此如何吸引更多 球迷進場,是球團營業部門最大的課題,當進場觀眾數愈多,代表球隊人氣愈旺,轉播權 利金自然也水漲船高,因此 「Fan Service」是每個球團勢在必行,也要時時記掛在心的 重點。 所謂的 「Fan Service」並不是像台灣一樣,辦個簽名會、買門票打折、派個幾輛接駁公 車就是「服務球迷」。日本人口中的 「Fan Service」是要做到,只要球迷進場看球,就 可以感受到球團的用心。 在日本,幾乎每個球場都實施對號入座(當然部份球場的外野甚至內野也有自由席),球 迷事先透過售票系統買定中意的座位門票,球票在手,就可以悠哉地在最適當的時間進場 。 至於球團花在球場設施的用心,就更令人嘆為觀止了!記得有回因公拜訪西武球團,賽前 球團人員特地安排參觀西武球場,我見到一幕永生難忘的場景:多達二百名以上的工讀生 ,每個人手上拿著抹布一一擦拭看台上的座椅,球團人員表示這是比賽前的準備工作之一 ,才能讓球迷享有舒適的看球環境。 而近年落成啟用的幾個新巨蛋球場,也都有相當人性化的設計。例如所有看台區全面禁煙 ,癮君子想抽煙就得移動腳步,到專門的吸煙室;每個吸煙室都配有電視機,即使離開座 位,也不會錯過任何精彩鏡頭。而大阪巨蛋更在票價最貴的特別指定席,一一裝設小型螢 幕,只要主場選手有精彩的演出,螢幕立即重播慢動作讓球迷再次回味。 回頭再想想台灣,相信很多球迷心中都無限感慨!也許有人會說,台灣城市距離太近無法 落實主客場制,加上各地球場都是當地政府經營,無法像日本一樣全心經營。 事實上,日本職棒的主場,除了大榮、西武等少數球團外,多數球隊主場都是租借的,懷 抱著永續經營的心態才是關鍵。只要球迷肯花錢買票進場,接續而來的商機才是無窮的。 以一家四口人為例,一張平均二千五百日圓的門票收入,四個人就要一萬日圓。另外包括 簡單型消費:吃個便當(約四千元)、爸爸配杯啤酒(五百圓)、媽媽跟小孩喝烏龍茶或 果汁(約一千元),最後再買個記念商品回家(約五千元),加總起來看一場球至少要花 上日幣二萬圓,相當於台幣六千元,而一場球賽平均約有三萬名觀眾進場,帶來的商機是 可想而知的。 去年福岡大榮鷹隊公布了 2002年的經營數字,總收入為185億日圓,其中門票收入及飲食 相關收入就占了99億日圓,由此可知,想辦法吸引觀眾進場重不重要呢?真的很重要。 自2001年世界盃之後,棒球熱潮回溫了,但是職棒進場的觀眾數卻增加有限,交戰組合戰 力強弱不一固然是主因,但球場設施遲遲沒有改進也是關鍵因素。很多球迷特別是女球迷 ,一想到要提前幾個鐘頭在太陽底下排隊進場,進場後又要擔心坐到沾有檳榔汁甚至煙灰 的椅子,她就寧可選擇在家吹冷氣看電視轉播了! 台灣過去所創造的棒球奇蹟,是因為始終有熱情死忠的球迷無怨無悔地支持著,球團經營 者更該捨得投下巨資為球迷打造舒適的看球環境,不求像日本一樣面面俱到,應有的尊重 想必是不難吧。 ●本文內容由大地地理雜誌提供 【2004/08/24 大地地理雜誌八月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2.32
文章代碼(AID): #11B2T7gk (SoftbankHawk)
文章代碼(AID): #11B2T7gk (SoftbankHa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