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發球上網選手場上之道[一]
從90年代起最著名的選手:
(1)Stefan Edberg
(2)Boris Becker
(3)Michael Stich
(4)Pete Sampras
(5)Patrick Rafter
(6)Tim Henman
發球上網者類型的分類:
發球上網者又可以分為兩者,一者是以發球為得分手段為目的的強力發球
者,截擊為輔助手段。代表人物為Becker,Sampras和Stich。另一種則是以發球
為截擊佈局為目的,截擊為得分手段的優勢發球者,代表人物為Edberg,Rafter
和Henman。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前者:平擊發球為主,講求第一發球命中率,
一翻兩瞪眼,第一發球失靈幾乎快要是輸了整場比賽一樣,不過遭落後的時候
分數容易板回,一個大力發球進就能解救了,這也是大部份發球上網者選擇此
型的原因。後者:旋轉發球為主,上旋發球為拿手好戲,講求發球球速慢但落
點深旋轉夠,爭取有更多的時間到網前進行防守。但缺點是關鍵落後比數時刻,
因為缺乏強力的大力發球,而需要更全面的整體技術來彌補,而容易被丟掉發
球局。
第一站:草地篇
代表主戰場:溫布敦草地球場
這裡是發球上網者最如魚得水的地方,因為由四種混合草組成的天然草皮,
所造成獨特的溫布敦景觀,造成草在落地後打滑不規則跳的不可預測性。也因
此能擁有大力發球又能在球不直接落地就可作戰的發球上網者,自然就擁有這
項優勢。這裡的草地優勢更適用於強力發球者的發球上網型選手,球速加上場
上的不規則彈跳,很多接發球者往往就是球發不過去就回不來了,或者是直接
彈到牆壁上形成Aces。而這三名代表型人物的截擊細膩度也夠,更容易造成他
門網前所怖下天羅地網的優勢。相反的,對於優勢發球者而言,反而為顯得有
點不利,因為他們拿手的傳統武器上旋發球,落地之後通常往上跳,但遇到草
地通常往下沉的個性,正好一消一漲抵消力量,給與回發球者送給腰際之最佳
回發球破壞機會。也因為如此,優勢發球者才會更重視他們的網前截擊,他們
的網前截擊使用量和穩定度也會比強力發球者高。
回發球和底線的戰略:
在這裡,不論是哪一型的發球上網者,所使用的回發球和底線的戰略都差不
多,都是利用(1)長期的擋切等待對手失誤之式,(2)或者是一切一抽的尋找攻擊
機會之式,都是一個在草地上"感覺"狀況的良好解決之道。其中,切球以落地不
彈跳的下沉切球最具有威脅性,而後者的打法使用的最經典的就是2000年溫布敦
準決賽Rafter和Agassi的對戰之中,Rafter的戰略布局之法。
建議:
在草地上,使用100%的發球局上網打法,和接發球局竟量使用低沉切球及有
機會一定隨切球上網。回發球切球可占80%,抽球占20%的就夠了。不過正反拍的
抽球和回擊都需要有一板的直斜線的重槌得分能力才行,否則就會跟Henman一樣
。發球上竟量採用平擊的球速和側旋的把對手拉出場外的發球法。上旋發球,這
裡行不通。
歷年優秀發球上網選手溫布敦戰績
Edberg:1988,1990 W
1989 Rup
1987.1991,1993 SF
1992 QF
Becker:1985,1986,1989 W
1988,1990,1991,1995 Rup
1993,1994 SF
1992,1997 QF
Stich: 1991 W
1997 SF
1992,1993 QF
Sampras:1993,1994,1995,1997,1998,1999,2000 W
1992 SF
1996 QF
Rafter:2000,2001 Rup
1999 SF
Henman:1998,1999,2001,2002 SF
1996,1997,2003,2004 QF
by rolandgarros 2004.04.23...Friday
板權所有,禁止轉錄
--
=============================================
在網球中 一位真正好的球員不會只擅長某一種場地
同樣的 一支真正好的隊伍也不會只打某一種球場
在人生中 一位偉大成功的人是經過磨鍊培養出來的
相反的 一位自暴自棄的人是不會獲得最後勝利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61.40
推
推218.166.149.247 04/23, , 1F
推218.166.149.247 04/23, 1F
推
推 218.167.161.40 04/23, , 2F
推 218.167.161.40 04/23, 2F
※ 編輯: rolandgarros 來自: 218.167.162.220 (12/01 05:06)
Tenn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