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發球上網選手場上之道[二]

看板Tennis (網球)作者 (皇后鎮)時間21年前 (2004/05/01 00: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二站:快速硬地篇 代表主戰場:美國公開賽Deco Turf II球場 鋪上了一層壓克力板的Deco Turf II,光滑溫和,晶瑩剔透,最適合各種 戰術打法類型的發揮。無論你是上旋抽球型的紅土國王,還是底線快節奏的第 一時間接發球者,或者是強力發球型的代表者,通通可以在這個場地獲得一種 成就感。不過,本篇要探討的是發球上網型的高手們。當強力發球者遇到優勢 發球者在快速硬地球場上的大對決時,竟形成了五五波的狀態。雖然強力發球 者可以在速度上取得主導地位,但優勢發球者在場地應用上更可以用盡了場上 每一寸土地,達到最佳的制衡效果。而且在這裡,他們可以使用他們球技先天 上的大優勢,上旋發球,在這裡使用會比在草場更有侵略性的效果。在這裡, 彈跳穩定,球速又快,使用上旋發球不僅可以把球彈到對手無法接到的高度, 即使你的對手是高個子也是具有一樣的效果。強力發球者的選手們可以利用原 本的發球優勢,在網前佈下天羅地網或者是在底線快速進攻,不到幾拍之內, 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回發球和底線的戰略: 在這裡,底線的回發球和攻擊的策略就不在局限於"切球防守",或者是"一 切一抽尋找機會",以及"回發球一板重抽決定勝負"的三種模式了。切球在這裡 ,因為場地球速快的關係,不僅使用歐洲式的下旋不彈跳切球或者是美國式的 側旋切球都可以發揮很好的戰術效果,因為場地球速夠快,甚至有些時候還比草 地的地面還快。(關於此項可參考1993年8月所出板的網球報導,裡頭對各種場地 的球速彈跳評論有作一定的分析和數據比較,跟據當年USTA所作的研究報告製作 的圖表來做依據。) 著名的戰略上,有(1)傳統的"多抽一切"和"多切一抽"等 戰法。前者代表人物有Sampras,後者代表人物有Rafter。(2)接發球切球後立刻 上網,代表人物為Edberg。(3)正手檔推直線攻擊戰術,這招是優勢發球者的拿手 絕活之一,否則他們無法以球速生存於網壇上。其中以Edberg和Rafter為代表, 但兩者又有少許不同,Edberg是用橫的拍面去觸球,比較像"推",Rafter則是以 直得拍面去觸球,比較像"擋"。 建議:    在快速硬地上,使用75% ~ 80%的發球上網打法,不管是強力發球或者是 優勢發球者,不管是打落點或是打球速都行得通。接發球和在底線對峙可以在 大部分時間使用切球,但跟草地球場一樣,不僅需要有一板致勝的抽球重槌能 力,還需要有相持中一板攻擊得分的能力,後者是草地球場和快速硬地球場最大 差別所在。還有,有於場地球位彈跳較高,給上旋擊球者一些有利的反擊穿越空 間,所以要嚴防他們的穿越,不過用球速還是可以決定場上大部分的優勢。回發 球切球可以佔70%,但也有留下至少30%的抽球機會來伺機突破。上旋發球,這裡 是除了紅土之外最能發揮的地方。 歷年優秀發球上網選手美網戰績: Edberg:1991,1992W 1986,1987SF 1996QF Becker:1989W 1986,1990,1995SF Stich: 1994Rup 1991QF Sampras:1990,1993,1995,1996,2002W 1992,2000,2001Rup 1998SF 1991QF Rafter:1997,1998W Henman:2004SF by rolandgarros 2004.04.30...Friday 板權所有,禁止轉錄 -- ============================================= 在網球中 一位真正好的球員不會只擅長某一種場地 同樣的 一支真正好的隊伍也不會只打某一種球場 在人生中 一位偉大成功的人是經過磨鍊培養出來的 相反的 一位自暴自棄的人是不會獲得最後勝利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76.215 ※ 編輯: rolandgarros 來自: 218.167.167.3 (09/29 23:27)
文章代碼(AID): #10adzHcE (Tennis)
文章代碼(AID): #10adzHcE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