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發球上網選手場上之道[三]
第三站:慢速硬地篇
代表主戰場:澳洲公開賽Rebound Ace球場
少了一層壓克力板的Rebound Ace,感覺粗糙,容易黏腳,非常適合底線
重上旋球選手和擅於打持久戰體能相當良好的底線反擊型選手立身,對於擅
打發球上網型的選手來講,卻有諸多不便。第一,上網者很難去利用球速去
發動發動上網攻擊。第二,想利用切球戰略主導節奏卻因為這裡的球彈的又
慢又高,不易尋找進攻得點機會。底線型選手和上網型選手的勝算比是七比
三,所以發球上網的高手在此留名的機會不多。即使有很好的表現,但大多
數也都具有很好的反拍回擊致命得分能力。在這裡,上旋發球就不像快速硬
地那麼有效了,不過你發完球後腳步選擇停留在中場區會比你在網前更具有
震撼及破壞力。強力發球者靠發球和落點變化只能在這場地獲得一半的效果
,剩下的部份就要靠自己高穩定率及破壞力強大的正拍來得分,所以腕力一
定要夠,正拍一定要強大,不然你就會跟以前Hewitt一樣在慢速硬地感到頭
疼。
回發球和底線的戰略:
在這裡,底線使用切球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球速太慢。回發球使用擋
切是可以,但不能冒險上網,一定要有把握才能上,否則你只有30%的命中率
。在這裡,常見的戰略有在於(1)傳統的"多抽一切",大部分選手採用的模式
,包括Sampras也都是這樣做。在這裡是需要耐心,不過發球還是可以控制主
動權一直到得分,只不過要靠正拍或是少量的反拍攻擊,不能靠截擊,在這
裡截擊沒有侵略性太容易被吃了。(2)接發球和中場放小球,這是個賭注性的
玩法,一翻兩瞪眼,除非你真的狀況很好,不然不要亂用。不過後者卻成為
Rafter在2001澳網跟他的反拍跳躍殺球成了他的拿手好戲之一,Rafter充分
利用慢速硬地彈跳慢的特點去利用,再配上自己的手感,中場都放出致量很
高的小球,球落地之後彈跳低又慢,讓對手望球興嘆,尤其是Agassi。但這
是一種在絕對自信情形打出來的球路,處理不好,反而會被對方宰了。(3)
正拍導向攻擊,用你的正拍去解決你所有的困難。這招也很多人用。包括
Inside-Out,Running Cross Forehand,Running Line Forehand,其目的
在於不讓對手取得主導權的機會,即使失誤也要在自己身上。反拍盡量打高
旋球去製造對手的困擾,就跟Sampras一樣。
建議:
在慢速硬地上,最多使用50~60的發球上網,不管是強力發球者還是優勢
上網者。不然上網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強力發球者可以用強力正拍做為底
線拿分的輔助,而優勢上網者則必須要依靠不時變換落點和方向的中場放小球。
才能在慢速球場跟敵人一較長短。在這裡,切球只有過渡性質,不能一直使用。
接發球盡量都抽就抽,能短拉拍就短拉拍回去,能避免擋切戰術就避免,因為
擋切的球速不快,很容易給對手反攻擊。切球只能使用不到20%,而抽球卻可以
使用80%以上。上旋發球,是可以發,但發了之後不能硬上網,最好是停留在中
場尋求攻擊機會最為划算,還不如多一點命中率高的大力平擊發球。
歷年優秀發球上網選手澳網戰績:
Edberg:1985,1987W
1990,1992,1993Rup
1988,1991,1994SF
1989QF
Becker:1991,1996W
1984,1990QF
Stich: 1993SF
1992QF
Sampras:1994,1997W
1995Rup
1993,2000SF
1998QF
Rafter: 2001SF
by rolandgarros 2004.05.12....Tuesday
板權所有,禁止轉錄
--
=============================================
在網球中 一位真正好的球員不會只擅長某一種場地
同樣的 一支真正好的隊伍也不會只打某一種球場
在人生中 一位偉大成功的人是經過磨鍊培養出來的
相反的 一位自暴自棄的人是不會獲得最後勝利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68.133
※ 編輯: rolandgarros 來自: 218.167.168.133 (05/11 15:39)
Tenn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