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羅迪克加油阿

看板Tennis (網球)作者 (Monica)時間22年前 (2003/09/17 21: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錄巳省略掉一些容易招致誤會的前言與字句,特此說明:) ※ [本文轉錄自 US_YoungGuns 看板] 作者: Floe (research) 看板: US_YoungGuns 標題: Re: 羅迪克加油阿 時間: Thu Sep 11 22:46:59 2003 的確,Roddick的發球球速在當今網壇是拔尖的, 然而你怎麼能因為如此,就說他的發球就是靠"強力發球"取分的? 我實在不想這麼說,但是的確在Gilbert執教之前和之後,Roddick的發球確實有差異, 雖然前後差距的時間不過半年,這樣看來簡直像神話一般了。 過去Roddick所令人詬病的的確就是發球全以力量取勝,速度快確實容易讓人不及反應, 可是一旦對手習慣速度,那麼殺傷力真是一落千丈, 若再碰上接球好手,那麼可能優勢要立即轉變為劣勢了。 說起來那是一票強力發球好手的通病,發球的速度與變化就像魚與熊掌一般。 我在今年美網上看了幾場Roddick的比賽,發現情況不同了, 而那個不同點是一場球賽中以速度盲目硬拼的情況減少了近一半, 我想那不是偶然或是刻意,因為整體發球的球速並沒有隨之降低, 唯一能解釋的是,Roddick有在訓練發球落點的變化性了! 拿決賽那場來說,他整場的發球落點都極佳, 除了在第二盤中末段以後開始有點盲目發球起來之外, 每球的落點幾乎都在極刁鑽的位置。 其實光發球就是一門學問, 試問如果那天的Roddick還是年初那位大家印象中的盲目強力發球者的話, 如果Roddick的發球策略還想年初一樣平淡無奇而不做改變的話, 面對當今接發球翹楚之一的Ferrero,能夠繳出23記Ace的成績單嗎? 那還僅僅只是Ace的統計而已, 其他有碰到拍框而無力回擊到有效區域的漏網之魚們可能不是屈指可數。 若不是有下苦心去訓練,發球不可能在不失速度下做落點變化, 發球若不是在不失速度下做落點變化,Ferrero不可能那麼難接球。 還記得那天到後來Ferrero乾脆在Roddick發球的瞬間選邊站的策略嗎? 要不是實在沒有法子想了哪位選手會選擇如此賭博性的決定呢? 可見當時Roddick的發球是多麼難以預測。 再來講抽球技術和網前技術。 以該場比賽觀之,反拍穩定性已不再是Roddick的重大弱點, 雙手反拍已具侵略性,甚至必要時的單手反拍防禦性切球是又深又旋, 我個人是覺得很像Sampras的防守第一武器,打得極漂亮。 而主要武器--火藥味十足的正拍,我想不必再多做討論, 其主要原因是,我認為沒有特別的改變。 網前技術我認為值得關切,因為該場比賽的發揮著實表現出色, 當然那奠基於他極好的發球狀態,然而他的網前反拍側炫球打的又深又快, 在底限穿越好手且腳程又快的Ferrero面前,硬是要站在網前, 那膽識與壓力可不是三言兩語可輕鬆訴盡,然而他完成的非常出色! 記得一球網前的連續三記處理球嗎ꄊ過程我忘記了,但當下萬分驚嘆他在網前的反應和處理球的能力, 此外一球神似Becker的網前飛身延展救球美技,完全把球的來勁給抵消了, 那所展現的天賦不是偶一為之就能做出來的, 沒錯,Roddick不是發球上網型的選手,而他自己也說過他習慣站在baseline上得分, 但我的確有種感覺Roddick正在朝類似Sampras的全能型選手做努力, 至於是不是,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以上是我親身觀賞過整場決賽後的心得, 當然我們不能單以一場比賽的表現就給予他整體的評價, 然而能在大滿貫決賽上有如此球技的展示,我相信應該不會是個太差的參考依據, 雖然,那兒是他的家:) 下台一鞠躬,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70.210.37 ※ 編輯: Floe 來自: 61.70.210.37 (09/11 23: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2.36.180 ※ 編輯: Seles 來自: 61.62.36.180 (09/17 21:47)
文章代碼(AID): #_Q6KgSz (Tennis)
文章代碼(AID): #_Q6KgSz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