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認輸的勇氣 作者:高思博

看板Tennis (網球)作者 (叫我大姐大會折壽的XD)時間22年前 (2003/11/21 14: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uperstadium.net/phpBB2/viewtopic.php?t=1266 轉自: 2003.08.29 中國時報 推薦理由: 熱淚盈眶~ 曾看過球迷以文字表達對張德培球風的“不 屑”…一直想說:不,不是這樣的!… “I face it all and I stood tall and did it my way!” [ronan] ----------------------------------------------------------------- 一代球王山普拉斯和華裔名將張德培接連在今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 中正式宣布退休,讓我們這些與他們同代的球迷無限懷念。 球王山普拉斯在去年生涯最後一戰擊敗宿敵阿格西,贏得了破紀錄 的十四個大滿貫,今年在美國公開賽這個他崛起之地光榮謝幕,他的 職業生涯可說了無遺憾;而張德培在生涯最後一戰仍讓球迷彷彿可見 昔日的快腿與拚戰精神,我想這場比賽的勝負對他自己和球迷而言已 不重要,大家都會記得的是這個落幕時的優雅道別。 但是和山普拉斯相較,張德培的生涯無疑是有較多遺憾的,他雖然 在同儕中最早一戰成名,奪得大滿貫,但是在九五到九七年巔峰期間 ,三度與第二個大滿貫近在咫尺,卻都擦身而過,並且長年都是次於 山普拉斯的世界第二。事後看來,他的第一個大滿貫竟然也是最後一 個,如果純就結果而論,他的最高成就居然在初出道時就已完成,日 後再也無力超越,這樣的際遇光想像就讓人覺得悲涼,而這樣的生涯 我們為什麼仍然對它有著敬意? 我們知道有不少文學或藝術家在面對這種人生瓶頸時選擇結束生命 ,另一種可能的反應當然是永不言敗的繼續拚下去,有不少使命感強 的政治領袖也是如此。這兩者選擇的路都是寧願身死而不願意面對失 敗,一個寧死也「嘸呷意輸的感覺」的人,我們當然不能說他沒有勇 氣,但是前者雖然淒美卻不免過激,而後者雖然毅力有餘,但是若無 節制也帶有不惜犧牲別人與自己的殘酷。 舉例而言,軍人需面對一個戰史上發生多次的決策困境,將軍有時 需打必敗之戰,例如斷後延滯敵軍,敵眾我寡,可說是不戰已注定必 敗,那麼這場仗是否應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還是大體完成滯敵的目的 後,即應讓士兵們儘量逃生?而將領個人若選擇盡忠殉國,那是個人 節義的表現,但是有無理由要求他人亦因此殉身?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端看個人哲學而定:一個一切為「國家」的將 領會選擇打到一兵一卒,自己會盡忠殉國,並且覺得別人應該也如此 ;一個有「運動員精神」的將領會在任務之外重視兵士的生命,自己 可以殉國,卻會要別人儘量求生,這樣的人也才有資格說「美好的仗 我已打過」。運動員精神有一種面對及承認失敗的坦然,因此可以敗 得優雅,可以雖敗猶榮。 雖然中古騎士精神消退,國家取而代之成為現代軍人的中心價值, 這種精神卻由運動員繼承下來,我們為像張德培式的職業生涯而感動 ,不是為了他的成就非凡,更不是因為他「繼續拚下去」,相反地, 我們感動的是一個人站在生涯的終點,告訴我們:「我有遺憾,但是 我已經盡了全力,這就是所有我能做的,andI will live by it。」 這樣的態度難道不是勇敢嗎? 這樣的態度似乎不只是運動員的理想,也是所有需要風度的行業( 政治?)的理想。我想到一首法蘭克辛那屈的歌「My Way」,其中的 一段歌詞特別適合用來形容這種態度及作為結尾: 「I face it all’and I stood tall’and did it my way.」 -- 這篇…原來不想轉…因為找不到國內原作者…無法徵求他的同意(如果有人願意提供最好:) 不過,因為太感人了…所以…也許作者也會很樂意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69.215
文章代碼(AID): #_lQuMNk (Tennis)
文章代碼(AID): #_lQuMNk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