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打棒球 黃武雄有電腦軍師
曲線圖顯示投手的狀況 何時換將 一目了然
◎黃靖雅
打棒球,除了用球,球棒,手套,還可以用什麼?
職棒三商虎的球員兼投手教練黃武雄,有個最新的答案--用電腦!
當先發投手在投手丘上凌厲地投出如風快球,場上戰雲密佈,每一球的球速和角度,都關係
著勝負....這時,坐在球員休息室的黃武雄,從筆記型電腦螢幕的區線圖上,已經預知場上投
手什麼時候體能會下降,球速會變慢,什麼時候該換中繼投手上場了。
在黃武雄的電腦檔案裡,包括投手肌力,脈搏指數,皮下脂肪等的體能狀況資料,都記錄得一
清二楚投手戰力的高峰或低潮,都能清楚預測出來。場上的投手,會在第80球或第90球之後
開始走下坡,他和電腦一樣清楚。
去年3月,三商虎球團希望黃武雄兼任投手教練以來,他就暸解到建立完整球員資料的重要
性但每天記錄下來,筆記又太亂。正感困擾時,有一天在球場邊,球隊管理廬文章聊起臺灣趨
勢油然覺的,即使是個在球場上討生活,靠體能球季拼博的職棒球員,用電腦也是大勢所趨。
他隨即在廬文章引入門後,自己也買了一部電腦,成為目前國內直棒球員中,極罕見的球員PC
族
除了用電腦做記錄,評比,預測外,黃武雄有時也上網路和球迷用E-mail通信,解答問題;其
他只是查查運動及旅遊資訊,或玩玩五子棋之類的遊戲,使用的效能還在開發中。
雖然用電腦輔助打棒球,在國內還算新鮮事,但在緊鄰的職棒先進國日本,早已藉此替造佳
績日本著名的"ID野球"戰術,就是利用電腦作精緻的資料分析,預測,終能制敵機先,讓電腦幫
忙打贏前哨戰。
臺灣職棒界用電腦才剛起步,有朝一日會不會也建立起臺灣版的"ID野球經驗",還言之過早
但從黃武雄的電腦開始,國內職棒或許也會有一個技術升級的明天,讓棒球之夢不再局限在
球,球棒和手套之間。
以上文章摘自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六日聯合晚報超猛PC族
--
曾文誠:
「老實說,我不是虎迷,但打從職棒五年開賽後,
我就祈禱虎隊可以拿冠軍。不為別的,只因為林仲秋。」
本段節錄於83.5.25聯合晚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9.140.114
Tiger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