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法國 VS 英格蘭

看板UEFA作者 (左岸沉思)時間13年前 (2012/06/12 17: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法國 VS 英格蘭 半場假戰缺乏激情 英格蘭死守平局 D組被認為比較有希望晉級八強的英法雙雄在第一場比賽就碰頭,看起來雙方都不想一開始 就出盡全力,特別是上半場比賽雖然兩隊都有進球,可是場面冷清,基本上就是處於試探 、試探、再試探的狀態,下半場之後法國開始加快進攻的腳步,但是英格蘭的防守陣型保 持得相當出色,最後讓英格蘭得到他們最想要的結果,收得一場平局回家。 英格蘭在這場比賽祭出了4411的陣型,中後場則是一直保持八人防線,再伺機由Young來做 球給Welbeck,中場並沒有真正參與進攻,除了偶爾在反擊中的快速插上,大部分時間都守 在自己的半場,加上Welbeck跟Young的特色都是活動範圍很大,經常也參與中場的防守, 可以說,這場比賽英格蘭是十人防守隊伍,防守時全力退防,進攻時只靠速度來威脅對手 ,將進攻與防守線的距離保持得很開,這也符合我們賽前預測的,英格蘭希望能夠把戰線 拖到魯尼歸來,對於法瑞雙雄,則是盡量守成。 Welbeck的狀態證明他能夠搶到先發位置並非偶爾,除了跟Young的幾次配合很有創意之外 ,對於防守也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前場的反搶,幾乎是由他一個人來完成,雖然沒有 能夠取得進球,但是在賽前為他設定的戰略作用看來算是相當成功,相較之下,速度、腳 法都不佔優勢的Carroll,功能過於單一,只適合在禁區內活動,在目前的戰略思維下想搶 回位置恐怕有一定的困難。 英格蘭的中場線主要擔負防守的任務,邊路的Chamblerlain除了上半場開場的幾分鐘之外 ,並沒有太好的表現,下半場倒是有幾次搶眼的鏡頭,不過看起來還是有點過於黏球,缺 少跟隊友的搭配,如果能夠加強團隊默契,才能增加他的破壞力,Gerrard在中場由於有 Parker的協助,攻守都發揮了核心的作用,以往英格蘭存在雙德不相容的問題,Parker跟 Lampard最大不同是他甘於在後場從事搶斷、傳遞等不起眼的工作,跟Parker搭檔, Gerrard的跑動範圍更廣,更能發揮他全能的戰力。右邊的Milner原本就是設定要來加強右 路的防守,今天跟Johnson合力限制了Ribery的發揮,也讓Malouda幾乎消失無蹤,可惜的 是在關鍵的時刻,錯失了兩次絕佳的破門機會。 今天英格蘭的防線可以說是表現出色,Cole在左路專注防守,在進攻方面沒有太大的發揮 ,Johnson除了進攻時糟糕的傳中質量外,也沒有什麼好挑剔,Terry跟Lescott在下半場更 是前仆後繼的擋下法國隊的進攻,Lescott在上半場還攻進了漂亮的頭球,當然,這個進球 有一部分的功勞得記在Gerrard精準的傳球上,比較讓人失望的是Hart,上半場就出現了兩 次脫手,讓人擔心英格蘭門將一到大賽就奶油的傳統會不會重現,Nasri的進球來得很突然 ,但是Hart應該有機會擋下來,或許是稍微受到其他球員視線的干擾,讓他反應得稍微慢 了些。 法國隊在上半場顯得不是特別的興奮,進攻時顯得有點懶散,光是想靠Ribery或是Nasri的 個人能力,沒有太多的整體配合,這也讓Benzema在上半場顯得孤立無援,連像樣的射門機 會也沒有,直到中場休息過後,才開始全力壓上,其實法國隊的中場創造力佔有明顯的優 勢,Cabaye的傳球跟遠射都很有穿透力,Diarra除了在定位球戰術中盯漏Lescott造成進球 之外,大部份的時間成為球隊重要的屏障,只有Malouda的定位不明,防守時不見人影,進 攻時也看不出他有什麼威脅,或許下一場比賽應該考慮換上Ben Arfa或是Valbuena來改變 中場的活力。 後防線上法國隊沒有受到太大的壓力,尤其是門將Lloris幾乎無事可做,Mexes幾次在跟 Welbeck對抗時顯得比較勉強,但是靠著豐富的經驗最後都沒有造成險情,兩個邊後衛這場 比賽也沒有在進攻中有太多著墨,或許正如我們前段所預測的,英法雙雄心中沒有一定要 在這場比賽拼個你死我活的打算。 Nasri是今天表現最出色的球員,除了進球之外,他的位置飄忽不定,幾乎每個方位都可以 感受到他進攻的威脅,Ribery的跑動範圍較小,但除了幾次過人之外,沒能真正威脅到英 格蘭的禁區,Benzema在法國隊握有控球權的情況下,幾次禁區外圍接應串聯都做得不錯, 但在英格蘭後衛的密集包圍下,進到禁區起腳的機會少之又少, Benzema在鋒線上的無力 感,註定了這場比賽要在英格蘭的固守中結束。 -- 左岸看足球 http://blog.pixnet.net/TPCMAX 左岸沉思的私房詩 http://www.wretch.cc/blog/tpcma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79.21
文章代碼(AID): #1FrmzgWT (UEFA)
文章代碼(AID): #1FrmzgWT (UE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