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About Roddick

看板US_Army作者 (FedEx Delivers!)時間22年前 (2003/09/17 21: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ennis 看板] 作者: billloung (qq) 看板: Tennis 標題: Re: [轉錄]Re: 一點小感想:) 時間: Wed Sep 17 15:01:51 2003 : 其實他拿冠軍什麼時候一點都不僥倖,他有他贏球的模式存在。 : 1.強力的大力發球 : 2.質量驚人的正拍,尤其是Inside-Out拿手絕技。 : 3.時切時抽的進步反拍,反制力變強。 : 4.戰鬥力突然跳級成萬分點的心理素質。 : 第四項是重點,也是他奪冠的利器。 : 其實從Brad Gilbert執教以來,我一直發覺他的戰術模式比較偏向Sampras這一邊。 : 因為到目前為止,Gilbert都沒有把他的反拍教得跟Andre Agassi一樣能夠進行大角度 : 的斜線進攻模式,他可以把球推深,但斜線角度拉不大,這一點就是他技術上的弊病。 : 也是他目前要克服的。 : 不過呢,光靠他前面的武器已經夠幫助他在溫網,美網,澳網爭冠了。看他今年的四大 : 賽的戰績就知道,讓我們期待他明年的澳網就知道他這座美網冠軍到底是不是僥倖了。根 : 據我的判斷來看,以他目前的表現,他應該只會越打越好,在澳溫美三大賽都已經起碼有 : 一次四強成績的情況下,沒有打前面幾輪的巨大壓力存在。他只會越打越好,剩下來就是 : 他法網成績的突破了。這需要巨大的耐心,體力和全面性球技及靈活的頭腦才行。 : =============================================================================== : 這樣只會更讓我期待澳網的發展和Roddick的表現。 : by rolandgarros 2003.09.14 我個人並不認為roddick他的職業生涯路會走得非常順利,當然這半年內 他還是會在顛峰期,可是如果他不設法改善球技,他恐怕也會退得很快。 拿Roger和小班這兩場比賽來說...給我的感覺是..好像你只要"這樣的打法",或者 貫徹"某種戰術",就會讓roddick很頭痛。這意味著roddick有很致命的弱點, 之前有網友形容小班和roger就像是照妖鏡,一纜roddick球技中不足的層面。 而過去達到頂尖的球手根本不可能會發生類似的情形,(球路相克除外)。 就如同rolandgarros兄之前評論roddick時所下的註解 "當你的正拍和發球被克制住後 你還有什麼贏球的武器嗎?",現今的roddick當然有強健的心理素質,但是 技術上他的進步還是有限,所以他還是沒有研發出在他這兩樣武器都失靈後卻可以贏球 的法寶。 我個人感覺roddick比較嚴重的缺點有兩個 1 反拍 這不必多說什麼,roddick的反拍一向是他的弱點。只有防守能力,不要說主動攻擊 甚至連反擊能力都很有限。 2 當roddick無法在第一球重槌對手而獲得主導權,這球的贏球率會變得很低。 不管是發球或者是回發球,如果roddick第一球無法取得優勢,基本上他沒有扭轉 劣勢的能力。這缺點在小班和roger的比賽中應該展現得最透徹。 當然,現在的roddick還是可以用發球和強力正拍來掩飾缺點,但這種優勢並不會隨著 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相反的會愈來愈削弱roddick的競爭力。總之,現在的roddick 可以呼風喚雨,但若他只是安於現狀不設法突破,不用多久他就會嚐到苦果。 因為有能力讓roddick完全暴露出他的弱點的選手其實不少,當大家都習慣後 就是見真章的階段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202.152

推 61.62.36.180 09/17,
嗯,從不同角度出發的觀點討論…推XD
推 61.62.36.180 09/17

推 203.219.101.22 09/17,
我覺得Gilbert會來加強他的弱點的...
推 203.219.101.22 09/17

推218.166.202.152 09/17,
我覺得可能要等到RODDICK受到挫折吧?
推218.166.202.152 09/17
-- ▁▁▁▁▁▁▁▁▁▁▁▁▁▁▁▁▁▁▁▁▁▁▁▁▁▁▁▁▁▁▁ kour 的文章 __ ▆▆▆▆▆▆▆▆▆▆▆▆▆▆▆▆▆▆▆▆▆▆▆▆▆▆▆▆▆▆▆ ╦︽╮ ▁▁▁▁ ▁▁▁▁ ╠═╯ 這篇文章為 kour發表的ꨠ確定 取消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3.31.11
文章代碼(AID): #_Q66Fi5 (US_Army)
文章代碼(AID): #_Q66Fi5 (US_Ar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