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西甲上演阿根廷雙星德比 天才對決小丑略勝里克爾梅

看板ValenciaCF作者 (首席百人隊長)時間21年前 (2004/01/05 13: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10:34 新浪體育   新浪體育訊 4比2,瓦倫西亞大區德比上演精彩的進球大戰,蝙蝠軍團瓦倫西亞壓倒 本賽季黑馬維拉利爾成為這一地區當之無愧的“頭牌老大”。瓦倫西亞以5連勝的態勢繼 續追趕皇馬,使得後者想提前獲取半程冠軍的夢想就此落空。   事實上,除了瓦倫西亞德比戰倍受矚目外,兩支球隊中的兩位阿根廷中場天才的夢幻 對決,也引起了球迷的極大關注,一些阿根廷球迷特意遠渡重洋來到梅斯塔里亞球場觀看 比賽。阿根廷的《奧萊報》乾脆把這場比賽稱之為“伊比利亞的阿根廷德比”。賽前,“ 小丑”艾馬爾和“魔術師”里克爾梅互相恭維起了對手,兩人雖然分別來自河床和博卡, 但自從國青隊開始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上半時“羅米”搶風頭   比賽開始後,兩支球隊都以4231陣型應戰,艾馬爾和里克爾梅都占據前腰的位置。第 1分鐘,魔術師就讓對手感到了壓力,在里克爾梅控球時,三名瓦倫西亞球員上前圍堵, 最後不得不依靠米斯塔的犯規才阻止了這位天才球員的進攻。第7分鐘,艾馬爾妙傳瓦倫 西亞隊長阿爾貝爾達,可惜後者將球射偏。第8分鐘,里克爾梅還以顏色,開出一記頗具 威脅的任意球,但維拉利爾球員何塞-馬里頭球稍稍頂偏。第11分鐘,里克爾梅再次打出 攻勢,但安德森未能趕上他的傳球。   第14分鐘,里克爾梅終於找到破門的感覺,他主罰的直接任意球直撲球門而入,對方 守門員卡尼薩雷斯甚至還來不及做出反應。艾馬爾則只能在與隊友的倒腳中繼續尋找感覺 。兩隊隨後展開快速對攻,但都沒有較好的射門機會。第34分鐘,維拉利爾的巴西後衛貝 萊蒂對艾馬爾惡意犯規,被出示黃牌。在上半場的下半階段,由於兩支球隊都加強了對對 方核心球員的逼搶,因此艾馬爾和里克爾梅大多數時間裡都只能處於膠著狀態中,《馬卡 報》稱二人都消失了。   上半場比賽結束後,當地電台的解說員分析說,里克爾梅的進球相當漂亮,而且他對 球隊的進攻也做出了很好的貢獻。艾馬爾則缺少連續性,雖然兩人正面交鋒的機會不多, 但上半場里克爾梅的表現要好過艾馬爾。   下半時小丑笑到最後   但下半場,情況卻出現了轉變,比賽剛剛開始,艾馬爾在對方禁區內跌倒,但瓦倫西 亞球員索要點球的要求被主裁判拒絕。瓦倫西亞隊隨後顯示了極強的求勝欲望,阿亞拉等 後衛球員也頻頻助攻。第53分鐘,里克爾梅被出示黃牌,理由是他在比賽中故意拖延時間 。第55分鐘,巴拉哈利用直接任意球為瓦倫西亞扳平比分,1分鐘後,艾馬爾也快速取得 了進球。維拉利爾後衛犯錯,艾馬爾和米斯塔做出巧妙配合,小丑完成致命一擊,球直擦 立柱進網。全場瓦倫西亞球迷都鼓起掌來,為艾馬爾的這一漂亮進球喝彩。   隨後,雙方球員多次在球場上發生打鬥事件。里克爾梅成為瓦倫西亞球員特別看守的 對象,為此他多次受到侵犯。第68分鐘,博卡名將巴塔戈里亞獲得上場機會。第72分鐘, 巴拉哈再為瓦倫西亞打入一球。或許是里克爾梅在對方的死盯之下無法尋找戰機,維拉利 爾隊的主教練弗雷羅在第73分鐘時將里克爾梅替換下場,2分鐘後,艾馬爾也被貝尼特斯 換下場,“阿根廷德比”宣告暫時結束,兩位阿根廷天才今後還將有更多的較量機會。   媒體盛評兩人表現   阿根廷《奧萊報》認為,里克爾梅和艾馬爾在比賽中都打入了一個世界波,兩人對各 自的球隊都做出了貢獻,但縱觀整場比賽,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艾馬爾的進球顯然更 有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比賽里克爾梅自2000年5月17日以來首次取得直接任意球進 球,他取得上一個進球時,對手恰好是河床隊,當時博卡與河床在南美解放者杯比賽中相 遇。這也預示著魔術師全面復甦的開始。而在賽後《世界體育報》的評分中,艾馬爾和里 克爾梅都被評出了全隊最高的3星,顯然這是一個屬於阿根廷的晚上。   (小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26.151
文章代碼(AID): #_-F6CtU (ValenciaCF)
文章代碼(AID): #_-F6CtU (Valencia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