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 劍道初體驗

看板kendo (劍道)作者 (TTAAKKOO)時間17年前 (2008/07/16 01:46), 編輯推噓7(7012)
留言1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之前就很想接觸看看劍道了XD,趁著暑假想說剛好做個開始。因為基本的 腳步,手之內,架勢等劍道跟居合都一樣,所以老師也沒多做什麼說明,一開始的訓練 老師要我們打鐵人,先打KOTE面,再轉身打面,這樣一直繞著鐵人打了兩小時~~ 不過劍道的竹刀的手之內感覺真的不是很好掌握,因為刀柄是圓形的,刀也是圓的, 除了刀背的那條弦當參考,出劍的時候常會搞不清楚前後左右。另外在練居合時,右手 容易出力過多的缺點,在用竹刀時變得更加明顯,打完下來,左手還很輕鬆,不過右手 卻有點酸了,這個缺點一定要好好改進…… 整體感覺起來~~打劍道比練居合還有POWER~~打完流一身汗的感覺非常的愉快。不過竹刀 的柄皮比居合刀的粗,雖然練居合已經有長繭了,還是把手皮磨破。 另外,比較了竹刀與居合刀後,才比較明白採分為什麼要採物打處。以日本刀而言, 它的力量來自於左手給予速度,右手控制方向,類似槓桿原理,速度會將力量集中在 刀的物打處(刀身的前10~15cm,相對於竹刀就是先革到中節之處),所以物打以外的部位 破壞力是相對低的。 而且接觸了劍道後,也更加了解實際出刀的力道應該要多大。其實就像老師所說, 輕輕的打就好了。因為根據實際斬過草蓆的經驗…打kote的力量其實不須要很大, 輕輕的啪一下,換作真劍就能把對手的手給剁掉。 這樣反覆應証兩者之間的共通點,意外的非常有意思,感覺也更加瞭解了日本的 劍術。可是雖然理論大概知道~~實際上要做到還是須要很多的練習orz 像老師有時候會說:"出劍快一點",然後我就試著出快一點,接著老師就會說 ”我是要你出劍快一點,不是叫你用力!!”雖然心底明白,想快速出刀就要放鬆, 可是一想要快就會想用力呀!!orz 總之~~我也加入劍道的行列了xd希望有一天能在場上與大家會會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9.196

07/16 01:54, , 1F
原po喜歡的話也可以買小判這種竹刀來用 柄形狀較合手~
07/16 01:54, 1F

07/16 02:19, , 2F
加油!!!
07/16 02:19, 2F

07/16 02:35, , 3F
先居合後劍道的劍友劍風很有一番風味 加油喔
07/16 02:35, 3F

07/16 11:04, , 4F
小判竹刀要去那邊買?
07/16 11:04, 4F

07/16 11:12, , 5F
非廣告  台北武者 中部大和 竹山都有在賣
07/16 11:12, 5F

07/16 11:50, , 6F
關於真刀到底能不能斬斷kote這個問題,某骨科主治醫師曾表示
07/16 11:50, 6F

07/16 11:52, , 7F
人的手骨硬度接近鑄鐵,他平常用鋸子鋸人都覺得很辛苦,因此
07/16 11:52, 7F

07/16 11:53, , 8F
對日本刀不朝"關節接合處"下手能斬斷肢體的情形持保留態度
07/16 11:53, 8F

07/16 13:19, , 9F
連皮帶骨的東西我是沒斬過,不過若以兩捆草蓆大約等於
07/16 13:19, 9F

07/16 13:21, , 10F
斬人肉的密度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話,要斬斷是不須要
07/16 13:21, 10F

07/16 13:21, , 11F
使用蠻力的。
07/16 13:21, 11F

07/16 13:27, , 12F
話又說回來,剁東西跟鋸東西的概念本來就有差異
07/16 13:27, 12F

07/16 13:28, , 13F
就像我們剁雞腿,用剁刀輕輕鬆鬆就能剁好幾塊
07/16 13:28, 13F

07/16 13:29, , 14F
可是如果拿鋸子來鋸,一定要費好大一番功夫
07/16 13:29, 14F

07/16 13:59, , 15F
居合招式如果真的要斬骨頭也真的都是朝關節下手
07/16 13:59, 15F

07/16 14:00, , 16F
不然都是以破壞臟器或是使對方失血致死!骨頭真的有難度
07/16 14:00, 16F

07/16 19:55, , 17F
竹山在哪裡啊 新竹=口=? 聽教練說他們都去那裡挑竹劍
07/16 19:55, 17F

07/16 20:41, , 18F
竹山....南投縣竹山鎮 www.wretch.cc/album/liushinho
07/16 20:41, 18F

07/16 20:41, , 19F
裡面有竹山劍道館剛蓋好的幾張照片(就是我家啦..)
07/16 20:41, 19F
文章代碼(AID): #18VEA2aZ (kendo)
文章代碼(AID): #18VEA2aZ (k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