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10000米金牌得主李承勛的最後沖刺的秘訣在兩只手上

看板skating (溜冰 - 直排輪)作者 (pf775)時間15年前 (2010/02/26 22: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39853&category=00 5001 10000米金牌得主李承勛的最後沖刺的秘訣在兩只手上 來源 : JES 2010.02.25 11:06 雖然跑了10000米,但李承勛的指尖還是充滿了力量。其他選手以非常疲憊的樣子通過了 終點線,但李承勛在最後的直線跑道上充滿力量地揮舞著雙臂,加快了速度。 他最後一圈(400米)的區間紀錄是30秒29。這是他25圈的區間紀錄中的最高速度。 SBS解說員諸葛成烈(音)說道:“在10000米比賽最後滑出這樣的速度實屬罕見。因為這是 有氧運動,隨著比賽的進行身體會僵硬,揮動雙手沖刺是在心肺耐力上壓製住了對手。” 體育科學研究院的尹成元(音)博士說:“手和腳的協調能力對滑冰很重要。強力揮動手 ,越向指尖用力,傳遞到冰刀上的力量就越大。” 因此,各種滑冰項目的所有選手,做的手臂肌肉強化運動都不亞於下肢運動。雖然很多人 多注目於滑冰選手堅實的腿部,但事實上手臂的作用也不比腿部差。 體力安排……從手上判斷 短距離和長距離的跑法完全不同。短距離選手將力量爆發式地發揮出來,但長距離選手們 的體力安排很重要。 這時,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一邊以最大負荷(能夠使用的最大力量的85%)運動,一邊 需要提高效果。在直線跑道上兩手要背在後面滑冰。想要加速的時候很多情況下也只用右 手。這樣積蓄起來的能量要在最後加速時使用。 李承勛在5000米比賽上最後沖刺奪得銀牌,這預示了他將在10000米比賽上獲得金牌。 5000米金牌得主斯文·克拉默都說“李承勛的速度讓我發瘋。如果在他之後進行5000米比 賽的話,我可能會因為負擔感而得不到金牌”。 李承勛孤軍奮戰在10000米比賽上的沖刺 需要跑兩個5000米的10000米比賽是不同的項目。尹博士在比賽前解釋說:“在10000米比 賽中沒有最後沖刺也可以。因為節奏調整很重要,所以可能沒有力氣最後沖刺。大部分的 選手不能揮動雙手沖過終點線也是因為體力不支。” 但今天李承勛沖過終點線的場面同在5000米比賽中奪得銀牌的場面差不多。諸葛成烈委員 點評說:“單就力量來看,不知道他會不會輸給競爭者,但在體力安排方面是最好的。” 通過彎道時,手臂起到翅膀一樣的作用 李承勛的滑冰動作在彎道時也無可挑剔。他左手背在後面,以右手來掌握平衡,速度不會 減少很多。 因為李承勛出身短道速滑,這是他很有自信的領域。SBS解說員諸葛成烈說:“在彎道時 手臂起到翅膀一樣的作用。雖然根據項目類別和選手不同,但在比賽過程中在某個區間揮 動幾次手臂都要準確計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48.63
文章代碼(AID): #1BXzghfC (skating)
文章代碼(AID): #1BXzghfC (sk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