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壓肘

看板tabletennis (桌球)作者 ( 天空笛)時間13年前 (2011/10/18 22:39), 編輯推噓22(220124)
留言146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分享一下心得 就只是自己的心得而已 參考看看 一個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訣竅 「壓肘」 這訣竅是說 拉球 揮拍的時候 瞬間輕壓一下肘 正手拉球 在向前上揮拍時 揮拍的瞬間 "故意"把手肘"輕壓"回去 而不只是單純地放鬆 (通常大臂講究的是放鬆) 反手拉球時 手肘不要太靠近身體 要抱持一點距離 向右前上揮拍時 揮拍的瞬間 故意把手肘往身體"輕後壓"回來 而不僅僅只是單純地放鬆 這個壓肘的關鍵是 1.瞬間 在揮拍時 只在瞬間壓一下就好 而不是整個揮拍過程都用力去壓住手肘 2.輕壓 並不是很用力去把手肘壓下來 只是略施力地 向著手臂揮拍的「反方向」回壓 3.不改變動作 動作還是一樣的 不因為壓肘這個力量使得動作改變 並不是要把手肘往下壓下去 或是往後推回去 動作是不變的 只是一種「止住」手肘的感覺而已 旁人要仔細觀察才可以看得出發力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訣竅不是我發明的 這不是什麼獨創 也不是什麼特別新的東西 但是我覺得很棒 而且板上也比較少看到這樣的說法 所以才分享 參考看看喔 -- FACEBOOK「天空笛之砲嘴響乒乓」http://ppt.cc/PJMi 這是一個用嘴巴打球的園地。 當你的嘴砲能夠響乒乓,那麼你便練成了用嘴巴打球; 歡迎加入我們,用嘴巴成為世界頂尖。 請趕快在這裡按下「讚」,就可以搭上世界頂尖嘴砲列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48.45

10/18 22:49, , 1F
10/18 22:49, 1F

10/18 22:50, , 2F
S大的說法 是不是有點類似甩小臂 在咬住球之後?
10/18 22:50, 2F

10/18 22:51, , 3F
用這種方式來多增加一點向上或向前的旋轉??
10/18 22:51, 3F

10/18 22:52, , 4F
有圖示嗎?單看文字不太好理解..之前有聽過反手要但不知如何
10/18 22:52, 4F

10/18 22:53, , 5F
動作,
10/18 22:53, 5F

10/18 22:54, , 6F
我反手好像本來就有點這種習慣,正手倒做不太出來
10/18 22:54, 6F

10/18 22:54, , 7F
這不是動作啊 我文中這麼強調Orz
10/18 22:54, 7F

10/18 22:54, , 8F
居然還會認為這是動作 真是傷心
10/18 22:54, 8F

10/18 22:56, , 9F
給大家參考一下張繼科好了
10/18 22:56, 9F

10/18 22:56, , 10F

10/18 22:57, , 11F
可以看看他正手拉 正手會有一種急煞住的感覺
10/18 22:57, 11F

10/18 22:57, , 12F
就感覺好像手肘"彈"回來
10/18 22:57, 12F

10/18 22:59, , 13F
0:33秒那邊就滿明顯的 以拉loop時最為顯著 參考看看
10/18 22:59, 13F

10/18 23:01, , 14F
張反手起沉球時 其實也會有這個動作 因為力大肘急煞
10/18 23:01, 14F

10/18 23:01, , 15F
小臂會晃動 滿明顯的
10/18 23:01, 15F

10/18 23:04, , 16F
對對對 小臂會晃動!!! 你真厲害XD
10/18 23:04, 16F

10/18 23:45, , 17F
這種打法要是沒有順勢把動作作完,一個星期後就可以掛
10/18 23:45, 17F

10/18 23:47, , 18F
病號了......病因:網球肘
10/18 23:47, 18F

10/18 23:51, , 19F
有什麼原因會沒有把動作作完??
10/18 23:51, 19F

10/18 23:52, , 20F
假使動作沒做完 有什麼原因會讓手肘受傷??
10/18 23:52, 20F

10/18 23:52, , 21F
小弟不才....記得收小臂的時候,就會忘了順勢揮拍
10/18 23:52, 21F

10/18 23:53, , 22F
神勇一個星期後,就中獎了QQ
10/18 23:53, 22F

10/18 23:54, , 23F
如果,會掛病號不是危言聳聽、或者單純自己的想像,
10/18 23:54, 23F

10/18 23:54, , 24F
我想知道更深入的見解
10/18 23:54, 24F

10/18 23:54, , 25F
那 什麼是收小臂?? 可以解釋一下嗎
10/18 23:54, 25F

10/18 23:55, , 26F
什麼是順勢揮拍 可以解釋一下嗎
10/18 23:55, 26F

10/18 23:56, , 27F
壓肘跟收小臂之間有什麼關係 可以解釋一下嗎
10/18 23:56, 27F

10/19 00:02, , 28F
我覺得能夠急煞是因為一流選手能把腰腿手的力量同時釋放
10/19 00:02, 28F

10/19 00:03, , 29F
而不像一般業餘選手特別依賴手部動作 動作太大回不來
10/19 00:03, 29F

10/19 00:04, , 30F
對岸以前對張繼科正手的評論: 腰手分離
10/19 00:04, 30F

10/19 00:05, , 31F
他們意思是說 張繼科太靠手打球 身體力量沒用得很好
10/19 00:05, 31F

10/19 00:05, , 32F
壓肘會有這種效果 可是動作不夠確實的人可能會受傷吧
10/19 00:05, 32F

10/19 00:06, , 33F
我不是他的教練、不知道這種評論的正確性與否
10/19 00:06, 33F

10/19 00:06, , 34F
但可以做個參考:P
10/19 00:06, 34F

10/19 00:07, , 35F
我覺得職業選手講的太靠手臂 和一般業餘的程度應該天差地遠
10/19 00:07, 35F

10/19 00:07, , 36F
看到動作不夠確實 我還滿想說
10/19 00:07, 36F

10/19 00:07, , 37F
動作不妥 怎麼樣都會受傷 跟用什麼訣竅沒關係
10/19 00:07, 37F

10/19 00:08, , 38F
當然 我沒有說壓肘不會造成任何受傷喔 別誤會
10/19 00:08, 38F

10/19 00:08, , 39F
我的意思應該是說 這是不是屬於比較高階的技巧
10/19 00:08, 39F
還有 67 則推文
10/19 01:57, , 107F
他的手肘才是"定住" 在擊球瞬間有"定住"一下
10/19 01:57, 107F

10/19 01:58, , 108F
然後擊完球才還原回來
10/19 01:58, 108F

10/19 02:00, , 109F
然後補充一下 壓肘還有比例上的問題
10/19 02:00, 109F

10/19 02:00, , 110F
像是退到中台 就不會像在近台壓肘壓這麼多 會比較不明顯
10/19 02:00, 110F

10/19 02:01, , 111F
但是這不用特別去調
10/19 02:01, 111F

10/19 02:01, , 112F
打多了自己一定就會感覺得到壓多少會比較順暢
10/19 02:01, 112F

10/19 09:43, , 113F

10/19 09:48, , 114F
Boll 發力時,有一個微微肘"頂"一下的感覺, 是您講的壓肘嗎?
10/19 09:48, 114F

10/19 10:30, , 115F
我在想是不是所謂的 "手肘不要開了" ~
10/19 10:30, 115F

10/19 10:55, , 116F
請問這的訣竅的好處是什麼呢?增加前臂的甩動速度嗎?
10/19 10:55, 116F

10/19 11:13, , 117F
維持動作的衡定吧,有把整個動作含住的感覺,使得身體
10/19 11:13, 117F

10/19 11:14, , 118F
的肌肉都在控制的範圍內,確保能製造好的弧線、瞬間張
10/19 11:14, 118F

10/19 11:15, , 119F
收臂所帶動的發力,就好像井中八法配合有意無意的境界
10/19 11:15, 119F

10/19 11:16, , 120F
招出招收都要徘徊在有意無意之間,方可發揮刀招的最大
10/19 11:16, 120F

10/19 11:17, , 121F
威力,配合各位修習的戰氣,往後發力輸出將可如臂使指
10/19 11:17, 121F

10/19 11:17, , 122F
圓轉自如
10/19 11:17, 122F

10/19 20:29, , 123F
王皓那個影片,只是發完力放松而己.並不是壓肘吧!!
10/19 20:29, 123F

10/19 21:45, , 124F
to moondragon: 你可以試試看單純放鬆的時候
10/19 21:45, 124F

10/19 21:46, , 125F
做不做得出像王皓和張繼科那種感覺
10/19 21:46, 125F

10/19 21:46, , 126F
如果做得出 就不需要探究是不是壓肘或放鬆
10/19 21:46, 126F

10/19 21:49, , 127F
不過多半 不特別用力量控制肘 很容易跟著亂甩就是了
10/19 21:49, 127F

10/19 21:51, , 128F
to wumu:好處我上面有講一些些 增加小臂的速度也是其一
10/19 21:51, 128F

10/19 21:51, , 129F
跟著還原可以變快 發力可以更集中 協調性會更好些
10/19 21:51, 129F

10/19 21:53, , 130F
動作容易固定 等等
10/19 21:53, 130F

10/19 21:54, , 131F
不過這只是輔助而已 只是個小幫助
10/19 21:54, 131F

10/19 21:54, , 132F
擊球時 動作合理、懂得放鬆發力、判斷OK 還是必須的
10/19 21:54, 132F

10/19 21:55, , 133F
千萬別把一個小補品當作萬靈丹就是了
10/19 21:55, 133F

10/19 21:56, , 134F
那麼不這樣打可以嗎 當然也可以 桌球打法很多種
10/19 21:56, 134F

10/19 21:56, , 135F
各家訣竅很多元 提供參考而已
10/19 21:56, 135F

10/19 22:01, , 136F
to ymh66: 依我自己看那段影片 波爾沒有壓肘
10/19 22:01, 136F

10/19 22:06, , 137F

10/19 22:07, , 138F
這篇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雖然似乎不是專業人士寫的
10/19 22:07, 138F

10/19 22:07, , 139F
可是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10/19 22:07, 139F

10/20 00:18, , 140F
转腰带动出前臂的初速度 XD
10/20 00:18, 140F

10/20 00:28, , 141F
這人用不專業的方式, 簡單解釋了一些基本的運動生理學
10/20 00:28, 141F

10/20 00:28, , 142F
跟機械力學
10/20 00:28, 142F

10/20 00:29, , 143F
看看也不錯 XDDD
10/20 00:29, 143F

10/20 03:13, , 144F
感謝分享,打球時再體會體會!!
10/20 03:13, 144F

10/20 08:10, , 145F
那篇文章的重點擺在大臂減速那段
10/20 08:10, 145F

10/20 08:11, , 146F
其餘論點只是一般大眾常聽到的東西
10/20 08:11, 146F
文章代碼(AID): #1EdO-W_8 (tabletennis)
文章代碼(AID): #1EdO-W_8 (table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