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正拍轉換陣痛期小心得
共 5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2(12推 0噓 28→)留言4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200190 (瞌睡熊)時間8年前 (2017/04/26 00:26), 8年前編輯資訊
0
3
0
內容預覽:
先看一個溜冰選手旋轉的影片. https://youtu.be/jeB4aAVQMug?t=95. 在出力一樣的情況下(影片裡是角動量守恆),力臂長是省力沒錯,但是就費時,反過來說. 力臂短就是省時費力,所以理論上為了追求拍頭速度,選手應該用短力臂...嗎?. 其實手伸不伸直不是重點,現代正手拍的重
(還有757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akenaide (:))時間8年前 (2017/04/26 00:2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看版友提出很多很好的觀點,. 來整理分類一下,方便閱讀,有錯請指正。. 古早東方式握拍的擊球:. 球平擊較多,較難帶上旋,DB,隨揮到肩上,現在很少了。. Sampras、Graf。. 像半西方握拍的擊球:球平擊或上旋都容易。. 分三種:. 第一種是握拍半西方式,DB,通常拉拍很大。. WTA大部分
(還有205個字)

推噓0(0推 0噓 2→)留言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stanly60103 (stanly60103)時間8年前 (2017/04/25 21:13), 編輯資訊
0
3
2
內容預覽:
這邊有個影片我也滿推薦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sS9JAAdMc. 主要著重在手腕的部分. 重點在於classic forehand從引拍到揮拍擊到球的過程中. 手腕都一直呈現extension的姿勢,前臂呈現supination,手肘略微flex
(還有854個字)

推噓8(8推 0噓 2→)留言1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openbestbook (吃蘿蔔不吐蘿蔔皮)時間8年前 (2017/04/25 11:13), 8年前編輯資訊
0
2
3
內容預覽:
我大概去年底開始改 這邊提供一點我用的教材. 其實Tomaz教練是不建議沒有太多時間系統訓練的人去用ATP式正手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f8SFX_LuI. 畢竟是到擊球的很末段才固定好姿勢,擊球時機跟身體協調要抓的特別準. 不過業餘嘛 勝負其次 帥
(還有949個字)

推噓39(39推 0噓 31→)留言7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akenaide (:))時間8年前 (2017/04/24 21:09), 8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小弟弱弱新手,近幾年youtube上大多教學都是費爸氏正拍Modern Forehand(MF),. 看著看著也想從Double-Bend(DB)改過去。. MF網路上很多教學,版上也討論不少,講講我自己的心得及遇到的困難。. 第一個就是原本DB的握法是半西方式,改成MF後,手臂較伸直,. 握拍就變
(還有1176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