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運動家綠色奇蹟 魔球2.0版威力更強
【特約作家dais】
「棒球是圓的,在不到三人出局前都還有機會。」這句話原本是用來講述棒球運動沒有時
間限制下的最大特性,但是看到今年在第162場例行賽才擊退德州遊騎兵隊,成功篡位拿下
美聯西區分區冠軍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更不能不相信在魔術數字歸零前,任何奇蹟都有可
能會發生……
每次談到運動家隊就讓人想起「魔球(Moneyball)」這套球隊經營的策略,特別是在去年年
底由布萊德彼特所主演的同名電影登上大螢幕之後,這套知名的經營手腕再次掀起另一波
旋風,雖然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全數槓龜,不過運動家隊在2002年拿下103勝,甚至在季中創
造出20連勝的傳奇故事卻也因此廣為流傳。
只是詳知當年大聯盟情形的球迷都知道,「魔球」電影為了製造出引人入勝的情節,在劇
情方面確實有些誇張地詮釋,在2002年的運動家隊之所以可以寫下不少傳奇紀錄,除了球
隊總管比恩(Billy Beane)的經營方式成功之外,當時的球隊陣容其實讓運動家隊本身就具
有優勢之處。
當時的運動家隊雖然包括吉安比(Jason Giambi)在內已經有不少主力球員在開季之前離隊
,但是陣中還是有像查維茲(Eric Chavez)和塔哈達(Miguel Tejada)兩位單季打下超過100
分打點的強打好手,再加上右外野手戴伊(Jermaine Dye)也有24支全壘打的加持下,其實
團隊的整體攻擊火力並不差;另外更讓運動家隊佔優勢的就是強盛的投手陣容,儘管在前
任終結者伊斯林豪森(Jason Isringhausen)琵琶別抱的情況下,運動家隊還是有著前一年
聯手投出56場勝利的三大巨投:齊托(Barry Zito)、穆德(Mark Mulder),以及哈德森(Tim
Hudson),而且這三大強投在2002年也才不過26歲和24歲而已,再加上從多倫多藍鳥隊交
易來的新任終結者柯奇(Billy Koch)也投出生涯最出色的一季,才讓運動家隊在2002年可
以以壓倒性的102勝創造出難得的第一代「魔球傳奇」。
反觀今年運動家隊的球員陣容,不論是在打擊或投手方面其實和2002年相比之下都遜色不
少。雖然平均年紀僅27.4歲的球員有著年輕的本錢,但是投手群中才不過只有帕克(Jarrod
Paker)和米隆(Tommy Milone)投出13勝的成績,頂多再加上因為服用禁藥而必須坐球監的
柯隆(Bartolo Colon)算在內,和當年三巨投聯手繳出57勝的成績完全無法相比,就連終結
者巴佛(Grant Balfour)也才不過拿下24次救援成功而已,光是在投手方面就已經有相當程
度的差距了。
另外在打擊方面,雖然運動家隊今年有相當恐怖的全壘打攻擊火力,特別是在全明星賽之
後的下半球季更是全大聯盟最會打全壘打的球隊,但是今年的195支全壘打還是輸給2002年
時的單季205發全壘打,整個打線裡也沒有任何一位球員繳出三位數以上打點的成績,更遑
論今年的運動家隊還有全大聯盟倒數第三低的團隊打擊率2成38,在當年團隊總得分高達
800分的巨大門檻前,今年運動家隊僅僅713的總得分實在顯得相當渺小。
不過也正是因為運動家隊今年實在有太多不被看好的因素,所以在最後一場比賽擊敗遊騎
兵隊拿下分區冠軍的同時,會讓這麼多球評和球迷一致地打從心底感到佩服。拿得一手好
牌,打出該有的成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但是如果能像運動家隊一樣,起用一批
年輕但卻不被看好的球員,讓每一位球員在場上發揮最大的價值,凝聚每一分戰力拿下每
一場勝利,這樣的經營手腕和2002年當時相比之下可以說是更上了一層樓。
不論今年的運動家隊季後賽之路可以走得多長,光是在球季例行賽的最後一場所上演的逆
轉大戲就已經讓所有球迷嘆為觀止了,倘若這支寫下新一代綠色奇蹟的球隊可以在今年季
後賽中把這段傳奇繼續寫下去的話,相信將會是另一段大聯盟廣為流傳的佳話,而帥哥布
萊德彼特也可以考慮接拍電影「魔球」的續集了!
【2012/10/8 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41709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31.177
推
10/08 19:50, , 1F
10/08 19:50, 1F
推
10/08 20:25, , 2F
10/08 20:25,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Athletic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