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 進擊的馬競-西蒙尼的攻防戰術體系

看板Atletico作者 (sometimes I love you)時間11年前 (2014/04/26 14:57),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bbs.hupu.com/9318393.html 進擊的馬競 第一章:西蒙尼建隊思路 本賽季的馬德里競技先是打破了皇馬巴薩對西甲的壟斷,隨後又在歐洲冠軍聯賽的舞台上 帶來一股全新的衝擊波,全文的四章內容將著重關注馬競在戰術上的佈置與利用。 第一章是簡要介紹一下他們的基本資訊,並沒有太多細節。第二章將深入探討一下他們的 戰術和他們攻擊端的構成。而隨後的第三章將繼續分析馬競的進攻方法,並詳細探討西蒙 尼在進攻時前場的人員部署。最後一章是分析馬競本賽季最值得肯定的一個方面——他們 的防守是如何構成的。 綜述 最近在聯賽中馬競成為了領頭羊,他們在本賽季打出了帶有鮮明特色的足球風格。儘管聯 賽的排名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但是他們曾經擊敗原來的領頭皇馬,並在客場將同城死敵 逼平,這說明了他們本賽季已經躋身頂尖球隊之中。假若他們在未來的聯賽中沒有太大的 起伏,那麼毫無疑問最後一輪(5月18日)在諾坎普的一戰將最終決定他們的聯賽成績。 在西蒙尼的戰術指導下,他們進入了歐冠的半決賽,在哪裡他們將同2012年的歐冠冠軍切 爾西進行兩回合比賽,爭奪決賽的門票。 在過去的幾個賽季,由於馬競隊中的前鋒太過耀眼,他們的戰術方法一直都沒有被認真審 視過。他們所有對手的報告都說明了這個問題,他們一直在尋找的只是限制馬競超級前鋒 的方法。 這賽季似乎也沒什麼不同,馬競陣中的Diego Costa很好地填補了因為法考離去留下的 空白。如今Costa已經打進了22粒聯賽進球,位列射手榜第二,僅次於皇馬的C.Ronaldo。 而引進David Villa的決定也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這位西班牙超級射手在各項比賽中 已經打進了15個進球。 攻擊型中場Koke是全隊貢獻助攻次數最多的人,他在本賽季的各項比賽中獻出了18次助攻 。而其他的中場隊員,對這些年來球隊形成的快速攻防轉換的套路也能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 雖然他們的戰術框架是圍繞最前端的優秀前鋒創立的,但是馬競本賽季的防守水平也是西 甲首屈一指的,他們在32場聯賽中僅失22球,每場比賽只丟0.68球。同巴薩隆那相比他們 少丟4球,而相比他們擁有全明星陣容的鄰居皇家馬德里,他們更是少丟了10個球。 快攻戰術是馬競的一項傑作。Costa和Villa組成的鋒線聯手貢獻全隊聯賽總進球數70球 的一半(35球)。就算建立再多的理論和數據,也難以形容馬競本賽季在賽場上所引領的 足球風潮。 他們的戰術體系中一塊塊細小的組成碎片是最難被注意到的,當分析開始之後,你就會發 現他們是如何使一些微不足道的原理髮揮出巨大的實用價值的,以及他們對這個體系的足 球哲學進行了怎樣的補充。 基本資料 在比利亞加盟之後,最初不可避免的採取了4222陣型,以令Villa能夠和Costa搭檔鋒線。 然而,隨著賽季的進行,在細緻觀察之下,為了能夠給球隊和攻擊端更多的支援,陣型慢 慢變成了4231。 Atletico Madrid Basic Formation 馬競基本陣型 譯註:1號——守門員2——右後衛3——中後衛4——傳球手5——后腰6——左後衛7—— 邊前衛8——全能型后腰9——影子前鋒10——邊前衛11——中鋒 評價: 1.新陣型減少了單前鋒的壓力,通過觀察也能發現,中前場的流暢性也有了很大提升。對 於中場幹臟活累活的隊員,他們不再總是被要求將球帶到進攻端了,而前鋒隊員也有更多 的時間游弋在禁區內。 2.兩名邊前衛將在球隊的進攻組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10號中鋒位置後面的球員,並不是指傳統的十號前腰球員,而是作為一名影子前鋒出現 的,這個位置也將在整個進攻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角色分配 前鋒:主要是攻城拔寨,尋找進球機會。 攻擊型中場 中路:影子前鋒,出現在中鋒身後,身後隊員長傳球的第一選擇,對對方形成一定的空中 威懾。 邊前衛:主要的助攻球員,左邊前衛更多的是突破,而右邊前衛需要滿場飛奔。 (在過去的三年中,那個位置上的球員已經慢慢由邊鋒變成了被放置在邊路的進攻組織者 ) 防守中場:一名后腰在中場負責防守。另一名全能型后腰要組織站位,成為攻防轉換的樞 紐,並且要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 邊後衛:兩名邊後衛要經常同邊前衛形成配合,他們有時要突破進禁區,有時要給影子前 鋒發起長傳。 中後衛:其中一個扮演著傳球手的角色,要經常發起長傳。另一個的角色更加固定一些, 只是將球傳給后腰或者另一名中後衛就可以了。 門將:守門員在更多的時候就像傳統的門將一樣,或者長傳到前場找影子前鋒,或者短傳 給附近的後衛或后腰。 第二章:進攻時的中後場作用 進攻組織 從最基本的觀點來看,當防守隊員一旦搶到皮球之後,球員們最先要做的就是盡快將球傳 到中場。隨著進攻的推進,皮球也逐步被推向前場,在緊接攻擊端之後,皮球最終會交給 中鋒來處理。 而有些時候,長傳直接找影子前鋒的戰術也時常被利用,這樣皮球就能直接到達前場。當 短傳的空間被對方死死壓縮住,而本方又有速度型球員時,這一打法往往能建奇功。 馬競發動進攻的常用戰術是靠短傳來實現的。長傳球要比直塞球更實用一些,因為長傳球 只需要場上隊員擁有強健的體魄,所以馬競就算沒有太多的快馬型球員也能夠打出長傳球 的戰術。 馬競的體係要求隊員們在防守端拿球後快速出球,向前推進,所以這個體係並不太在意控 球率的高低。本賽季至今,馬德里競技平均每場的控球率只有47%,但是他們快速傳遞 的效率極高,場均傳球成功率達到了79%。 進攻體系之防守端 在馬競的比賽中,后防線唯一的要求就是將球快速傳到中前場,而馬競本賽季在後防線上 的觸球比例僅佔全隊觸球次數的25%。 常規推進戰術:短傳推進 當球落在後腰腳下時,短傳推進就開始了,後腰經常回撤從後防區域接球,讓後將球向前 傳遞,通常都是交給邊後衛。 這時候邊前衛稍稍後撤,同影子前鋒和B2B中場一起,在區域內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同時 ,在另一側的邊前衛和邊後衛要站住自己的位置。 直接推進戰術:發動長傳 直接推進就是發動長傳球到前場,尋找埋伏在中鋒身後的影子前鋒,通常情況下,長傳都 是由擔任傳球手的中後衛發起的。 右邊前衛通常在場上來回游弋,而影子前鋒會稍微向右邊前衛靠攏接應長傳球。隨後他要 么將球回敲給中場,要么直接將球擺渡向進攻端。中鋒接影子前鋒的頭球擺渡要比從腳下 傳來的球更好處理,啟動衝刺的時間也更加充分,降低了陷入越位的風險,在不必擔心後 衛壓上丟球的同時,也提高了突破對方越位陷阱的機率。 或者,傳球會直接傳向邊路去尋找邊後衛或邊前衛,特別是在防守反擊當中,但這種情況 下的長傳通常都是由防守型中場在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下發動的)。 評價 1.馬競中後衛平均每場完成7次長傳,而每場的成功次數大概是四次。托比·阿爾德韋雷 爾德總共進行了75次長傳嘗試,成功了42次,平均每場完成5.3次精準傳球。米蘭達和戈 丁總共長傳322次,192次準確找到了目標。 2.兩位影子前鋒,勞爾-加西亞和迭戈-科斯塔,很好地扮演了中鋒身後的角色,他們要比 場上的其他球員面對更多的空中對抗,甚至比後衛還多。勞爾-加西亞是全隊空中對抗成 功次數最高的一個(76次),平均每場比賽成功3次。而隊中唯一一個空中對抗成功次數 比科斯塔(42次)多的隊員是中後衛戈丁。 攻防樞紐:中場 在短傳推進,皮球進入中場之後,全隊的跑位將利用球場的寬度進行一些調整。後腰進入 控球的區域,在區域上形成人數優勢。 短傳三角站位 人數上的優勢是他們形成了一個三角站位的陣型。在快速傳遞配合中,球迅速通過中場, 在推進過程中,最初的三角站位通常會直接拉到邊路。 評價 1.全隊75%的觸球都是在對方半場完成的,左路40%,右路35%,這說明在機會被創造出之 前,邊路球員就應經完成了攻防轉換並在區域上形成了人數優勢。 2.這支球隊每場比賽的短傳次數接近360次,占到每場比賽全隊傳球次數的80%。場均長傳 次數大概是55次,只有1%的傳球時直塞球,每場大概2次。 備用計劃:長傳沖吊 如果利用人數優勢推進的計劃失敗的話,隊員們要么會將球通過后腰轉移到另一邊,或者 在對方防守隊員的壓力下,有中場隊員將球傳到前場,尋找影子前鋒。 評價 1.中場球員有著驚人的傳球成功率,他們總共傳球成功率為80%,其中加比79.5%,蒂亞戈 81%,馬里奧-蘇亞雷斯84%。 2.每個中場平均每場比賽都會做出5.5次長傳嘗試。加比的場均成功次數為4.4次,蒂亞戈 為3.7次,隨後是馬里奧-蘇亞雷斯場均2.8次。加比的長傳次數要比蒂亞戈和蘇亞雷斯的 總和還要多56次,這也使他成為了中場長傳的最有效來源,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他的成功率 偏低,因為嘗試的次數多。 第三章:攻擊端的致命一擊 進攻最前沿 在進攻端的進攻模式更依賴中路的一個穩定接應點,特別是球傳到中路的時候。當準備把 球向前打到禁區的時候,在禁區邊緣的傳遞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是在邊路的三角站位小範圍配合,還是直傳,第一落點通常都是影子前鋒,而最終的 進攻也在影子前鋒拿到球的一刻開始發起。 誘敵之法與關鍵一傳 在皮球到達邊路之後,邊路隊員的重要任務就是通過跑位迷惑對方,擾亂對方防守。邊後 衛會告訴下底,讓對方誤以為邊前衛會把球直塞給邊後衛,在邊後衛扯出空當之後,邊前 衛會延禁區線內切。 這次邊後衛的跑動使得對方中後衛不得不跟著邊後衛跑開,也為邊前衛創造了足夠的空間 做文章。 而影子前鋒在點球點附近的跑位也為中鋒創造了更多的空間。而當影子前鋒將對方中後衛 吸引開之後,本方的中鋒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利用,可以在禁區內更從容地接到邊前衛的傳 球。 在禁區內有一位高效射手的時候,馬競的邊前衛經常會用一腳傳球直接打穿對方的后防線 。 評價 1.大多數關鍵傳球都由邊前衛來負責,比如科克,他每場比賽的關鍵傳球數接近兩次(出 場27次,52個關鍵傳球),而圖蘭平均每場的關鍵傳球也達到了1.1次。 2.科克的傳中嘗試最多,達到202次,也是他成為場均長傳成功次數最高的隊員,每場1.7 次,這也使他經常能通過傳中創造良機。 3.在全隊總共的射門次數中,有65%來自中場隊員,這也說明中鋒和影子前鋒在離球門較 勁的地方形成支點的活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也可能和球隊沒有純正邊鋒有 關。 4.迭戈-科斯塔場均射門次數最多,達到3.3次,緊隨其後的是大衛-比利亞(2.2次)和勞 爾-加西亞(1.8次)。在最近的聯賽數據統計中,科斯塔和比利亞平均每四次射門就能取 得一個進球。 邊後衛的配合和傳中 當邊路直塞找到邊後衛後,邊後衛通常會下底傳中。 而,在比賽中,這種能夠在邊路形成突破讓邊後衛舒舒服服傳中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在邊 後衛下底成功之後,他們傳球選擇一般都是中鋒或者影子前鋒,對方的邊前衛這時會快速 回撤到禁區內參與防守,而對方的邊後衛也會利用本方邊後衛前插後留下的空當以其人之 道還治其人之身,準備接應反擊長傳。 評價 1.主力邊後衛費利佩-路易斯和胡安弗蘭至今為止總共進行了190次傳中嘗試。但是傳中的 成功率(每場比賽僅0.7次傳中成功)卻遠不及兩名邊前衛科克和圖蘭高。. 2.有將近61%的傳中嘗試是在禁區內,也就是說,在禁區內的傳中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球隊 的製空能力。 頭球擺渡和遠射 現在要說的長傳球找影子前鋒的打法,影子前鋒會在中路或者邊路卡好位置,準備接應傳 球。 而在接到傳球之後,他會有兩個選擇,一是將球擺渡到禁區邊緣,以為埋伏在禁區邊緣的 隊員提供遠射的機會,或者將球打到禁區內,為潛伏在禁區內的隊員做嫁衣。 評價: 1.充當影子前鋒的隊員,也就是科斯塔和加西亞必須要有製空的優勢。他們是進攻中最重 要的一環,也是在進攻端身體素質優勢的提供者。 2.在禁區外的遠射數量占到馬競全隊射門總數的30%。在頭球擺渡的時候,對方的大多數 防守隊員都向禁區內回收,這就為遠射創造了足夠的空間,當防守隊員已經回撤至禁區時 ,馬競隊員已經在禁區外起腳攻門了。 定位球進攻套路 馬競有12個聯賽進球是通過這些進攻套路得來的。 角球 科克是馬競的第一角球手。當他主罰角球時,影子前鋒,中鋒和兩名中後衛都會潛伏在禁 區內等待接應角球,在有些時候(特別是中鋒爭頂能力不強的情況下),也會有一名后腰 插上。 角球通常會發向大禁區的前點或者小禁區的遠端。這是影子前鋒和中後衛一起向前點移動 ,而中鋒則從中路跑至遠點,剩下的一名中後衛則沿中路前插。 任意球 通常,在發前場任意球時,兩名中後衛,影子前鋒和中鋒會在禁區內準備接應,有時還會 多加一名后腰。另一名隊員,通常是邊前衛會埋伏在禁區邊緣。 1)長傳 任意球長傳通常由加比來完成。有時皮球會直接找前插至對方邊後衛的本方中衛,而本方 中衛會在禁區中路起跳爭頂。但是這個套路效率並不是很高,因為中後衛會經常被吹越位 。 2)短傳 邊路 科克是馬競邊路任意球主罰的第一選擇。邊路主罰的任意球一般都是直接打到禁區內,由 加西亞,科斯塔戈丁和米蘭達這種有製空優勢的球員爭頂。 還有一種方式,當近點有接應時,皮球會直接傳到近點。這時中鋒會突然啟動跑向遠端, 將防守隊員吸引開,同時影子前鋒突然殺向近點,通常這個方法都會甩開防守隊員形成打 門。 中路任意球 中路的任意球通常會有加比主罰。在中路的任意球通常都會直接打門,特別是當犯規位置 比較接近主罰球員的射程,而這個球又不是間接任意球時。而在射程以外的任意球則會長 傳吊入禁區,尋找遠點的頭球能手。 第四章:防守是怎樣煉成的 在防守時,馬競會將陣型調整成442 ,盡量在對方半場向對手施壓。但是這個陣型同過去 英國球隊常用的傳統442 略有不同的是,馬競用邊前衛替代了傳統的邊鋒。 同進攻體系相似,在當對方將球帶進中場後,初期的防守就是盡量將皮球逼到邊路去,而 在自家球門前,防守力量更多的集中在中路。兩個邊前衛和兩個身體強壯的前鋒在場,可 以直接向對方施壓,也能在邊路建立一個區域性的人數優勢。 只要把馬競的防守模式想像成與進攻模式相反的一種方式,他們的防守方式就顯得清晰的 多了。 全場壓迫的戰術不僅看起來簡單明了,入門難度低,簡單有效,而且也非常適合馬競這種 身體素質非常出色的隊伍。通過馬競成為聯賽最佳防守隊伍來看,這個戰術的效果相當不 錯。然而,同所有其他的防守體系一樣,這個戰術也並非無懈可擊,他們本賽季客場的三 次失利需要好好回顧一下,這也有助於馬競眾將在下賽季能夠有效不強自己戰術上的短板 。 全場壓迫式防守 在對手半場 在馬競的防守體系中,作為鋒線的兩名球員(通常是影子前鋒和中鋒)會成為馬競防守的 第一道壁壘,他們最先通過對對方中後衛和防守型中場施壓而開展壓迫性防禦。兩名邊前 衛也會時常參與到對對方的緊逼中,如果這種施壓奏效的話,對方會有兩種選擇:一是把 球回傳給門將,門將大腳開向中場,在那裡,馬競隊員的空中爭搶優勢將發揮出來,他們 也更容易搶回球權;第二種是將球傳給邊後衛或者邊鋒,但這樣一來,馬競也達到了自己 的防守意圖。 馬競的前鋒隊員會向對方的中後衛施壓,迫使其將球轉移到邊路,而這時,馬競的邊前衛 早就會準備好阻擊對方的邊後衛。 當對方將球轉移到邊路之後,前鋒會向邊路移動以縮小對方的傳球空間,同時邊前衛會上 前對對方邊後衛施壓。 評價 1. 幾名攻擊型中場在防守中也做出了卓越貢獻,科克和圖蘭兩人平均每場的搶斷數是分 別是2.5 次和2 次,他們兩人平均每場比賽幾乎分別能貢獻一次攔截。 2. 西蒙尼的首發陣容中少見邊鋒類型球員,他只安排邊前衛在邊路,而這些邊前衛的防 守數據要比邊鋒好得多。 3. 作為鋒線二人組之一,勞爾- 加西亞和迭戈- 科斯塔在防守上的貢獻也不可磨滅,平 均每人每場比賽0.8 次搶斷。同樣,他們本賽季至今只被成功過掉了20 次。 漏洞:那種打快速傳遞,短傳配合,並且中場足夠強大的球隊能夠快速通過馬競的第一道 防線。雖然巴塞羅那在冠軍聯賽上被馬競淘汰,但是他們仍是最擅長破解馬競前場緊逼的 球隊,在巴薩的兩名球員壓上到中場後,他們很快能通過中路的配合把球打到中場。 本方半場防守 在前場成功向對手施壓之後,對手只能通過邊路發起進攻,對方中場也準備接應邊路的傳 球。當球傳遞進本方半場後,馬競隊員會針對對方的拿球隊員迅速建立一個區域防守體系 。前鋒和后腰的參與會使馬競在防守區域上佔有人數上的優勢。 在邊路形成的區域人數優勢通常會終結對方進攻,為馬競重新贏回控球權。 “ 球槽” 區域 這個區域就像保齡球球道兩遍的槽一樣,所以就被稱為“ 球槽” 區域。當對方拿球時, 面對馬競防守的壓力和區域人數優勢,拿球隊員只能進入“ 球槽區域” ,以圖向前推進 。這時,他主要有兩個傳球方向,要么向前交給邊鋒,要么橫傳到中場。 孤立邊鋒 如果把球向前傳給邊鋒,馬競的防守隊員就會嘗試著去孤立對方的邊鋒,他們首先會切斷 對方邊鋒同中場還有前鋒的聯繫,然後再徹底將其包圍。馬競在邊路形成人數優勢,使他 們孤立邊鋒的策略看起來切實可行。 這種策略一旦執行成功,那麼皮球要不是被斷掉就是被擠出底線。當然,界外球和犯規 也通常會放生。如果這時對方邊鋒把球向後回傳,那麼馬競只要重複第一階段的防守 就可以了。 在後腰的協助下,邊前衛和邊後衛會完成對對方邊鋒的包圍。但是對方的邊後衛仍會對禁 區造成一定威脅。 評價 1. 邊後衛胡安弗蘭和費利佩- 路易斯總共貢獻了148 次斷球,路易斯平均每場比賽斷球 4.1 次,而胡安弗蘭在攔截方面顯然更勝一籌,他場均貢獻了2.2 次攔截。 2.在馬競本賽季總共的14 個失球中,有八個是來自邊路傳中,顯然馬競左邊路的防守稍 弱一些,因為五次來自左路的傳中形成了對馬競的進球。這個數據也證明了科克確實回防 的特別積極,而且在右邊路防守上,胡安弗蘭對傳中的預判能力也更強。 漏洞:當馬競的防守隊員包圍了對方的邊鋒時,如果對方的邊後衛能夠順利前插,那就會 對馬競的后防造成風險。馬競將近一半的運動戰失球(47%)都是來自邊路傳中。 中場爭奪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只要對方的進攻沒法在中路進行,馬競就幾乎可以高枕無憂。當對方 試圖把皮球推進到中路時,中場的防守隊員會立刻切斷皮球的傳球路線,而邊前衛也會向 中路施壓。兩名邊前衛會組織對方的邊後衛向中路移動,而防守中場會通過鏟斷破壞對方 在中路的進攻。如果對方在壓力下將球向前長傳,中後衛會負責解圍。 當對方把球打到中路時,中場球員通常會在另一名隊員的配合下迅速切斷對方在中路的進 攻路線。 評價: 1.在搶斷和攔截過程中,后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馬競的中場蒂亞戈和加比平均每場比賽 攔截2.7次,加比的斷球次數為全隊之首,達到了114次之多,平均每場4.2次。蒂亞戈的 搶斷數也是每場3.3次。 2.中後衛也進行了多次解圍,他們的解圍也幫助球隊快速從防守壓力中解脫出來。中後衛 戈丁在他出場的25場比賽中成功解圍187次,平均每場7.5次。米蘭達和阿爾德韋雷爾也都 平均每場貢獻6次解圍。 3.后腰有些容易被對方晃過。加比總共被過了49次,平均每場被過1.8次,這說明了馬競 中場比較忌憚那種快速的中場球員。 漏洞:那種速度快,擺脫能力強的前腰球員比較容易從馬競中路的攔截中突破出來,特別 是馬競的后腰都不是速度型球員的情況下。在馬德里德比中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皇馬中場 盧卡-莫德里奇的優異表現使得馬競的中場隊員有些手忙腳亂。 當莫德里奇將球推進到中場中路之後,馬競隊員壓上封堵,但是克羅地亞人成功的吸引馬 競眾將的注意力,然後他在人縫中成功將球分給了迪馬利亞。 而馬競向中路的壓迫也使得他們在邊路給對手留下了巨大的空當,所以說,馬競的失球大 多數來自邊路傳中並不只是巧合。 馬競的防守人員集中在中路,使得邊路出現了極大的空當 最後的防線 當對方將球推進至禁區附近時,整個馬競的防守體系會向中路收縮。邊前衛和邊後衛會守 住禁區邊沿的空當,而后腰和中後衛會選擇盯好自己應該盯防的人。這種防守站位會使后 腰和中後衛更容易完成攔截或解圍,也能有效防止對方的邊前衛利用邊路的空當帶球殺入 禁區。 對方的邊前衛被緊緊盯住,而馬競的中場會退守至禁區的邊緣,使得對方的中場只能在中 路做文章,如上圖所示,這時候進攻方與邊路失去了聯繫,只能從中路進攻了。 評價 1. 1.迭戈-戈丁經常能夠做出合理的防守跑位,他的攔截次數也是馬競後衛中最高的,平 均每場成功攔截三次。而整個馬競的中後衛組合每場都貢獻了不少的攔截。 2.馬競有67%的失球來自禁區內,另外有4個失球是被對手禁區外的遠射洞穿城門, 只有3個失球是從小禁區打進的。 漏洞:儘管馬競向中路集結的防守體係對於防止皮球進入小禁區十分有效,但是,大禁區 前沿仍給了對手發動進攻的機會,特別是對方可以發動長傳或者傳中,把球吊入禁區。 定位球防守 角球 本賽季馬競在角球防守中僅有一次被對手攻破球門。 一名球員封住對手短傳的路線。另一名隊員站在近點附近,預防對手角球傳近點。一名球 員站在小禁區線上,還有一名球員站在點球點附近隨時準備補位。其餘的防守隊員在禁區 內進行人盯人防守。 三名球員在禁區內做好區域防守的工作,還有一名在角球點附近盯防對方的短傳,其他隊 員在禁區內進行人盯人防守。 中場任意球 通常馬競會由兩名球員組成人牆。禁區內由中後衛,邊後衛和后腰組成防線。還有一名球 員,一般是邊前衛或者中鋒站在禁區線上。 一旦對方發出任意球,將球傳到禁區內,在禁區內區域防守的隊員會快速向小禁區內集結 完成防守。 邊路的任意球 防守區域主要集中在小禁區附近,另外還有一名隊員在點球點附近策應 面對在邊路的任意球,馬競通常會安排1到2名球員組成人牆,而在小禁區附近會由4到5名 隊員組成防禦。還有一名隊員在點球點附近接應,其他防守隊員會對對方有頭球優勢的球 員進行人盯人防守(當然每個教練都會這麼做)。 -- Ole! http://tinyurl.com/5lfvu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93.8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tletico/M.1398495461.A.D0F.html

04/27 15:27, , 1F
推阿!
04/27 15:27, 1F

04/27 23:23, , 2F
大推
04/27 23:23, 2F

04/28 01:08, , 3F
馬競踢得很好,但戰術總結的分析文等賽季結束再評論會比較好.
04/28 01:08, 3F

04/28 17:25, , 4F
也差不多快結束了,英超都選出最佳球員了 XD
04/28 17:25, 4F
文章代碼(AID): #1JMrZbqF (Atletico)
文章代碼(AID): #1JMrZbqF (Atle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