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運動醫學揭「火球少年」危機 昔巨人少棒

看板Baseball (棒球)作者 (蘭)時間3小時前 (2025/08/27 10:46), 3小時前編輯推噓6(607)
留言13則, 7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ehc_5S0 ] 作者: fur (台北國獨立倡議者)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運動醫學揭「火球少年」危機 昔巨人少棒 時間: Wed Aug 27 10:38:57 2025 1.媒體來源:中時 2.記者署名:李立祥 3.完整新聞標題:運動醫學揭「火球少年」危機 昔巨人少棒強投退出棒壇作借鏡 4.完整新聞內文: 台北市東園國小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接連擊退強敵,為台灣奪下睽違29年的冠軍,最受 矚目的12歲王牌林晉擇更在賽事飆出82英里(約132公里)速球,震撼國際。但在掌聲與 驚嘆之中,一個問題悄然浮現,「孩子的手臂,能承受這樣的速度與頻率嗎?」台灣第一 代「巨人少棒」就有過前車之鑑,而從運動醫學角度,也有精闢的分析。 不止球速!投球量是致傷元兇 世界少棒聯盟醫療總監昆克爾(John Kunkel)提醒:「真正的風險不在於球速,而在於 投球量。」多項研究也證實這點。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簡稱LLB) 引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一份針對青少年投手的長期追蹤發現,每季投球量越高,撕裂尺 側副韌帶(UCL)的風險成倍上升;甚至9到14歲投手投超過600球,傷病率暴增兩倍以上 。換句話說,火球本身不是毒藥,但若缺乏控制,終將成為壓垮手肘的稻草。 另一個常見疑慮是「變化球」,許多少棒選手急於學習曲球、滑球,藉此在比賽中增加壓 制力。然而醫學界普遍認為,這些高旋轉、伴隨手腕與手肘扭轉的動作,對尚未成熟的韌 帶與生長板帶來更大壓力。雖然研究顯示「過度使用」才是主要傷病原因,但變化球也確 實會增加手臂負擔,因此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郭亮增醫師認為,除了把焦點放在「總 投球量」與「休養是否足夠」,同時也不建議過早學習「變化球」。 昔巨人少棒許金木的火球悲劇 1971年巨人少棒隊許金木(右)力戰麥克連頓(左),至今仍令球迷津津樂道。(圖/本 報資料照) 台灣少棒曾出現過類似的前車之鑑。1971年,第一代「巨人少棒」王牌投手許金木在威廉 波特世界少棒大賽投出驚人成績,力壓美國強敵麥克連頓(Lloyd McClendon),順利幫 助台灣奪冠,成為全國矚目的少年英雄。然而,在華興中學時期,他因手臂過度使用導致 傷病纏身,不得不提前退出棒壇。 許金木的經歷,正是少棒制度下「過度操練」的縮影,孩子的天賦在聚光燈下綻放,但因 缺乏科學化保護,最終無法延續到職業層級。這個例子提醒我們,今日的少年火球手,若 沒有配套的養護制度,可能會重演當年的悲劇。 從運動醫學看火球新星培育 天賦異稟的少棒新星林晉擇。(圖/美聯社) 研究也揭示另一個現象:早期專項化(Early sports specialization)。不少少棒選手 一年四季只打棒球,缺乏其他運動分散壓力,導致過度使用傷害增加。「少棒肘」( Little League Elbow)就是典型案例,肘部生長板因反覆投球受損,嚴重者甚至影響未 來的投手生涯。相較之下,多項運動參與的孩子不僅受傷機率較低,也更能保持運動熱情 。 林晉擇的82英里速球無疑是天賦與努力的結晶,但專家與研究的共識是:「速度不是一切 ,健康才是根本。」合理控管投球數、延後學習變化球、鼓勵跨足不同運動,才是讓這些 少棒新星真正長遠發展的道路。否則,今日的火球,可能換來明日的傷痛。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tinyurl.com/22luu9zp 6.備註:趁還能操就操好操滿,反正長大以後就不關台灣社會的事了。 --

11/02 21:11,
我在香港迪士尼有遇到邱淑貞 和她坐同艘船~搞到最後 我
11/02 21:11

11/02 21:12,
就射出來了
11/02 21:12

11/02 21:12,
們都在看她 沒有人聽解說人員講話~~她本人人超好~~一聽
11/02 21:12

11/02 21:13,
就射出來了
11/02 21:13

11/02 21:12,
到我們是台灣來的 就很開心的和我們合照~~後來去廁所又
11/02 21:12

11/02 21:13,
射出來了
11/02 21: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50.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6262341.A.700.html ※ 編輯: fur (125.227.50.235 臺灣), 08/27/2025 10:39:26

08/27 10:39, 3小時前 , 1F
還沒發育成熟就操壞
08/27 10:39, 1F

08/27 10:39, 3小時前 , 2F
現在年輕人最好是有辦法操啦..
08/27 10:39, 2F

08/27 10:40, 3小時前 , 3F
郭泰源:
08/27 10:40, 3F

08/27 10:41, 3小時前 , 4F
威廉波特悲夠屌就好了
08/27 10:41, 4F

08/27 10:43, 3小時前 , 5F
台灣教練是會要求亞運隔天先發的投手投一
08/27 10:43, 5F

08/27 10:43, 3小時前 , 6F
百球的白爛。天知道有沒有簽賭。
08/27 10:43, 6F

08/27 10:43, 3小時前 , 7F
LLB 算有在嚴格管控投球數了
08/27 10:43, 7F

08/27 10:43, 3小時前 , 8F
日本少年都在拯救全世界了(誤)
08/27 10:43, 8F

08/27 10:44, 3小時前 , 9F
新研究好像是投球數過多的傷害遠大於變
08/27 10:44, 9F

08/27 10:44, 3小時前 , 10F
王貞治的故事
08/27 10:44, 10F

08/27 10:45, 3小時前 , 11F
化球
08/27 10:45, 11F

08/27 10:46, 3小時前 , 12F
日本也在130球熱投殺豬公啊
08/27 10:46, 1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t13579 (27.53.186.123 臺灣), 08/27/2025 10:46:18

08/27 10:49, 3小時前 , 13F
那是操過頭不一樣阿......
08/27 10:49, 13F

08/27 10:50, 3小時前 , 14F
推薦去聽鍵盤球探訪問國內TJ手術權威那集
08/27 10:50, 14F

08/27 11:00, 3小時前 , 15F
從少棒到職棒都是王牌投手的我只想到吳俊良一人 而且他30
08/27 11:00, 15F

08/27 11:00, 3小時前 , 16F
歲就大幅下滑結束球員生涯 小時了了真的非好事
08/27 11:00, 16F

08/27 11:17, 3小時前 , 17F
日本是靠龐大的打球人口數去洗出來的...台灣根本不能搞
08/27 11:17, 17F

08/27 11:18, 3小時前 , 18F
這一套..現在最危險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三級棒球從以前到
08/27 11:18, 18F

08/27 11:19, 3小時前 , 19F
現在從來都不是快樂打棒球..是拿生命出來拚勝負的~
08/27 11:19, 19F

08/27 11:21, 3小時前 , 20F
現代更專業化,很多人12歲開始就只投入單一運動,然後練習
08/27 11:21, 20F

08/27 11:21, 3小時前 , 21F
份量遠超以前
08/27 11:21, 21F

08/27 11:22, 3小時前 , 22F
美國現在多棲型運動員也減少了
08/27 11:22, 22F

08/27 11:29, 3小時前 , 23F
模版徐若熙
08/27 11:29, 23F

08/27 11:37, 3小時前 , 24F
台灣這套cp值高又能拿到好成績阿,不然還有其他兩者
08/27 11:37, 24F

08/27 11:37, 3小時前 , 25F
兼顧的辦法嗎?
08/27 11:37, 25F
文章代碼(AID): #1ehd5xvJ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ehd5xvJ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