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作為後援投手的Sense—火腿宮西尚生專訪

看板Baseball (棒球)作者 (河馬)時間1周前 (2025/10/04 23:5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新聞連結:https://reurl.cc/6qz6DZ https://reurl.cc/qYel1q (內文以Chatgpt翻譯) 宮西尚生為何能只靠直球與滑球取勝 ──在職業第一年的春訓便下定決心以後援身份生存 日本職棒牛棚史──專注牛棚18年,宮西尚生談「後援的Sense(リリーフのセンス)」(前 篇) 2025年5月15日對歐力士一戰,日本火腿的宮西尚生完成了880場連續救援登板,創下職業棒 球新紀錄。自2008年職業初登板以來,他從未有過一次先發,18年間始終以後援身份投球。 通算中繼點在2024年8月突破了前所未有的400,遙遙領先歷代投手。與通算407次救援成功 的岩瀨仁紀(前中日)並列,站在牛棚史的頂點。 從市立尼崎高中到關西學院大學,2007年大學、社會人選秀第三輪入團。雖被譽為「關西大 學球界屈指的左投」,卻是在大四秋季聯賽狀態下滑時進入職棒。即便如此,他在2006年起 連霸的球隊中馬上成為即戰力,職業第一年就登板50場。背後有何緣由──。在2025年9月2 3日對樂天一戰達成史上第4位通算900場登板的宮西,談起了當時。 --- 【職業第一年春訓第2天便改造投球姿勢】 「我入隊的那一年,正好球隊在左投中繼,特別是只對付單一打者的『一人左投』方面有缺 口。雖然這樣講有點不好聽,但那裡就是一個『洞』。當時其他隊還有許多左打長距離砲, 所以球隊應該是很需要能壓制這些打者的投手。」 當時的牛棚陣容由守護神MICHAEL(中村)、中繼王牌武田久為中心。先發陣中則以達比修 有為核心,左投有武田勝與藤井秀悟,但牛棚幾乎清一色是右投,左投稀少。在那樣的情況 下,宮西以持球感極佳、起動緩慢卻在釋放瞬間快速的動作特徵,早在春訓前就受到一軍首 腦的關注。 「我那時的動作比現在還要混亂得多。教練們覺得『有打不好的特性』,所以給了我機會, 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因為我自己在大學時當然是以先發身份投球,但狀態下滑的情況下才 被選秀指名。 所以,我心裡一直想著『在職棒裡一定要有所改變』。結果大概從春訓第二天開始,就有人 提出『要不要改變投球姿勢』。我想,從那時候起,先發投手這條路大概就沒了吧(笑)。 他們讓我把手臂稍微放低,用介於四分之三與側投之間的角度,因為那樣會讓打者更難打。 也就是在那裡,他們幫我找到了新的價值所在。」 職業第一年的宮西,投了45回1/3,被安打47,自責分22,防禦率4.37。到了第二年的2009 年,他投了46回2/3,被安打39,自責分15,防禦率改善到2.89。再到2010年,47回2/3,被 安打29,自責分9,防禦率1.70,大幅提升。尤其對核心打者的對戰成績顯著,2009年被打 擊率還在五成多,2010年已降到零成多。他究竟改變了什麼? 「最初我主要專責對左打者,但到了第二年,能在更關鍵的場面上場的次數增加後,對右打 者的對戰就經常被痛打。於是到了下一年就把對右打者設為課題,思考『那麼該怎麼攻』。 在春訓期間,我和捕手一起練習了許多。與其說是某個瞬間大幅成長,不如說是在投手教練 、監督的幫助下,一點一滴地踏實成長。」 --- [為什麼只投直球與滑球] 宮西說,到第五年左右,自己已經能「建立起對右打者也不畏懼的心態」。他一再強調,這 完全是多虧了指導者與前輩。不過,從那時起很長一段時間,他幾乎只靠直球與滑球兩種球 路壓制打者。被打之後該怎麼攻?除了努力提升球質,他也曾考慮過學習其他變化球。 「開始被右打者打之後,我也嘗試過各種不同的變化球。但後援投手跟先發不同,先發可以 投好幾局,而後援只有一局、甚至十分鐘的登板,把一切都賭上去。尤其當你是勝利組的一 員,如果被打,之前累積的一切都會毀於一旦。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是因為嘗試其他變化球 而被打,心裡一定會留下遺憾。」 2011年,第四年。開季不久對羅德之戰,被今江敏晃轟出逆轉兩分砲;5月對軟銀之戰,又 被松田宣浩轟出兩分砲反超比分,兩度成為敗戰投手。但比這些更痛的是,同年對軟銀比賽 中,第一次嘗試新學的變化球──變速球──時,被Alexander Cabrera拉狠狠打中。 「後援投手若被打,就是『戰犯』;壓制了,則是『理所當然』。在這樣嚴苛的情況下,如 何控制自己的心態?我的答案是,即使被打,也要投出讓自己能接受的球。否則對球隊太抱 歉。隨著逐漸被安排在『勝利組』,責任感也越來越重。不只是決勝球,而是每一球、每一 顆都不能掉以輕心。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在嘗試其他球路卻被打、情緒低落時,後方守備的某位前輩野手給了他支持。對方說:「就 算是失投,你的風格不就是用直球和滑球強硬壓制對手嗎?」那句話讓他下定決心。 「當時我心想,那就乾脆一直用滑球,直到它真的不管用了再說。於是就這樣十幾年一路靠 滑球走來(笑)。」 --- 【一年之中狀態好的日子只有幾天】 直到2023年徹底學會變速球為止,宮西整整15年只靠直球與滑球。當時被Cabrera打中的那 顆變速球,是一顆往外角跑的球。唯一的記憶,就是那球被他輕鬆地轟得又高又遠。至於其 他細節,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如果是因為自己全力投出的球被打,那就承認是自己能力不足,能心服口服,然後再練習 就好。但如果是因為想逃避,結果投出變化球被打,那就會一直想著『早知道就投直球或滑 球』,這種懊悔會卡在心裡。 而後援投手隔天可能還要登板,所以如何把心態調回平常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直卡著,就 沒辦法繼續下去。所以我的風格,就是把能讓自己心服的球,不斷磨練到極致。」 在關鍵場面,即使投出自己滿意的球,仍有可能被痛打,甚至毀掉一切。那時,他是如何調 整的呢? 「每年都以後援身份投球,狀態好的日子,一整年也不過就幾天。大部分時間都是普通以下 。所以問題在於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下依然表現出來。但在那樣的狀態下如果被打……只能認 命了。 就算身邊的人安慰你說『別太在意啦』,只有當過後援投手的人才懂,那根本沒用,不過是 聊勝於無的話而已。真正的解藥,只有在隔天再次登板,把打者壓制下來。正因如此,我認 為,能夠調整心態去面對下一次登板的精神力,才是後援投手真正的 Sense。」 後援投手的 Sense──。 採訪過這麼多在牛棚史上留下名字的投手,這還是第一次聽到有 人這樣形容。這句話,來自一名自職棒第一年起連續14年單季超過50場登板,並且整整18年 從未先發過的投手。 「若是一直耿耿於懷,好不容易偶爾壓制住打者,才說『我總算恢復了』,那就不算有後援 投手的 Sense。真正的後援投手,必須在隔天就算心裡害怕,依然能站上投手丘,毫不掩飾 地釋放鬥志,把對手壓制下來。我認為,唯有擁有這樣 Sense 的投手,才算真正適合當後 援投手。」 ————— 「管他的,上吧!(もうええわ)」──宮西尚生在絕體絕命危機時才能放開一搏 「後援的 Sense」的真相 職業棒球牛棚史──專注牛棚18年,宮西尚生談「後援的Sense」(後編) 即便投出讓自己滿意的球卻被痛打,甚至犯下足以葬送一切的失誤,他仍能為下一次登板調 整心態──。日本火腿的宮西尚生,把這稱作「後援投手的Sense」。這是只有自進入職業 以來,始終在比賽中待在牛棚的男人才能說出的話──。關於這份「Sense」,我們問了宮 西。 --- 【在絕體絕命的危機中放開一搏】 「我看過很多投手,其中也有一些後援投手,其實性格更適合先發。畢竟大家都是職業棒球 選手,能力都很強,都是擁有一級球質的投手。但性格這件事,或許就是判斷有沒有後援Se nse的一個要素吧。比如說,能不能在危機時放開一搏。」 從宮西在投手丘上的一舉一動,就能感受到他本身應該是個能夠豁出去的性格。這並不是虛 張聲勢,而是一種光憑臉上的氣勢就能壓制對手的威嚴,特別是在老將後援投手身上很常見 。如今的宮西,也展現出這樣的一面。這是否也屬於所謂的『後援投手的Sense』呢? 「沒錯,所謂的關鍵,就是能不能抱著『有種就打打看吧,要是這樣還被打,那也沒辦法』 的心態去投球。極端一點說,就是看你有沒有膽量把球往正中間丟。當然啦,如果什麼時候 都丟正中間說『來打打看』,那就不是 Sense 了,重點還是要懂得在正確的時機切換心態 。 就算讓跑者上壘,也得一邊想辦法壓制、一邊累積出局數,最後能不能豁出去,那才是所謂 的 Sense。而且,就算上一場被打爆了,到了下一次登板時,第一球該怎麼投、要怎麼重新 開戰,這同樣也是 Sense。可以說,對於後援投手來說,這幾乎就是一切了。」 提到宮西的「放開一搏」,就不得不說「もうええ」。2016年,日本火腿以4勝2敗擊敗廣島 ,拿下日本一。在日本大賽第4戰,因球隊情況臨時擔任守護神的宮西,在9局2分領先時登 板,結果在二出局後形成滿壘危機,迎戰第3棒・丸佳浩(現・巨人)。最終,他在滿球數 情況下三振了對手。賽後他坦承,在2-2時就已經徹底放開心態。 <直到那時我還在想『要小心一點』,但後來想著『管他的,上吧(もうええ)』。我覺得比 起2-2,3-2時更能讓打者出局。今年一路靠滑球走到這裡,所以我就相信滑球,把它投出去 了。>(《スポーツニッポン》2016年10月27日) 只擁有直球與滑球兩種武器的投手,在大舞台的絕體絕命危機中,連續用滑球對抗強打者。 這份徹底的投球,加上螢幕裡宮西那股逼人的表情,給筆者留下極深的印象,至今難忘。 「那場比賽對我來說也是生涯最佳之一。雖然被打到滿壘這件事另當別論(笑),但最後和 丸選手的對決,濃縮了我一路上所學與經驗。」 從2-2到刻意投到3-2,除了放開心態外,還需要在滿壘的狀況下具備絕對的自信,才能敢這 麼做。 「在2-2時,如果球稍微甜一點,打者就會打。但到3-2時,因為滿壘,打者心裡也會想爭取 保送。這樣一來,我覺得反而更容易贏下對決。而且就算投出保送,也只是追平,還不算輸 。這就是後援投手特有的直覺。 我當時已經決定要繼續丟滑球。因為打者一定會想著『他應該不想投出保送』,所以只要球 從好球帶中間開始往外角跑,我就有把握他會出棒。但老實說,那其實是一種直覺啦。不過 這也是我年輕時,吉井教練告訴過我的道理。」 --- 【老將的直覺往往是最準的】 吉井理人是宮西入隊時的投手教練,2016年再次回到球隊。他曾告訴宮西:「迷惘時要保持 冷靜。當直覺閃現時,隨著經驗越多,直覺會越準。新人和資深投手的直覺,準確度是完全 不同的。」這句話對宮西衝擊很大。2016年的宮西,已經是職棒第9年,累積了足以讓直覺 應驗的經驗。 雖然他在2009年、2012年都曾為聯盟優勝做出貢獻,但那一年才是他第一次拿到日本一。同 時,他也首次獲得個人獎項──最佳中繼投手。到那時為止,他累積的中繼點已達232,成 為太平洋聯盟歷代最多。2018年再次獲獎時,更是超越了山口鐵也(前巨人)的日本紀錄─ ─通算273次中繼點。這是自中央、太平洋兩聯盟採用中繼點以來,歷經14年才有人達成的 紀錄。 「中繼點的歷史比救援要淺,常常有人說,『因為歷史淺,所以不能比較,這紀錄是不是真 的很厲害?』這類話我也聽過(笑)。以前其實內心也有掙扎過。所以我更覺得必須提升中 繼點紀錄的價值。自從超越山口鐵也先生的紀錄後,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繼續累積。」 對中繼投手來說,當然最重要的是為球隊勝利貢獻力量。但宮西還特別意識到「提升紀錄價 值」這件事。他形容自己「算是有點奇怪的類型」,但對於中繼點的堅持,其實也是為了球 迷。如今,宮西本人正把中繼點的歷史推向更深層,讓它成為有份量的紀錄,也不為過。 「岩瀨(仁紀)先生的登板數、山口先生的中繼點數,正因為有那些數字,我才能在辛苦時 撐下去。反過來說,現在就換我來為年輕投手留下能成為目標的數字……這樣的心情我也有 。」 --- 【中繼投手的矜持】 談到作為年輕人的目標,目前現役投手中,還沒有誰的中繼點超過200。這當然與許多投手 從中繼轉任守護神有關。但宮西自己,是否從來沒有過「想當守護神」的願望呢? 「在我心裡,終結者就是那種速球快、又有指叉球的投手。而在火腿隊裡,本來就有這樣的 類型存在。所以我認為,自己最適合的是在第 7、8 局,專門對付左打者,或者壓制打線中 心,甚至作為一個關鍵的一人左投。這樣才是對球隊最有幫助的位置,也是我覺得自己最能 發光發熱的地方。所以,我從來沒有過想要當終結者的慾望。」 即便如此,2020年他還是因為球隊需求,再度短暫擔任過守護神。這段經歷是否對他在中繼 角色上有所幫助? 「在那之後我才真正明白,守護神的精神壓力真的很大。從那以後,每當我以3分領先的情 況登板時,就會想著一定要毫無失分地把比賽交給守護神。以前我有時會覺得,這種情況掉 1分也沒什麼。但後來更強烈地意識到,要盡可能保持分差,讓守護神的壓力減輕。」 在專注中繼、長期站在第一線的過程中,他也經歷了三次左手肘手術──2015年10月、2018 年11月、2022年9月。幾年前,他的身體狀態並不好,上場時機也更多是「敗戰處理」。但 現任監督新庄剛志告訴他:「去享受比賽,狀態自然就會提升。」這句話讓他「180度以上 改變了思考方式。開始追求享受棒球,而不是背負責任,結果也開始變好了。」 「有人說我的下個目標是岩瀨先生的1000場登板,但我對那個數字完全沒興趣。對我來說, 真正有價值的,是能以中繼投手身份持續登板,投出能累積中繼點的比賽,在『勝利組』場 面上貢獻力量。那樣的登板數,才是我要追求的。今後也會拼盡全力去打好眼前的每一場比 賽,享受身為戰力的一份子。我的目標,始終是『下一次登板』。」 ————— ---- Sent from BeP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04.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59593564.A.299.html

10/05 00:27, 1周前 , 1F
40歲了 現在真的只能當限定1人投手
10/05 00:27, 1F

10/05 00:45, 1周前 , 2F
推宮西
10/05 00:45, 2F
文章代碼(AID): #1euKHSAP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euKHSAP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