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稱讚] 草總已回收

看板BaseballXXXX作者 (築牆是一種態度)時間4年前 (2021/08/16 00: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8 (看更多)
剛好有看到 複製貼上幫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8%AC%9D%E9%95%B7%E4%BA%A8-155953148373431 東京奧運在8月8日落幕了,雖然因為疫情跌跌撞撞,卻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值得一再回味 !!! 回歸正題,繼續分享 1995年參加讀賣巨人二軍春訓之2月18日日記》~ 請教桑田真澄和齋藤雅樹之問題: (六)球路偏高如何調整? 桑田真澄回答: 將目標儘量壓低,甚至鞋子(指捕手)都可當目標。球路偏高時,身體重心更應該留在後方 ,因為重心留住更能清楚感覺手的前後位置,而非一味的將身體前壓放低。 (七)先發後的間隔如何調整? 桑田真澄回答: Day1:長跑30分鐘以上、重量訓練(普通重量)、游泳 Day2:做操和放鬆跑 Day3:心肺強化 120-130米*10 強度80% 輕鬆傳接球 Day4:30-50米*10 強度80% 牛棚日*30球 Day5:熱身操 自由心志 衝刺20-30米視狀況 《最後重點提醒》 球季中(指先發間隔調整包括牛棚日)幾乎很少全力投球,也很少變動投球姿勢。在五天 內的間隔實際將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調整好。其次是伸展操也不能忽略! 如上是1995年請益日職巨投桑田真澄的筆記。已經經過26年,我很好奇特別請Basepara運 科團隊,幫我找出現今MLB賽揚獎鮑爾(Trevor Bauer)先發後的間隔調整內容,如下: Trevor Bauer 投一休五下的行事曆 Day 1: 投球、執行大量恢復方法、吃大量食物、睡好覺 Day 2: (1) 低強度、低組次數(3組10)的重球、增強式球 (2) 高強度的阻力訓練 (3) 低絕對強度的體能訓練 (4) 活動度訓練: 肩膀、髖、脊椎 Day 3: (1) 長傳 (long toss): >250 英尺 (76.2公尺) Alan Jaeger 有發明一個長傳的模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6uzv58Wsk
(2) 低量的體能 Day 4(牛棚日): (1) 長傳 (2) 下拉投球 (pull down throwing): 一樣是Alan Jaeger訓練模型中的 一環,將長傳藉由前導手下拉, 使球路從曲線變為直線;Driveline 形容當一個投手已經到了球速 的平原期,透過此項目可以激發他 的運動員協調等能力。 (3) 高強度阻力訓練: 伴隨著較多的 增強式,與動作訓練。 Day 5 (1) 衝刺 (2) 18公尺、27公尺投球,主要以 訓練控制球的旋轉為主,準備隔 天的賽。 以內容來看,桑田以身體狀況的調整為原則,在球季中沒有考慮技術的強化,主要在維持 比賽的身體狀況。鮑爾就很不樣,鮑爾在先發後的間隔調整加上了強化訓練而不只是調整 與維持。但是鮑爾的調整方式目前也還不算主流,我自己是還蠻認同鮑爾的方式,我的想 法是:球季很長,是可以適當的利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加入強化訓練提升技術,而不只是 維持與調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8.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XXXX/M.1629044044.A.6C7.html
文章代碼(AID): #1X6JrCR7 (BaseballXXXX)
文章代碼(AID): #1X6JrCR7 (Baseball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