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 Shares 之吃飽了撐著沒事比一比 陳義信篇
陳義信
因為 MLB 使用投手的方法隨著年代的變遷而改變甚大, 這使得當今的頂尖投手貢獻度相對
變少, 一部分價值被中繼跟後援投手瓜分, 所以投手排行榜裡面有更多的古老投手, 而排
名時用的公式受年代影響更大. 因此之後會看到很多名次相近, 但 Win Shares卻差很多的
情況. 此外, 在之前曾智偵那篇已經提過, 在討論生涯有一部分不在台灣職棒的球員時,
要找到生涯 Win Shares 走勢類似的 MLB 球員是很難的, 而這種現象在投手方面更明顯.
陳義信在巔峰期返台之後迅速宰制聯盟; 黃平洋也是這樣猛了四年, 只不過手臂提早報銷;
郭進興前幾年看起來比較正常一點, 可是卻因涉賭離開球場; 王漢也宰了中職三年; 前五
名謝長亨除了沒陳義信那麼猛之外, 其他情況也差不多.
另一方面, 在比較打者的時候, 我幾乎只有看他們的生涯累積成績來取最近似的, 並沒有
去細查攻擊型態, 但是在處理投手的時候, 因為手邊有 Bill James 跟 Rob Neyer 合寫的
The Neyer/James Guild to Pitchers, 裡面列了許多大聯盟投手的常用球種, 所以希望之
後能挑選出不只是數據接近, 而且最好連投球型態也要是類似的, 以彌補無法觀看生涯走
勢的趣味. 跟陳義信排名相近的十個人是:
Don Drysdale, Rube Waddell, Clark Griffith, Eddie Plank, Stan Coveleski,
Tony Mullane, Old Hoss Radbourn, Kevin Brown, John Clarkson, Dazzy Vance
不幸的是, 陳義信以速球滑球為主要武器, 但這十人中並無一人有拿滑球當主要武器, 不
過想想這些投手大部分是上個世紀初的人, 當時變化球大概就是曲球而已了, 另外再加上
在球上搞怪, 吐吐口水啊, 磨磨砂紙啊, 少數投手會個螺旋球變速球之類的, 但是滑球?
能吃嗎? :Q 於是我們退而求其次, 既然曲球跟滑球的變化原理類似, 所以至少要找到以速
球與曲球為主的投手.
先看哪些可以直接刪掉. 唾液球投手Stan Coveleski 當然不用考慮, Old Hoss Radbourn
的前兩球路是上升速球與乾掉的唾液球, 也刪掉. Clark Griffith 曾表示他會用釘鞋在球
上搞怪, 陳義信好像不會吧 :P 唯一的現役投手 Kevin Brown 可惜精通的是二縫線沉球,
另外 Tony Mullane 會速球跟下墜球(原文為 drop ball, 不知是哪種下墜球 @.@). 剩下
五個人都會曲球, 他們的成績跟球路是:
Don Drysdale: 生涯 258WS, 三年peak=78, 五年peak=117, 年平均=22.6, 1957~68道奇,
以速球曲球為主, 也會變速球跟滑球
Rube Waddell: 生涯 240WS, 三年peak=100, 五年peak=145, 年平均=25.7, 1900海盜,
1901小熊, 1902~07運動家, 1908~09布朗, 速球曲球
Eddie Plank: 生涯 360WS, 三年peak=89, 五年peak=133, 年平均=26.9, 1901~14運動家,
1915小狗狗, 16~17布朗, 曲球速球
陳義信: 生涯 184WS, 三年peak=91, 五年peak=126, 年平均=18.8
John Clarkson: 生涯 398WS, 三年peak=82, 五年peak=124, 年平均=32.6, 1884~87小熊,
1888~92勇士, 1892~94蜘蛛, 下墜曲球上升速球
Dazzy Vance:: 生涯 241WS, 三年peak=94, 五年peak=124, 年平均=25.1, 1922~32道奇,
速球曲球
這五人中, 我認為年代較近的 Drysdale 與 Vance 兩人勢均力敵, 很難從中挑出一個明顯
跟陳義信較像的. 論 Win Shares 是 Vance 比較靠近, peak幾乎一樣, career 若是陳義
信多在台灣打兩三年也有可能差不多; Drysdale 雖然在這方面吃虧, 但卻是上面名單中唯
一會滑球的, 年代也接近很多. 在此我選擇 Don Drysdale, 原因在於他被打了 280 發全
壘打, 在那個全壘打尚未爆發的年代裡, 能被打這麼多, 的確不是簡單的事. 不過陳義信
沒像他這麼會投觸身球, 要不然就更像了. 兩人生涯 Win Shares 如下:
陳義信: 22, 24, 35, 32, 13, 13, 17, 5, 14, 8
Drysdale: 9, 21, 14, 22, 25, 19, 24, 21, 26, 27, 13, 18, 18, 1
Don Drysdale可算是60年代大聯盟最好的投手之一, 不過因為時間與 Sandy Koufax 大部
份重疊又身處同隊, 所以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最佳老二. 如果看60年代的勝投數, Don
Drysdale 的158勝可以排到第三名, 只輸給 Juan Marichal 的 191 勝跟 Bob Gibson 的
164勝, 而這兩位都是毫無疑問的 Hall of Famer. Don Drysdale 雖然後來也被選進去,
可是就辛苦多了, 從1975被列在候選名單上開始, 經過了十年的奮鬥, 才在1984年當選.
已開名單:
投手: 陳義信 <-> Don Drysdale, 黃平洋郭進興王漢謝長亨 <-> ????
捕手: 曾智偵 <-> Elston Howard
內野: 羅敏卿 <-> Mo Vaughn
黃忠義 <-> Bobby Grich or Jeff Kent
張泰山 <-> Scott Rolen
鷹俠 <-> ?
外野: 彭政閔 <-> Albert Pujols, 謝佳賢 <-> Shawn Green, 坎沙諾 <-> ?
下期預告: 黃平洋
--
Win Shares (暫譯為勝利貢獻指數) 是由專門研究棒球統計分析的 Bill James 所提
出用來衡量棒球選手整體價值的一套系統, 用來估算選手的攻守整體價值以及歷史排
名. 我將原公式作了些許的調整與取捨, 以用來計算中華職棒史的球員排名.
相關文章放在 ptt BBS 站 CPBL板精華區
歡迎來信指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233.126.170
推
218.167.0.191 10/10, , 1F
218.167.0.191 10/10, 1F
推
146.186.133.81 10/10, , 2F
146.186.133.81 10/10, 2F
推
140.113.27.162 10/10, , 3F
140.113.27.162 10/10, 3F
推
140.113.27.162 10/10, , 4F
140.113.27.162 10/10, 4F
※ 編輯: Debugger 來自: 140.114.34.57 (06/16 10:58)
CPB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