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曾文誠的推打
※ 引述《benda (benda)》之銘言:
: 事實上,在美國打擊相關的網站中,這名詞也是很常出現,下面有一例:
: http://www.siouxempirebaseball.org/coachcorner/hitstance.htm
: (這網站的一些內容我覺得需要再討論,不過裡面有inside-out,
: outside-in 揮棒的不同點示意圖)
事實上,在棒球的打擊中,inside-out 指的就是揮棒的路徑是由內往外的。
什麼叫由內往外?
打比方說,你拿一根球棒站在打擊區揮棒,從頭正方面看過去,你的揮棒路徑
會是一個圓弧形,如果從投手方面來看,圓弧形的前半段對投手來說,感覺上
就好像是球棒的重心(或者是 sweet spot ,甜蜜區)是從打者身體內側往外
揮出來,這一段就是 inside-out path。而圓弧的後半段,感覺上就是打者由
外往內側一樣,這一段就是 outside-in path。
粗淺的分別就是這樣。
說來是這樣,但是打擊上面來說學問就大了,如果一個打者他的前半段的揮棒
路徑是一個比較大的圓弧,那這一個打者百分之九九會是一個盲劍客,選球判
斷一定差,因為他花了太多時間在揮棒,導致他沒有什麼時間可以選球。一般
而言,老美會希望你的揮棒在前半段是球棒重心接近一直線,一直線朝著球的
方向揮過去,一方面這樣的揮棒路徑比較短,有助於選球,一方面是這樣有比
較大的擊球區域。
always stay inside the ball 的意義應該也是如此。
一般而言,推打的好手會刻意把擊球點放在他們的 inside-out path 上,這樣的
擊球命中率會比較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6.37.22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obra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