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小普的新消息~心臟不夠強的還是別看..

看板Cubs作者 ( 木 頭)時間18年前 (2007/04/25 04: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speeddd (不理不睬是我阿內)》之銘言: : 一直以來有個疑問 : 就是正常人來說如果肩膀或手肘受傷了 : 應該會覺得疼痛 酸痛 : 這時候自己應該會知道自己的手不適合再打球吧 : 不過常常看到職棒投手都還是繼續丟 : 然後丟一丟被打爆才去檢查 : 結果才發現是手的哪裡出現問題 : 如果手早就出問題自己應該一下就發現了吧@@? : 怎麼還會多丟幾場才察覺不對 : 還是職棒球員的身體感覺比較不一樣 : 即使常常處於酸痛狀態但還是可以丟出很快很有威力的球? : 有點奇怪的問題但是一直困擾我@@ 我不清楚真正高水準的選手 (投手) 在投完球後會如何, 但以我而言,認真投完球後 ( 50-80 球),大概一天內肩部或/和前臂都會痠 如果負荷量再大 (100-150球) ,一天內要將右肩舉過頭都會感到肩膀很緊 這種情況下若是隔天要再丟球,雖然球速不會差太多,手肘就往下掉了。 職業選手的訓練較為扎實,有更強的肌力/肌耐力,並對投球姿勢也有更好的記憶, 但在疲累時,身體所產生的反應應該是類似的。 假設在正常狀況下,選手在投完球後不應有這些感覺, 那麼當疼痛發生時,他們自然會去尋求醫療處置。 但若這些症狀在投球後均會出現,受傷後只是症狀較嚴重/持續較久, 選手的第一反應恐怕都是忽略症狀吧 ^^; 既然投手投球大部份的能量是來自於腰部以下 (肩肘關節作功不多) 那麼肩肘關節或附近的肌肉疲勞 / 韌帶或關節受損,對球速的影響亦應有限。 可能的影響機轉有: a) 避免疼痛: 選手會為了避免疼痛而改變姿勢,或增加/減少特定部位出力。 b) 協調性下降: 受損的肌肉其收縮特性會改變,使得在投球動作中,一系列的 運動型態在時間或程度上受改變。 c) 關節穩定度下降: 可能因劇痛造成以上兩點,或因關節本身運動方式的改變, 連帶也影響了投球機制。 d) (待補完) -- 鬼壓床怎麼辦 騎上去啊 Blog: http://blog.roodo.com/clifflu/ Since October, 2006 Photo Galelry: http://clifflu.pixnet.net/ 沒有了 T_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16
文章代碼(AID): #16BcKE3x (Cubs)
文章代碼(AID): #16BcKE3x (Cu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