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見台灣》海底版 拍下河豚漁網中掙扎至死 | ETtoday旅遊新聞

看板DivingSport (潛水)作者 (Mr.White)時間12年前 (2013/11/08 11:30),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網址: 撼動!《看見台灣》海底版 拍下河豚漁網中掙扎至死 | ETtoday旅遊新聞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07/292044.htm#ixzz2k1MVjXo5 記者游琁如/台北報導 一隻河豚在漁網中因為前進被阻撓而掙扎,牠奮力抖動身軀,試圖鑽過窄小的網眼,可是 卻愈卡愈緊,河豚戰了一次,再戰、再戰,最後終於敵不過漁網,身軀膨脹到最大,卡在 網中隨海波漂流死亡。這是台灣近海海中每天在上演的死亡劇情,「只要潛入水中,就能 看見這樣的身影。」拍攝潛水紀錄片的豪爾說。 10月底,以拍攝海中記錄片為興趣的豪爾,在網路上推出《台灣之海潛水紀錄片》的東北 角首部曲,僅五分鐘的紀錄片劇情,詳實紀錄台灣東北角近海內的多樣生態和殘忍的人為 痕跡,內容如同《看見台灣》的海底版,鮮血淋漓的催毀下充滿了對台灣的愛和傷痛。豪 爾說:「其實我拍下這部片,不是為了傳達憤怒,而是想給更多人看,台灣海底有多美。 」 今(102)年夏天從4至9月的期間,豪爾耗費近百支氣瓶,每次50至100分鐘,下潛至東北角 海中拍攝台灣海洋。「台灣很多海域在海洋保護上規範都不完整。」豪爾說,片中的河豚 被網卡住的第一幕,就是在今年潛水季節剛開始時,漁民在近海撒下大網的畫面。「五十 公尺長的漁網裡,那隻河豚懨懨一息,網裡沒有其他經濟魚類,多數都是河豚。」 「因為我是潛水客,我自私的希望漁民不要濫撒網,但又怕我的反對破壞漁民的生計,只 希望能真正訂出保護區。」台灣法律規範,3海浬內(約18公里)不能捕魚,但因為執法不 嚴,潛水客常在近海看見撒網痕跡。「台灣北部在水上休閒活動上沒有配套管理,無法讓 北部有好的潛水生態。」豪爾指出,台灣的近海不只人為,也常因為颱風、垃圾掩埋等問 題導致附近海域原本的生態面貌盡失。「在台灣北部海域,每年都有輪迴被破壞。從潛水 季開始到結束,漁民灑網、颱風破壞,都把海域毀得很嚴重。」 儘管近海海域受損嚴重,但生命仍然慢慢繁殖茁壯,每年潛季開始,仍會看到許多生物聚 集。「唯一覺得可惜的是,每一年看到的生物都不太一樣,台灣附近海中的生態無法讓生 物長時間居住,而是每年都砍掉重練。」豪爾指出,在東北角的潮境公園下方,因為波堤 築得不夠完整,導致大量垃圾吹入海,法令加上施政不當,讓海底生態不斷遭受危機。 台灣北部潛季從端午到中秋,沿海是魚的棲息地,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魔鬼魟和鯨鯊,夏 季時還能看到極美的魚群。「東北角有很多稀奇的小生物,台灣有種類多樣的海蛞蝓和蝦 蟹類。」豪爾說,拍下海洋的紀錄片,其實並不是為了傳達海中被破壞的程度,而是想呈 現台灣近海有多美。 「我想顛覆大家對東北角的海岸線生態想像,我們有很多樣的海洋生態。」豪爾曾為了拍 紅甘魚和沙丁魚群,一整天耗在一個潛點。也因為想捕捉海中壯觀的畫面,由老Ken潛水 教練布置用竹子建造的天然「軟絲產房」附近生態,而耗費時間取景。短短五分鐘的紀錄 片裡,出現了總共約40種個海中生物,從吃屍體的扁跳蟲、雀鯛魚、口孵魚、海鰻、箱豚 等,全在影片中出現,多樣的色彩和畫面,令人感動。 除了《台灣之海潛水紀錄片》東北角首部曲外,豪爾還計畫推出蘭嶼、綠島、墾丁等地的 潛水紀錄片五部曲。「雖然北部海岸汙染很多,但每年都有他的驚奇。」豪爾說,希望能 劃定保護區,盡量讓生態保持原始,未來才有更多人可以看見美麗的海中生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1.47.238

11/08 23:25, , 1F
11/08 23:25, 1F

11/09 01:07, , 2F
把河豚看成海豚...
11/09 01:07, 2F

11/09 10:14, , 3F
影片新聞連結裡面也有喔
11/09 10:14, 3F
文章代碼(AID): #1IV5hhGK (DivingSport)
文章代碼(AID): #1IV5hhGK (Diving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