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報] 悠遊棒球世界的Rocker — 徐生明
http://pots.tw/node/2005
文/吳牧青
一襲簡約輕便的穿著,素雅樸實的傢俱擺設,褪下棒球裝的他,過著極為嚴謹而自我要
求的生活步調。如果你是三、四年級生,你可能在35年前就聽過他的名字;如果你是五、
六年級生,曾是味全龍隊的球迷,那麼你鐵定會為他的調兵遣將感到熱血沸騰;就算,你
只是個中華隊國際賽的「臨時球迷」,你也一定聽聞過他在奧運棒球賽期間的風風雨雨經
歷。
說他是台灣棒球史上第一位才智兼備的棒球人,說他是台灣棒球近代史的縮影,說他是
最剛直最有性格的總教頭,絕對都讓人無所疑議,他是徐生明。
難以濃縮的徐氏棒球史
「說起我們的職棒發展,確實…就是比其他國家辛苦一點。」徐生明以他待過中華職棒
/台灣大聯盟/合併後的中華職棒、超過500勝的職棒球隊經歷、帶過三連霸的球隊、經歷
挖角風波與涉賭案,任何一件其實都足以書寫成峰迴路轉的事件簿,談起這些往事的種種
,他平靜地分析,近乎全然的理性,彷彿這些全在局內人的角色都能以局外人的態度視之
。
其實,在成為叱吒風雲的總教練以前,他就是個天賦過人的少年投手,全國少棒賽當中
投出完全比賽,青少棒時期更是有名的「K博士」(許多大賽中都留下他15~18次的驚人三
振紀錄),至成棒時期國內雙強(文化與輔大)爭霸的年代,他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員重
要角色。更是第一位將「蝴蝶球」投得出色的國內投手。打球、服役後任助教,他選擇了
和多數優秀球員不同的路線—到南韓化妝品隊打球,一面攻讀碩士學位。「當時很多球員
要不就在國內打業餘球隊,像台電或是合庫,要不就去日本打社會隊。」還未被稱為「徐
總」的徐生明,即使到1988年自南韓返台也尚未想到自己教練生涯會這麼快的找上他。
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前一年開始籌備的職棒聯盟其中的兩支新球隊三商虎與統一獅(
兄弟與味全原先即為甲組成棒的傳統球隊)就曾經探詢過他當教練的意願,徐生明當時一
方面還想繼續打球,另一方也覺得自己還太年輕(當時年僅31歲)而婉謝了教練職務的邀
約。即便如此,職棒開打後,因家住台北棒球場(現址已成台北小巨蛋)附近,時值文化
大學和味全龍隊長期建教合作之故,時常去協助龍隊練球。在當時龍隊副領隊趙士強的力
薦之下,徐生明便在職棒元年開打後第三個月加入龍隊。「當時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我在
文化大學教體育課時,有一個新聞系的學生就建議我:『你平常都這麼關心職棒,為何不
加入呢?』,這也成為讓我進入職棒當教練的重要推力。」徐生明十指交握,謹慎地說出
這段過去。
味全龍隊的頭號人物
最近徐生明將他歷來的棒球人生,撰書名為《淬煉》,封面做了兩種設計,一張是身著
中華成棒代表隊的球衣(2004年雅典奧運款),另一張則是穿著已走入歷史的龍隊紅袍。
當然,無論是出版社或是徐總本人絕對都早就意會到,這本書的出版,最捧場的一定是過
去味全龍的球迷。然而,外冷內熱的徐生明,除了表示非常感謝過去球迷的支持和一路相
挺外,他也說︰「這本書不只是寫給龍迷看的,而是所有關心棒球的人看的。」
《淬煉》一書寫到味全龍隊1999年三連霸後驟然解散的事,徐生明用一句簡簡單單話表
達了他對龍隊的情感︰「很多味全龍隊的球迷都不能夠接受,為什麼這麼好的球隊,會突
然解散呢?…就算是現在的我還是不大能夠理解。」若說徐總這樣全然地理性分析過往的
人都理不出頭緒,那就是最濃烈的情感使然。
「大約在球隊解散前的半年左右我就有聽到風聲,母公司的人有意放棄球隊的經營。」
徐生明回想,那一年期間除了打到總冠軍賽,味全公司董事長魏應行才到球場看球,和他
前一年時常到場邊助陣的感覺就截然不同。「在龍隊完成三連霸後,味全公司先宣布停權
一年而尚未正式解散的那一個月期間,曾經有總公司的人捎來口信,表示如果我自己跑去
說情,說不定還有轉圜的空間。」他當下的理解則是,如果沒有了信任,就算去說情,又
能代表什麼呢?「而且這在我的理念當中,是不會去做這種事的。」徐總堅定的原則在此
得以想見。
龍隊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十年職棒史內,也產生了幾位相當有份量的球星,從黃平
洋、林易增、陳金茂、羅世幸、呂明賜到挖角風波後徐總一手拉拔出的強打少年張泰山。
但無論如何,坐擁龍隊第一個想到的名字,絕對是徐生明三個字。
另一種「逆境男」棒球人
日本職棒過去有位知名的投手金田正一,雖然成績十足的風光,但許多天不時地不利人
不合的狀況多次包圍著他。在台灣,這個稱號其實完全適用在徐生明身上。
1996年重返味全龍隊不過一年,便遇到台灣大聯盟成立的挖角事件,龍隊損失多位主力
球員,幾乎是重新再造另一支新球隊;1997年又碰上職棒簽賭案爆發,職棒市場大幅萎靡
;1999年龍隊連勝後,徐生明遭到黑道持槍恐嚇,隔日再勝,徐總在自家附近早餐店挨上
了好幾刀…;龍隊三連霸後卻遭解散;跨聯盟到雷公隊掌兵符又碰上一支素質最不整齊的
球隊;2004年雅典奧運,勝利歸為球星等同於英雄,失敗則一股腦怪到總教練作戰不利,
以及隨之而來的洗腎、換腎。
記者很想透過訪談知道他這一路來的心路歷程,他的確是完全有資格被稱作「徐總」的
鐵漢風格,只是很輕描淡寫地說︰「那些事情,其實都是過程罷了。」他比較想知道的是
,有多少人能夠從他的經歷得到什麼樣的領會?
「制度內控管好,就不用擔心太多別的事。」這是徐生明對於台灣的職棒三番兩次出現
簽賭案風波的感想。他認為,球團內要主動掌握球員的動向,涉法的球員就報請球團處理
,不要等到刑警都來抓人才做處置。自清,進而嚴明分際自身的角色,是他對於環境體制
的想法。他舉出之前在中信鯨有一洋將吉龍曾被列為涉案人,他當初便當面詢問過這位洋
將,當他被反問過︰「沒有涉案,那你相不相信我?」徐總的回答則是︰「我當然相信你
。」他的原則便是建立在—盡到告誡的責任、互信的帶兵立場、總教練不是檢調單位也無
權侵犯他並懷疑他是否確實涉案。
一度都還有杯弓蛇影的輿論在指稱徐生明涉案,他的態度則是,沒做什麼就沒什麼好怕
的。時過境遷,這些逆境也一個一個消失了。
對怪誕體制的苦口婆心
率隊離場風波、與裁判群毆事件、比中指、脫衣抗議、多次爭論而遭驅逐出場,這些片
段擷取的畫面在喜好重口味的媒體生態中,自然成為他被冠上「火爆教頭」的名號與形象
。但是,徐生明最在意的,其實是那些事端背後的原因、原則,以及制度。他認為,他的
情緒一切都建立在對於一個遊戲規則的尊重上,許多裁決不但搖擺不定,而且缺乏援引根
據。「那次群毆裁判的事件,竟是一位不在該場執法的裁判,穿著內衣跑進來。我認為他
根本不尊重這場比賽。」
另外像是早期職棒常有因雨暫停過久,無論是延賽或稍作暫停都拿捏不準的情況,在這
些過程當中,徐總往往成為這未成熟體制下的犧牲者,多次的罰金和禁賽都吃足了苦頭。
「有一次比賽因雨宣布延賽,我都已經回家洗完澡換了衣服再出門,經過台北球場還發現
燈還亮著。一問之下才知道聯盟當時為了取悅滿場排隊進場等候多時的球迷(龍象大戰)
,便找了一些球員留下來和球迷同樂(在雨天打球、表演好玩的動作)。或許球迷和聯盟
會覺得這麼做很有趣,但想到這是我們的『職業棒球』,可以想像這畫面是有多麼荒謬!
」徐總對於十幾年的職棒聯盟,唯一欣慰的是在最近幾年比賽制度和裁判判決品質已有所
提昇。
用「老驥伏櫪」來形容現在的徐生明其實並不恰當,但怪誕的事則在於,現今職棒球隊
對於總教練的選用缺乏根據與制度,很多球隊動輒將球員直接地「教練化」,當球隊戰績
一不理想就更換總教練,許多總教練也缺乏任何調度與戰術執行的經驗。好選手不一定是
好教練,好的教練也不見得在短期的比賽戰果便可看出端倪。而在最近幾年,許多過去的
知名球員陸續成為總教頭,然而多數人都是被球團以「免洗餐具」般地對待。更有甚者,
還有球員當過總教練後,因球隊戰績不利而「下降」至技術部門的教練,甚至因為球隊缺
乏戰力而將一名教練召回場上擔任球員蹲補。
因與中信鯨隊球團不合而褪下戰袍的徐生明,雖然許多媒體非常喜歡他中肯而直言的評
論找他當球評,但在新書當中毫不諱言他依然是志在球場。記者問了問徐總,其實以一個
年未過半百的資深棒球人,再當總教練其實還大有空間,可不是?「但你看現在的環境,
所有球隊的總教練都比我年輕,對於各球團而言,永遠不會缺少行屆退休的球星。那這麼
看來,我就成為有點過老的教練。」徐生明有點感嘆地說。
寫到此,我相信徐生明絕對還有充足的鬥志和靈活的思考空間,只是,要看這環境願不
願意提供一個足夠公平的角度對待徐總而已。
棒球人生的伏筆
新書當中,徐生明直說了這絕對不是要「爆料」了什麼。記者在翻閱完之後也問了徐總
,「當中是否其實保留了很多事情呢?」他笑了笑,也表示多年合作的劉志昇教練在看了
書後就說「這有很多都沒有寫嘛!」,但他認為這是經過思考後所該拿捏的分寸,「台灣
在很多方面接受評論的空間接納度還很低…」他搖搖頭。另一方面,則是他覺得將事實過
度地還原真實會失去他所要傳達的意義。
徐生明在球場上曾多次讓人印象深刻的部份就是他出奇不異的戰術。有時他會讓強打棒
次執行強迫取分的任務,(三壘跑者在投手一投球便使命地殺回本壘,同時打者也必須要
將球有效觸擊在界內區),有時他會大膽在關鍵時刻派用經驗不多但大有潛力的選手(因
而也使張泰山一棒成名),有時他會讓兩個腳程都不快的跑者採用雙盜壘戰術。褪下球衣
、撰言成書的徐總,你的下一招是什麼呢?
我們拭目以待。
------------------------------------------------------------------------------
我少年時期的搖滾樂
文/吳牧青
若要說說什麼是我最深刻的童年、青年回憶,我會說,棒球。而且,不會是中華隊的棒
球,不會是大聯盟的棒球,而是那一身身紅色鮮明的球衣。龍隊曾經是我生命中第一首搖
滾樂。
以《破報》的傳統,要在編輯會議中提案說要報導完全以運動人物為主的故事,的確是
需要一點勇氣。總編說了句︰「要報導徐生明,這真的難倒我了。」90年代初期,Nirvana
的搖滾樂撼翻次文化圈的青年們、小劇場運動、前衛藝術一個個冒出頭,所有過去「破報
正確」下第一時間發生的文化事件,說實在,我完全沒參與到。當時唸國中的我,只知道
傻傻地坐公車到棒球場,喊著十年如一日的加油口號。
採訪徐總,或許真的就是一竟過去多年的遺憾。當天,我穿著一件多年沒穿的龍隊T恤,
徐生明應該很能夠了解,在傳達訊息的文字工作者或媒體人這樣位置上還交疊著崇拜情節
的曖昧關係,他只是很誠懇地一直說︰「真的非常謝謝你們。」1999年12月12日,龍隊球
迷為抗議解散的大遊行,也許是我目前為止參與過最一廂情願的抗議遊行,棒球主播蔡明
里也前往聲援,他還在我外套上簽了字。後來我還和同學到味全公司抗議,僅僅十多個球
迷到那,卻來了好幾家電視台攝影,那簡直嚇壞了我們。
寫到這,難不成這是「反身書寫」嗎?其實我跟徐總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
大的未竟之感。
我在想,來破報好一段時間了,我是不是該寫一個就純粹是關於我少年時期的最愛?或
許看到這,曾經也是龍隊球迷的讀者們,尤其是六字頭的,你們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
住在窗台上的薄荷草 他在醒來時就迎著光
如果會說話 我想它會說 啊 這樣的天氣只能思念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35.87
推
07/07 00:49, , 1F
07/07 00:49, 1F
推
07/07 14:42, , 2F
07/07 14:42, 2F
推
07/07 17:35, , 3F
07/07 17:35, 3F
推
07/08 01:11, , 4F
07/08 01:11, 4F
推
07/09 09:38, , 5F
07/09 09:38, 5F
推
07/20 21:15, , 6F
07/20 21:15, 6F
Dragon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