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東歐足球史綱
轉自:球迷一家
作者:銳馬
發表時間:2000年6月1日 12:58:42
前東歐足球應該被列為足球史中一個有特殊價值的獨立範疇。自1952年匈牙利
獲奧運會冠軍開始,到1988年蘇聯獲歐錦賽亞軍和奧運會冠軍為止,歷時36年。
所謂的前東歐足球,主要包括: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匈
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波蘭、東德八個國家。
在這36年期間,他們兩次獲得世界盃亞軍(1954年匈牙利, 1962年捷克);兩
次獲得歐錦賽冠軍(1960年蘇聯,1976年捷克);五次獲得歐錦賽亞軍(1964
/1972/1988年蘇聯,1960/1968年南斯拉夫);九次獲得奧運會冠軍(1952/1964
/1968年匈牙利,1956/1988年蘇聯,1960年南斯拉夫,1972年波蘭, 1976年東
德,1980年捷克)。雖然那些年由於奧運會對職業球員的排斥,而使得奧運會
足球金牌含有一定的水份,但前東歐足球隊能從1952年至1980年連續保持七屆
長達28年的冠軍,也當屬來之不易。
前東歐足球的成績表明,至少在70年代中期以前,東歐足球是國際足壇一股頗
具實力的力量。但是,在70年代末期,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西歐和南
美足球職業化的深入,東歐足球的「專業化」發展模式開始落伍了。
【兩大戰術陣營】
前東歐足球總體的特點是:球員技術簡練實用,基本功紮實,體力和速度上佳,
戰術上追求穩固防守,快速推進。在這個總體的一致性之下,前東歐足球也存
在兩大戰術陣營。
一是以蘇聯、捷克和東德為代表的力量型。
這三個隊的球員普遍身材條件出色,敢於硬碰硬地衝撞,基本技術嫻熟,技術
動作規範,戰術上講求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和縱深,球員忠實執行戰術安排,
鮮有即興發揮,後衛與前鋒直接對話,以中長傳為主,快速通過中場,常運用
45度角的斜吊發起衝擊,球員頭球能力較好,主要採取邊路進攻手段。這種戰
術特色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康斯坦丁流派,是由蘇聯莫斯科體育學院的尼古拉·
康斯坦丁教授所建立的一整套理論基礎。
二是以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為代表的技巧型。
這四個隊的球員技術細膩,腳下功夫出色,常有即興發揮,善於短傳推進,中
場的協調組織起很重要的作用,講求攻防節奏,進攻中以中路和兩肋的短傳滲
透為主,在擁有技術出眾的球星時甚至常依賴個別球星的盤帶突破作為進攻的
主要手段,防守方面稍遜於上述力量型的隊伍。這種戰術特色在歷史上被稱為:
迪納摩流派,或匈牙利派,是由前東歐的幾個迪納摩球隊組成的「迪納摩」互
助聯盟從實踐中發展而來。其中也包括了蘇聯和東德的四支迪納摩隊。
波蘭是介於上述兩種類型之間的一支球隊,該隊戰術打法更為靈活多樣,但比
上述兩類更講求邊路進攻的運用,而且往往是在邊路一直打到底線附近傳中。
波蘭足球的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是始終注重高大中後衛的插上助攻,這與其
他東歐球隊以邊後衛助攻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以上這些分法只是相對概念,並不意味著所謂力量型的球隊中沒有技巧型的球
員,也不意味著技巧型的球隊完全不使用力量型的打法。
--
有心 沒心 心在芬蘭
多情 薄情 情繫 Aja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8.232.23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3 篇):
4
4
Eastern-Euro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