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Hamilton 談論行動主義與場外生活

看板FORMULA1 (F1 賽車)作者 (馬鈴薯啦)時間4年前 (2021/04/02 04:03), 4年前編輯推噓52(5209)
留言61則, 4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這次先用電腦編輯過,錯誤應該會比較少QQ 七冠王的訪談內容很長很長(比Gasly那篇還長,差點眼睛脫窗),需要有點耐心才能看 完哦! 但我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看,成功從來都不是垂手可得,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願意踏出舒適 圈迎接挑戰以及人生中面對不同課題的學習。 一樣語意視情況修改,還請版友指教~ —————————————————————————— https://i.imgur.com/mOTaMWZ.jpg
Credit:Mamadi Doumbouya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6yenrZ 2020年8月2日,星期日, Lewis Hamilton駕駛著黑色賽車在Silverstone舉行的英國大獎 賽最後一圈時,左前輪胎爆炸。 那是英格蘭中心一個炎熱的夏日。在Halo的上方,Hamilton可以看到像是童書裡彩繪的雲 朵掠過燦爛的藍天,因為全球疫情而空蕩蕩的看台、突出的棱角劃破了一隅。 但是那時候的情形是:高溫以及開場的事故所帶來的高風險策略,在2020賽季第四場比賽 的開始就對20輛車造成了嚴重破壞。 F1賽車是頭喜怒無常的野獸,在當今的這項運動裡 ,車手必須小心管理輪胎的狀況和溫度。太冷了,輪胎太堅硬,無法提供所需的抓地力, 像冰上的冰球(冰上曲棍球運動中當球用的橡膠圓盤)一樣在路面上滑動;溫度過高則會 使輪胎開始降解,磨損得太快,會像燒傷的皮膚一樣起泡。Hamilton的兩個競爭對手,包 括他的隊友Valtteri Bottas的左前輪已經爆胎,被迫回到維修區。 幾分鐘前,Hamilton的賽車工程師Peter Bonnington,一個戴眼鏡、綽號Bono的人,透過 Team Radio與Hamilton通話:「好的Lewis,看來另一輛車已經爆胎了,所以請盡可能地 保胎。」領先的Hamilton和荷蘭紅牛年輕車手Max Verstappen之間的差距為30秒,後者以 他的充滿攻擊性的風格而聞名,位居第二。Hamilton有能力安全的將44號賽車帶到終點線 。 但是,在最後一圈,當他駛近Brooklands彎(17號彎)中的左側時,他用力踩下煞車,從 290kph減至150kph時,某種感覺透過每個賽季開始前依照自身而特製的碳纖維座椅傳到他 ,他的輪胎也沒了。 「我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他說。「在那一刻,你必須承認事實,你可能會輸掉比賽。 」 Hamilton艱難地完成比賽,用他的話說,就像是用肌肉拉傷的小腿跑完100公尺短跑。車 載鏡頭捕捉到了輪胎的快速降解。與Verstappen的差距降低到25秒,車身在晃動,橡膠皮 像是懸掛斷崖一般快要從輪框的邊緣掉下來。20秒鐘後,車子開越Maggots和Becketts的 彎道。在14年前,Hamilton的速度在他第一次參加F1賽車時就震驚了所有的觀眾,他還 記得那時候借來的賽車服上的氣味。 17秒鐘,Hamilton在Hangar直道加速,輪框的裸露金屬刮擦在瀝青賽道上,形成一陣火 花。9秒鐘,當他踩剎車並右轉到Stowe彎時,他的後照鏡搖得很厲害,甚至幾乎看不到 那台紅藍塗裝的紅牛正在逼近。 當他越過終點線時(三個車輪以160公里/小時的速度)時,Verstappen仍然落後6秒鐘, Hamilton為了保持賽車的正常行駛而竭盡全力,讓他完全沒注意到方格旗。 「那是最後一圈嗎?」他問Bono。 這是他第七次在Silverstone奪冠,這是他的第87場總冠軍。到2020年底,Hamilton打破 了Michael Schumacher的比賽記錄,奪得了95場大獎賽冠軍,並贏得了第七個冠軍頭銜。 他第二次贏得了BBC年度體育人物的公眾投票(他還另外四次獲得提名),也入選了新年 榮譽榜。在白金漢宮舉行的簡短儀式上,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將用禮儀劍輕撫他的雙肩,他 將被稱為Lewis Hamilton爵士。 毫無疑問,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F1車手。但是Hamilton說,對於2020年,他會記得更多 在賽道以外發生的事情。那一年,他有能力發聲了。 Hamilton在他36歲生日後的幾天,在寒冷但晴朗的某個星期四早晨,坐在他在科羅拉多州 家中建造的音樂工作室中,試圖解釋他成功的秘訣。 他的小辮子們被綁在一個鬆散的馬尾中,將標有徽標的賽車服換成了一件紅黑格紋夾克。 他的鬥牛犬Roscoe躺在他的腳上,有一次他不得不停下來,為放屁的狗狗道歉。 F1是精密工程和運動能力的獨特結合,Hamilton擔任Mercedes的舵手,這是數百名專家在 空氣力學,複合材料、能量存儲、燃油計算、數據科學、生理學與睡眠方面,以及其他十 幾個部門的努力,不管少了哪些部分都會導致整體的表現下滑。 他說:「涵蓋的事情的確非常廣泛。要使賽車性能和車隊表現出該有的表現,我可以驅使 他們付出大量的投入。我們在一起做出了很多犧牲和很多妥協。」 當我們談話時,他早已開始了他的訓練;高空越野滑雪以增強他在下一個賽季的身體和精 神耐力,並計劃在下午進行體育鍛鍊。在這個冬天,恢復尤為關鍵,因為Hamilton在2020 世界冠軍頭銜的征戰中受到了Covid-19的干擾,體重減輕了4公斤,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第 一次缺席大獎賽。 Hintsa Performance公司的教練和體育科學總監Pete McKnight說,在兩小時的比賽過程 中,車手消耗的能量與普通人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所消耗的能量一樣多。這家公司幫助 Hamilton為參加F1的身體需求做準備。他說:「心率軌跡與賽道的形制是有關係的;較長 的彎道是最費力的,因為它們以較高的速度行駛,因此駕駛員會承受較高的G力。」 但是體能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從頂級的水平來看,運動比賽的成功可歸結為三個因素:預 期能力,高速決策和在高壓下表現的能力。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似乎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時 間, 不是因為他們更快或更強壯(儘管有幫助),而是因為他們已經通過數千小時的練習來磨 練自己的感覺系統,他們會採用各種方式,如:對手的身形、離開網球拍的球的聲音,來 預測其最終的結果。他們精通各種捷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並將其分解以提取和他 們相關的資訊。 Hamilton說:「當你在車內時會感到非常紛亂。那是很不穩定的情形,當下同時發生太多 事情,我們所有的感覺能力,都被激發到最大。」 但是當他駛近彎道時,一切都變慢了。他的視野似乎擴大了,在那幾秒鐘內,他覺得自己 比平常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每片落葉、道路的顛簸和賽道上的記號。 Hamilton和其他車手之間的區別幾乎是肉眼無法察覺的,但差別卻能透過遙測技術上看到 。遙測技術是從賽車上數百個傳感器反射回來的,當然還有他的圈速。他比對手更用力地 剎車,時間點更晚,在彎道上走線更平穩,也意味著他可以在出彎時可以更快地踩油門。 前F1車手David Coulthard說:「如果你能以200英里/小時的速度在0.2秒後剎車,那你將 會走得更遠。」 Hamilton將這種能力歸功於他的父親Anthony,他會觀察最好的車手在Rye House卡丁車賽 道上踩剎車的地方。他站在髮夾彎的內側,離他讓Hamilton煞車的點距離很近。Hamilton 回憶說:「我爸那時候讓我很挫敗。」他撞了很多次,旋轉了很多次。但最終,他可以比 其他任何人晚剎車。 更關鍵的是,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且不會在輪胎上施加太大的壓力,他有能力在緊緊控制住 抓地力的邊緣並且知道他能在不超出極限的情況下推進多遠。 他說:「這幾乎就像你在與某個活生生的生物合作,而且它的壽命還超短。你如何對待它 以及你車子本身的調教就定義了它能行駛多遠,了解它在每個彎道可以承受多少本身就是 一門科學。」 Mercedes的賽道工程總監Andy Shovlin說,數據實際上顯示了這一點:Hamilton的輪胎即 使以相同的速度行駛,也可能比隊友的溫度低5度。 敏銳的視力也是成功因素的重要組成之一,小時候的Hamilton因其敏銳的視力而從他的一 位朋 友那裡獲得了「老鷹」的綽號。但另一種根深蒂固、珍貴的能力也許對他的成功同樣至關 重要。 F1資深記者Maurice Hamilton說:「那是他體內的陀螺儀。」他記得Lewis的英雄 Ayrton Senna也可以「在極限的邊緣跳舞」。 Coulthard將其比喻為用皮鞋在潮濕的瓷磚上行走,他自然而然地會調整步態以改變摩擦 力的大小。前隊友Helikki Kovalainen更加直言不諱;他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他( Hamilton)的屁股上裝有傳感器,他跟賽車緊密的連結,就像是身體的延伸。」 「是的確與汽車融為一體。」Hamilton說,他也將這種經歷比作騎公牛或駕駛有輪的戰鬥 機。但他強調說:「不是說我騎過牛啦,但我想這有點像…車子有時會不想做你想做的一 些事情。」 Hamilton能夠通過車子、座椅和方向盤的振動告訴他在不使輪胎鎖死或脫離最佳走線的情 況下可以推動多遠。近年來,他將這種能力與更進步的決策選擇結合在一起;他在職業生 涯初期經歷了一些令人痛苦的機械故障之後,就再也沒有比以往更用力地推動賽車,這意 味著當他真的需要快速行駛時,輪胎的狀況會更好。他很少、甚至幾乎不犯錯。 「我認為最突出的是他在遇到任何挑戰時都能適應,調整並找到優勢。」Hamilton在 McLaren參加F1頭三個賽季的賽車工程師Phil Prew說。「所以當條件無法預測時,不必驚 訝,那才是他真正出彩的時刻。」 去年八月當他在Silverstone爆胎時,他只花了一些時間進行調整,然後完成的圈速僅比 前一個慢了23秒。 Shovlin說:「他在把車開到極限時,可以使用的頻寬(註:在心理學上,頻寬就是心智 的容量,包括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仍然非常可觀。Lewis在竭盡全力的同時,大腦同 時能夠思考著輪胎的使用方法與策略。」 多年來在卡丁車、模擬器和大獎賽中的經驗,他的大腦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穿過這四塊橡膠 (不超過鞋底)的力,這是他與賽道唯一的聯繫。 Hamilton說:「據我所知,人們說掌握一門手藝需要10,000個小時。我八歲開始,每個週 末就是練習、練習和練習。」 每一分鐘的練習都是一場艱難的戰鬥。與當前圍場中的許多其他車手不同,Hamilton沒有 富裕的父母,也沒有一個擁有賽車運動背景的家庭(2021的車手陣容中有四個前職業賽車 手的兒子和三個億萬富翁的兒子–McLaren車手蘭多Lando Norris的父親Adam Norris, 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是英國第610名首富,但他甚至沒有進入F1「老爸有錢 」的頒獎台。) 他在Stevenage的政府公有住宅裡長大,這是一個「通勤小鎮」,距倫敦約40公里。屋裡 一切都是二手、借來或是別人送的,非常節儉。 三歲那年,他在難得的去Ibiza島的海外假期中,第一次坐在卡丁車裡。後來,一個鄰居 讓這個小男孩玩了遙控車,在他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得到了自己的一個遙控車。在幾年之 內,他參加了比賽擊敗了比他大幾十歲的對手。他7歲那年,出現在兒童電視節目《Blue Peter》中,統治了整個比賽。 那時,他的父母已經分居了。在1992年聖誕節那天,Anthony向兒子展示了他的第一輛卡 丁車,他以第十手的價格購買了卡丁車,並花了數週的時間採購新零件,對其進行拋光和 塗漆直到車子看起來閃閃發光。Hamilton是個害羞的孩子-他在學校裡的生活並不順遂, 受人欺負並且患有未確診的閱讀障礙。但是當他坐上卡丁車時,一切都變了。 「我甚至不知道我擁有那些力量,在經歷過那些比賽後,我的成長讓我能夠強迫自己站起 來,不被推倒和被欺負,也給了我自信。」他說 Anthony當時兼了三份工作,為兒子的卡丁車生涯的早期階段提供了資金。有一段時間, 他兼職負責在人家門外插上「待售」的標誌。 Hamilton說:「我認為讓我成為今天這樣的車手,原因之一是有能力沒錯,但我覺得更多 的是飢餓感。老兄,我真的覺得非常感激。如果我們當初沒有那樣的掙扎,我絕對無法有 今天的成果。」 他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儘管與許多頂尖運動員不同;他沒有僱用體育心理學家。 他說:「我不喜歡有人試圖打擾我的想法,因為我很堅強,而且我知道我足夠強大,也 有? 的能力。我一生都做到了」 他努力保持平衡,並練習冥想。他專心呼吸,以便在開車時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嘗試與其他領域的運動員交談,以了解他們的準備方式,面對壓力和期望值的方式。 他也從父親那邊學到了一課。他在八歲或九歲時,父親帶他去了拳擊課,他希望自己的兒 子能夠抵禦那些校園霸凌。在擂台上,Hamilton被一個更高,更強壯的男孩毆打。他淚流 滿面,鼻腔裡滿是鮮血。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在潛意識中,以比他所知道方式還多的影響 了Hamilton的生活。 他說:「我記得我父親跪在我面前說:『你要回到台上,付出你的所有。你必須先面對自 己的恐懼。』」 他回到了擂台上,「我再一次進去,但我沒有讓那個孩子再給我任何一拳,我克服了這種 恐懼。我把這個經驗用在未來的所有賽車比賽中。」 在Oxford附近Brackley的Mercedes F1總部,他們談論Hamilton令人敬畏的能力。 「他也 可能是個巫師,」前Mercedes工程師Gabriel Elias說,他現在經營賽車諮詢業務。車隊 有900多名員工,儘管Hamilton主要與車隊中的隨隊人員,50或60個人互動。Shovlin說: 「Lewis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但這麼多年來,該團隊已成為他的團隊。我們已經共同發 展和進步,Lewis一直在尋找可以幫助團隊前進的方式。在正常的一年裡,他會花非常多 的時間在工廠四處徘徊。」而自2020年3月以來,車隊轉往Zoom上舉行工程會議和賽後匯 報。 Hamilton最近取得的成功被那些批評者認為,他能夠獲得了那麼多的冠軍,是因為他擁有 最好的賽車。是真的沒錯,但批評者卻忽略了他並不只是簡單地在開賽季的第一場比賽中 取得勝利,更關鍵的是;如Formula 1的董事Ross Brawn說:「它之所以成為最好的車, 部 分原因是Lewis在開發賽車方面做出了貢獻。」Brawn在Hamilton加盟前四年,於2009年成 立了Mercedes車隊。 打造一台有能夠爭冠的賽車是一個需要共同努力且不斷反覆的過程,其中,車手的意見回 饋非常重要。工程師及他的車手一直在不斷尋求平衡:在抓地力和輪胎耗損之間、在轉向 不足和轉向過度之間、在引導空氣流以冷卻發動機或產生下壓力之間。Shovlin說「從某 種意義上說,車手是整台車中最複雜的傳感器。」 Hamilton的好勝心強到不可思議,無論他是與Anthony打網球友誼賽,還是在芬蘭的季前 訓練營中扔標槍都如此。他必須贏。 他說:「求勝欲刻寫在我的DNA裡。」 在F1中,這表現在一種做事的水平上,有人懷疑,或許其他車手是無法匹敵的。 「我在 一些比較幸運的車手中看到了它,」 Coulthard說。「他們可以左右旋轉並且很穩健、可 以滿足大獎賽車手的所有基本要求,但你只是想知道他們的求勝慾望在心裡紮根多深。」 從一開始,與Hamilton一起工作的人就對他對小細節的關注印象深刻。 「他跟塊海綿一樣,」Prew說。「他只是想學習、吸收所有可能的信息。」 他在一本龐大的技術手冊中度過了最近的寒假,裡面詳細介紹了2021賽季新車的各個方面 ,從空氣動力學調整到控制設定的新軟體系統。在周末的比賽中,他會注意風向以及風向 在不同角落的變化情況,如果有逆風,他也許可以比平時稍晚剎車,並獲得幾分之一秒的 時間。 Shovlin說:「Lewis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對於全世界都認為他是個分心的車手;在 世界各地上飛來飛去、只對音樂,時尚和派對感興趣,感到有點掙扎。」 親近他的人說,他以同樣的熱情投身於所有事業:從製作音樂(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 一部分)到為Tommy Hilfige設計衣服,再到為Neat Burger菜單設計,那是他投資的純素 食快餐連鎖店。 環保是他深切關注的一個議題(儘管你可能會看著整潔的漢堡Soho分店內的標語『謝謝你 拯救地球』,同時想到Hamilton直到最近才不乘坐私人噴射機飛來飛去時大翻白眼,但沒 關係,你會被原諒的。)除了轉向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和拋棄噴射飛機(碳排放量比一般 飛機多)外,他還投資了X44,該團隊參加了一個名為「Extreme E」的新的電動越野賽車 系列。 這些設備和汽車將在RMS St Helena(以前是Royal Mail郵輪)上環遊世界。Hamilton解 釋說,該系列背後的想法是在每個站點提高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亞馬遜雨林,沙特阿拉伯 沙漠與巴塔哥尼亞的融化冰川。 (不過,他沒有參加任何除了F1以外的比賽的慾望。) 他承認,很難用F1來協調保護地球的願望。 F1也許是目前最不環保的一項運動。Hamilton說,這是他與Mercedes簽訂新合約時的談判 要點之一,這項為期一年的合約終於在2月初簽署,其中還包括Mercedes承諾通過以下方 式支持更大的多樣性和賽車運動的包容性,一個聯合慈善基金會。 「我有什麼選擇?」他問,這聽起來像是他不止一次在腦海裡爭論過的論點。 「我可以辭職。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不用在20條不同的賽道上駕駛汽車,而我們的飛行次 數會減少。但是事實是,如果我停下來,比賽還是會繼續下去。他們不會因為我停下來」 所以取而代之的是,他試圖從內部進行改變;使用新燃料、電動汽車,減少這項運動的碳 足跡。他說:「我正在進行對話,試圖讓這項運動的參與者負起更多責任。我一直在發送 電子郵件,我一直在與F1進行Zoom通話並向他們發起挑戰。」 在2020年6月,即F1賽季推遲賽季開始的幾週前,Hamilton參加了在倫敦市中心舉行的BLM 遊行。與其他數百萬人一樣,他為George Floyd的逝世感到震驚,並且他強烈希望使用自 己在賽車中獲得的成功來建立平台並做些什麼。 他說;「看著George Floyd以及他所發生的一切,喚起了我所有的情感以及我小時候的經 歷。我當時想,『是時候了,我受不了了。』」 在賽車運動中,身為黑人就像駕駛三個輪胎的車。犯的每個錯誤都放大,在每個轉彎都很 難交涉。沒有人和你長得相似;不在看台上、不在車庫中、不在工廠中,也絕對不在車手 陣容裡。但是他們看著你:當你和你的父親到達卡丁車賽道時。他們撇開頭,交頭接耳著 。有時他們會扔東西。在13歲時與McLaren簽下第一個合約時,彷彿是一條金援所組成生 命線,可以減輕父親的壓力,並提供真正的成功機會。人們會搖頭,雖然他們什麼也沒說 ,但是你完全可以知道他們的想法。 作為首位參加這項運動的黑人車手,經歷了非同尋常的首賽季,在贏得了世界冠軍,然後 進入巴塞羅那進行第二年的測試,看台上的一群觀眾已經「黑了」起來:他們穿著捲曲的 假髮和寫著「Hamilton的家人」的上衣。 父親告訴你要低著頭,只管繼續開車。 他說:「屬於你的時候會到來。」 「不要抱怨,什麼也不要說,早點到那裡,比任何人付出更長的時間,投入更多的努力, 向世界展示自己是最棒的,然後在某個階段,屬於你的時候就會來。」 那個「時候」似乎已經到了。 在職業生涯的一開始,Hamilton為了更整齊地適合的配合市場行銷而壓抑了自己重要的一 部份。McLaren在F1比賽中嶄露頭角,這是出了名的令人窒息的環境;這項運動會得益於 一位車手的營銷潛力,該車手看上去與發車區的其他人都不一樣,但其實又相差無幾。在 大多數情況下,他將自己的興趣排除在比賽之外,並且乖乖閉上了嘴。在2017年,他被勸 告不要對NFL球員Colin Kaepernick表示支持,該球員成功傳播了跪下抗議警察的暴行和 種 族主義的手勢。 Hamilton的到來意味著一個始終由白人主導的運動將迎來的新時代。但是距他的處子秀已 經過去14年了;受啟發的黑人小孩子看到登上領獎台的某個人,應該通過低階的賽事崛起 ,並敲響F1頂級殿堂的大門。但並沒有。 Hamilton在2019年贏得第六個冠軍後,他對車隊的照片中很少有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而感到 震驚。 2020年6月,他成立了Hamilton委員會,這是由皇家工程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項目,目的 是 調查賽車運動中少數族裔人數弱勢的原因:不僅在汽車本身,而且在工程部門,市場和 公關團隊及其他。它將在今年夏天發布其第一份報告,據皇家工程學院首席執行官 Hayaatun Sillem稱,Hamilton為確保其成功投入了「相當大的個人努力」。 「他可能會因為以前沒有做過這件事,而想踢自己吧」致力於解決賽車運動不平等問題的 組織Driven by Diversity的創始人之一Lindsay Orridge說。 2020賽季開始時,Hamilton在第一場比賽前屈膝,身穿Black Lives Matter上衣:其他19 名車手中的13名加入了他的行列。他在17個分站都重複了該手勢。他在9月贏得Tuscan大 獎賽後登上領獎台,將黑色賽車工作服拉到腰間,露出一件寫著「逮捕殺死Breonna Taylor的警察」的上衣,26歲的醫療技術員。她在肯塔基州的公寓遭到非正式突襲時被警 察槍殺。 負責全球賽車運動的國際汽聯對此做出了回應,禁止在未來的比賽中穿著非官方的服裝登 上領獎台。 Hamilton說:「通常,我只專注於獲勝和完美。」多年來,Hamilton的動機已從打動父親 、證明懷疑者錯了,轉向模仿和打敗他的偶像。 「但是在這場比賽中,我在想,」他輕敲著他前面的桌子以強調 「我必須為Breonna贏得 這場比賽。我必須登上領獎台才能穿這件上衣。」 「那是我的動力,這確實成為了我全年的動力;鼓勵在那裡的人們用自己的聲音說出來, 這成為我的新動力。突然之間,我有了這種不同的能量。我在為某件事而奮鬥。」 2021賽季於3月28日在巴林開始,又是對紅牛的Verstappen的險勝,這是Hamilton參加這 項 運動的第15個賽季。只有少數車手在最高級別擁有如此長的職業生涯,因為超過一定年齡 ,在生物學上會出現不可避免的衰老。髓磷脂是覆蓋在人體周圍傳遞電信號的神經細胞的 絕緣材料,它隨著年齡開始開始分解,反應時間變慢。而且即使你仍然保有速度,也會像 Coulthard所說的那樣失去反應力。 Hamilton仍然有在正軌上的目標要走:再獲得一項世界冠軍。 這將使他超越Schumacher,並創下幾十年來不可能被打破的紀錄。2022年即將發生的一系 列規則變化帶來了新的心理與生理的挑戰,這是證明他在這項運動新時代中的統治地位的 機會。但是越來越多,Hamilton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事情-他的影響力以及離開F1後他留下 來的傳承。 他說:「我想我想要成為那些改革者之一。改革的催化劑。我真的希望,從現在開始的十 年後,我可以回顧並說,我妥善利用了我自己的時間,並且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並且確實 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樹立對Black Lives Matter事件的立場上的是這一過程的頂點,該過程始於Hamilton在 2013年加入Mercedes,並在他30歲時加速發展;一個有意識的決定、不再擔心別人的想法 。在此之前的一段時期內;相比於他的第一屆和第二屆世界之間的冠軍錦標賽的六年差距 中,那時的他似乎迷失了。 他說:「我年輕時可能會說,我沒有信心知道什麼能說和什麼不能說。我只是完全沒有做 好準備,完全沒有指導就被扔進了維修站,並且犯了很多錯誤。」而他說現在還是有某些 時刻,他說的或做的事會讓你感到不忍直視,不過那些是真實的錯誤。他自己的。 對於Hamilton而言,過去30年一直在磨練他的駕駛技能:學習他可以剎車多晚以及輪胎可 以維持多遠。在接下來的30年中,他將不得不與「新世界」談判那些曲折及彎繞,並弄清 楚他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獲得他想要的改變。他需要在大眾取向的超級巨星或成為積極 的力量之間取得平衡,這兩種身份可能是不相容的。 他說:「這是我去年開始經歷的事情。在年初,我非常直言不諱,並呼籲這項運動。當時 對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但我發現有時候必須非常懂得處事的手腕,在台面下進行討論可 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讓人下不了台。」 當他進入職業生涯的下一個階段(激進主義者,企業家,變革者)時,Hamilton發現自己 處在一種奇怪但熟悉的情況下。在雨中,他回到了卡丁車賽道上,弄清楚了自己在不失控 的情況下可以多麼努力地前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72.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617307396.A.EFA.html

04/02 04:48, 4年前 , 1F
推辛苦翻譯..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
04/02 04:48, 1F

04/02 05:22, 4年前 , 2F
謝謝翻譯
04/02 05:22, 2F

04/02 05:45, 4年前 , 3F
感謝翻譯
04/02 05:45, 3F

04/02 07:20, 4年前 , 4F
辛苦了
04/02 07:20, 4F

04/02 07:35, 4年前 , 5F
hamcock
04/02 07:35, 5F

04/02 07:42, 4年前 , 6F
先推再看
04/02 07:42, 6F

04/02 08:16, 4年前 , 7F
好長 先推
04/02 08:16, 7F

04/02 08:33, 4年前 , 8F
感謝熱心翻譯
04/02 08:33, 8F

04/02 08:50, 4年前 , 9F
推辛苦翻譯
04/02 08:50, 9F

04/02 09:01, 4年前 , 10F
感謝分享與翻譯
04/02 09:01, 10F

04/02 09:19, 4年前 , 11F
全看完,謝謝翻譯。話說Ham真的做什麼都很專注真的滿猛
04/02 09:19, 11F

04/02 09:19, 4年前 , 12F
04/02 09:19, 12F
真的,而且身上的氣質也越來越沈穩,一股王者之氣

04/02 09:32, 4年前 , 13F
感謝翻譯
04/02 09:32, 13F

04/02 09:34, 4年前 , 14F
謝謝翻譯
04/02 09:34, 14F

04/02 09:36, 4年前 , 15F
04/02 09:36, 15F

04/02 09:45, 4年前 , 16F
謝謝翻譯
04/02 09:45, 16F

04/02 10:09, 4年前 , 17F
推Ham
04/02 10:09, 17F

04/02 10:11, 4年前 , 18F
感謝熱心翻譯 辛苦了
04/02 10:11, 18F

04/02 10:33, 4年前 , 19F
感謝翻譯文章好長辛苦了
04/02 10:33, 19F
感謝各位版友不嫌棄~

04/02 10:41, 4年前 , 20F
好文
04/02 10:41, 20F

04/02 10:42, 4年前 , 21F

04/02 10:56, 4年前 , 22F
04/02 10:56, 22F

04/02 11:14, 4年前 , 23F
翻長文辛苦了~
04/02 11:14, 23F

04/02 11:22, 4年前 , 24F
謝謝翻譯,很激勵人心
04/02 11:22, 24F

04/02 11:31, 4年前 , 25F
推 感謝翻譯
04/02 11:31, 25F

04/02 11:56, 4年前 , 26F
感謝翻譯!
04/02 11:56, 26F

04/02 12:01, 4年前 , 27F
謝謝翻譯!也推Ham 一路看過來他也36歲了
04/02 12:01, 27F

04/02 12:15, 4年前 , 28F
好文 感謝翻譯
04/02 12:15, 28F

04/02 12:56, 4年前 , 29F
感想翻譯,能夠看到「行動主義」這個詞彙,再加上他
04/02 12:56, 29F

04/02 12:56, 4年前 , 30F
做的,就覺得是很紮實的倡議者
04/02 12:56, 30F
沒錯,不少人一開始對於Lewis的觀感都停留在好萊塢式「嘴巴講講」的進步主義者,但 事實上他不僅身體力行,也不斷的與外界溝通與協調,就像他最後所說;並不是把所有事 情搬到檯面上、強硬的要求他人「做什麼事情」就能達到目的,有時候私底下的溝通協調 才能得到最後雙贏的局面。 一位對於理想有現實認知的行動主義者。

04/02 13:16, 4年前 , 31F
推翻譯 ham是這運動的GOAT了
04/02 13:16, 31F

04/02 13:41, 4年前 , 32F
04/02 13:41, 32F

04/02 13:49, 4年前 , 33F
感謝翻譯
04/02 13:49, 33F

04/02 13:57, 4年前 , 34F
老漢關注的議題真的超廣超多,環保、種族、人權、女性、
04/02 13:57, 34F

04/02 13:57, 4年前 , 35F
動物
04/02 13:57, 35F

04/02 14:52, 4年前 , 36F
推小黑 不是像好萊塢那些只會嘴巴講講 而是真的身體力行
04/02 14:52, 36F

04/02 15:04, 4年前 , 37F
04/02 15:04, 37F

04/02 15:10, 4年前 , 38F
推!!
04/02 15:10, 38F

04/02 15:14, 4年前 , 39F
感謝翻譯 真敬佩這種人物
04/02 15:14, 39F

04/02 15:14, 4年前 , 40F
推好文 感謝翻譯
04/02 15:14, 40F

04/02 15:52, 4年前 , 41F
感謝翻譯~
04/02 15:52, 41F

04/02 17:07, 4年前 , 42F
推!
04/02 17:07, 42F

04/02 17:30, 4年前 , 43F
以前大家都認為HAM分心 不會長久在F1成功
04/02 17:30, 43F

04/02 17:31, 4年前 , 44F
現在老漢還是很分心 但這可能是他放鬆並成功的方式
04/02 17:31, 44F
我希望他能分心在專輯上(敲碗) ※ 編輯: potatoes (223.139.100.15 臺灣), 04/02/2021 17:41:22

04/02 18:31, 4年前 , 45F
推翻譯~他真的好厲害
04/02 18:31, 45F

04/03 01:50, 4年前 , 46F
Ham的影響力讓人覺得 more than a F1冠軍
04/03 01:50, 46F

04/03 11:05, 4年前 , 47F
只能推一個
04/03 11:05, 47F

04/03 12:09, 4年前 , 48F
感謝翻譯~ 想到去年有次自由練習因為大雨中止
04/03 12:09, 48F

04/03 12:09, 4年前 , 49F
其他人都在打電動畫畫睡覺 就Ham跑去看以前雨戰影片
04/03 12:09, 49F

04/03 12:10, 4年前 , 50F
真的是個很認真的人...
04/03 12:10, 50F

04/03 16:15, 4年前 , 51F
感謝翻譯 這就是7屆世界冠軍啊...
04/03 16:15, 51F

04/03 16:16, 4年前 , 52F
隔著文字和螢幕我都覺得那個氣場滿到溢出來
04/03 16:16, 52F

04/03 20:28, 4年前 , 53F
推, 感謝翻譯
04/03 20:28, 53F

04/04 03:18, 4年前 , 54F
第一次看到像漫畫描寫的運動界王者
04/04 03:18, 54F

04/04 13:15, 4年前 , 55F
補看完了 謝謝馬鈴薯大大
04/04 13:15, 55F

04/04 13:52, 4年前 , 56F
先推
04/04 13:52, 56F

04/04 19:06, 4年前 , 57F
推翻譯
04/04 19:06, 57F

04/05 22:27, 4年前 , 58F
感謝翻譯
04/05 22:27, 58F

04/06 13:25, 4年前 , 59F
感謝翻譯
04/06 13:25, 59F

04/06 13:39, 4年前 , 60F
推 感謝翻譯 紮實地運用自己影響力的倡議者
04/06 13:39, 60F

04/06 14:56, 4年前 , 61F
推 謝謝翻譯
04/06 14:56, 61F
文章代碼(AID): #1WPYS4xw (FORMULA1)
文章代碼(AID): #1WPYS4xw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