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外電] The Draft In Retrospect: Moving Forward
本文標題事實上一語雙關。這是我們評價第四次BILLY 於老鷹的選秀,
這也是老鷹連續第四年選近身高至少六呎八(也只有六呎八)的鋒線球
員。好吧,為求公平起見,BORIS 當初是預備當成後未來培養的。這次
,我們選了兩位新秀負責四號位置;這次,我們的鋒線又爆炸了。至少
有四位球員:SMOOVE,CHILL,MARVIN 以及現在的SHELDEN 被期待獲得
相當的上場時間。現在,我們有兩個 JOSH,兩個 WILLIAMS,兩個來自
ACC 聯盟,兩個出身西岸的球員,兩個火鍋好手以及兩個分別出產自西
雅圖與加州的害羞大男孩。但如果你將這四位球員綜合來看,你可能就
會明白 BK 的心理到底在想什麼。
四個籃板手,四個充滿拼勁的球員,四個身高一樣卻號稱能分別勝任不
同位置的好手,四個能夠相互支援交換位置的選手。還記得SHELDEN 在
大學時代,是如何以高強的防守改變了比賽?同時,平均 18.8 的得分
也證明他不是只會防守。
或著,你也可以看到老鷹對於鋒線球員的癡迷。他們用了第五順位去選
擇了一個很可能會搞亂球隊化學效應,吃掉 SMOOVE 與 MARVIN 上場時
間的球員;附帶一提,這兩位可是全聯盟夢寐以求的新一代鋒線。講得
更生動些,你也能夠洋洋灑灑地拼湊出老鷹這幾年來錯過了多少後衛的
名單。是的,對於老鷹隊的球迷而言,這一刻是相當奇妙的。擁有一位
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管,事情不到最後一刻,都是模糊難明的。
評價 BK 事實上只有兩種可能。要麻他就是天才中的天才,能見人之所
不能見;就麻他就是聯盟第二鳥的GM。再一次,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從
未質疑 BK 評估球員天份的超絕能力;我們有意見的,是他的思考途徑
。的確,我們有理由需要 SHELDEN。我們需要更多的籃板,需要更強的
內線防守;而過去兩年以來,綜覽大學籃壇,無人能比SHELDEN 做得更
好。至少你比需承認,他是藍魔鬼過去幾年來唯一的防守機器,雖然他
還未能證明自己能夠在職業層級發光發熱。事實擺在那裡,SHELDEN 是
一位個子不夠高的中鋒,而他打哪個位置事實上不重要,只要補強老鷹
的甜甜圈內線就行。至於我們第二輪選的前鋒(我這被子寫文章沒打過
那麼多個 f(oward))SOLOMON,基本上提供了一個備胎與將來可能存在
的多樣性。至少他身高超過六呎九,也很會蓋鍋搶籃板。比起 SHELDEN
,他的 39 吋垂直起跳高度與六呎十的身材,根本是天生尤物,能練起
來絕對是一偷。所以 BK 選得其實不差,如果我們不以神人級的角度期
待他的話。在我們第一篇的選球預測曾經提到,老鷹最迫切的需求是防
守,尤其是內線的防守。現在,有了 SHELDEN,我們大概可以保證過去
對手練習上籃的景象即將不再..至少不是整場比賽吧。
但是BK,你前兩年選得那三個潛力小前鋒該怎麼辦?他們的天份又要如
何發揮?
是因為 BK 只是單純地忽略了 MARVIN 與 SMOOVE 的存在?還是他視S-
HELDEN 為中鋒?還是交易已經在醞釀?SMOOVE 在他眼裡到底算不算大
前鋒?他到底在想三小?每當我們放眼老鷹的經營策略,無窮無盡的疑
問旋即排山倒海而來。以選秀累積同一個位置的天份按理說是很難贏得
總冠軍的。但是,我必須持平地說,歷史上也似乎從來沒有任何人嘗試
過這件事。喔,微笑湯或許可以算一個吧。事實是,BK徹頭徹尾地矛盾
,他的選擇「檯面上最好的球員」哲學,或許能夠正當話 MARVIN 的選
擇,但SHELDEN 呢?他顯然不是檯面上最好的球員,卻補上我們迫切需
求的位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又想到他的每個選秀球員都擁有一雙長
臂以及一樣的身高..。你或許也會猜想,他是否因為去年跳過了控衛位
置的迫切需求,所以在今年改以位置需取向作為補償?他真的相信自己
關於控衛想法的那一套?他似乎想讓我們明白,其審慎作為一如小牛的
MARK CUBAN炫麗奪目。他並不全然是一位差勁的總管,他作為一位領導
者,他似乎應該傾聽外界的聲音。
但這又是很奇怪的。去年,他們需要一個控衛而選了一個前鋒;今年,
他們需要一個大個子也真的選了一個大個子。我們依然沒有控衛。似乎
老鷹始終無法擺脫外界的雜音,不論他們選擇了誰。愚笨這個詞彙,始
終跟著老鷹,雖然只有最有耐心最死忠的球迷能夠了解這支球隊的方向
並寄與些許希望,其中少數中的少數才能理解咱們總管的腦袋裡在想什
麼。
並記得那個在訴訟中笑得燦爛的 BELK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252.184
→
09/15 20:42, , 1F
09/15 20:42, 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Hawk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