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YAM特稿分析]〈UBA〉一場四個多小時的 …

看板KidsDragons作者 (三小龍版阿 ^^)時間20年前 (2005/03/10 21: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Yulon 看板] 作者: Lopez8 (邁向第2個冠軍盃) 看板: Yulon 標題: [YAM特稿分析]〈UBA〉一場四個多小時的比賽… 時間: Thu Mar 10 09:13:16 2005 籃球特稿分析 〈UBA〉一場四個多小時的比賽… 孫傳賢 03-10 02:13 最近幾年見面都殺得天昏地暗的台北體院及台灣師大,今晚在2004-05大專籃球BenQ 聯賽冠軍戰狹路相逢,這場世紀對決當然也吸引了眾多熱情球迷也塞爆師大體育館。 只不過,一場原本頂多只要花兩個小時便可分出高下的比賽,最後卻足足花了4小時 又15分鐘才由北體艱辛地完成115連勝紀錄。 最近兩年交手幾乎都拼到最後一刻才分出勝負的北體及師大,今晚在2004-05 UBA冠 軍賽首戰的比賽中再度上演一場精采的對決戲碼。比賽結束前10.2秒,北體當家中鋒 曾文鼎兩罰中一,助北體以62比61領先,雖然師大握有執行最後一擊的機會,但吳永 仁在最後一秒出手的三分長射失手,結果沒想到曾文鼎未確實掌握防守籃板,反倒讓 李豐永在籃下拿到球。雖然此時比賽時間早已終了,但裁判並未聽到紀錄台鳴笛聲, 反而是吹判曾文鼎犯規,並讓李豐永獲得兩罰機會。 此判決一出,北體教練李雲光馬上提出抗議,強調比賽時間早已終了,何來罰球一說 。然而,裁判卻接受紀錄台人員「還有0.3秒」的說法,而連續做出兩次讓李豐永罰 球的判決。雖然李雲光一度建議裁判觀看錄影帶後再做判決,而裁判也一度改判北體 獲勝,但根據規定,裁判並不能依照錄影帶內容來更改判決,師大教練劉嘉發也此以 「反抗議」。雙方人馬僵持了兩個多小時,北體才接受裁判及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讓李豐永罰球兩次。只不過,李豐永在這個緊要關頭居然連續兩罰失手,導致師大最 後還是以1分之差飲恨。 這場比賽除了「歹戲拖棚」外,更讓大家發現不少問題: 紀錄台人員缺乏專業訓練 今天這場UBA冠軍戰賽事的紀錄台人員全部都是師大的學生,先撇開是否是師大的「 自己人」不談。紀錄台在第三節就曾發生24秒進攻違例而未鳴哨的意外,沒想到他們 在最後的決勝關頭再度「出包」,而且還是個「大包」! 根據轉播單位的說法,他們轉播時顯示在螢幕上的計時器時間是與紀錄台時間同步, 但他們的時間已於李豐永在籃下搶球時歸零,因此根本沒有後續所謂罰球兩次的理由 。除此之外,李雲光也透露,當比賽時間終了時,紀錄台人員曾兩度比出「比賽結束 」的手勢,但最後發生爭議時,紀錄台人員卻堅持比賽時間還勝0.3秒,這樣缺乏專 業的行為適合在UBA冠軍賽這樣重要的比賽中出現嗎? 裁判是否失職? UBA與SBL的最大差異之一,當然就是「裁判人數的多寡」!原本SBL與UBA一樣,都是 採用「兩人裁判制」,但後來發現這樣有許多執法死角,SBL也立即改使用「三人裁 判制」。然而,UBA至今仍是採用「兩人裁判制」,今天這場比賽最後關頭時,兩位 執法裁判似乎都只注意著球員的動作,而忽略掉比賽時間。因此,發生爭議時,裁判 才會說出:「裁判沒有注意到時間,一切依紀錄台為主。」的言論。 另外,當裁判後來宣佈他們無法判定李豐勇的出手是否是在比賽結束哨音響起前而整 件事必需交由技術委員會開會討論後,他們便先行離開。後來技術委員會決定維持原 案後,還必需緊急召回裁判才能夠繼續比賽… 現場秩序難以維持 其實不只是UBA,即使是SBL比賽結束後,球迷衝進場內找球員簽名、拍照,甚至直接 在球場尬起鬥牛的情形都屢見不鮮。 當今晚爭議發生後、但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之前,許多球迷便已殺入場中找球員拍照、 簽名,而且居然還有師大女籃球員進場練球(比賽後是她們練球時間),導致場面混亂 不堪。如果當時已是比賽結束,這樣的情形當然無可厚非,但當時比賽結果尚未出爐 ,這也代表著比賽仍在進行,現場秩序的失控當然是個大問題! 情何以堪的李豐永 說到最後,這件烏龍事件的最大苦主,應該是最後兩次關鍵罰球都失手的李豐永吧! 姑且不論李豐永這兩罰失手是像李雲光開玩笑說的「老天有眼」,還是李豐永自己「 刻意」失手,相信李豐永在罰球時一定背負著相當沉重的壓力。其實這些球員們私底 下都是好朋友,李豐永罰進、罰不進都很難交代,雖然他在兩方人馬僵持不下時不斷 在罰球線上練投,而且還有不錯的命中率,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冷卻」加上沉重的 壓力,李豐永最後還是兩罰失手,讓比賽有了最「正確」的結局。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4609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167.1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05.26
文章代碼(AID): #12C4Tkcl (KidsDragons)
文章代碼(AID): #12C4Tkcl (KidsDrag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