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趣味]當今國際男子網壇七種武器

看板Latin_AM作者 (就是要逼我改暱稱)時間21年前 (2004/05/23 05: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ennis 看板] 作者: Gronkjaer (丹麥快翼) 看板: Tennis 標題: [趣味]當今國際男子網壇七種武器 時間: Sat May 22 18:03:56 2004 2004-05-21 13:00:01 新浪體育沙龍網友   七種武器,七個故事,七個英雄。在當今的網壇上,活躍著各路身懷絕技的 諸侯,而其中最傳奇的就是網壇的“七種武器”。   長生劍─阿加斯   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劍因何能長生?是因 為用劍的人長生。人為何能長生?是因為他的精神。   當桑普拉斯、張德培等同時代球手已經金盆洗手,退隱江湖的時候,阿加斯 依然在網球上不斷演繹著新的傳奇。34歲的阿加斯雖然已經過了顛峰時期,但同 比他年輕十幾歲的少壯球手相比,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現在的阿加斯已經從 單純的勝負中超脫,更多是在享受比賽的過程和樂趣。阿加斯之所以能在競爭激 烈的男子網壇長生,是因為他對網球的執著和熱愛。阿加斯,一把永不生鏽的長 生劍。   孔雀翎─科里亞   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暗器之王。總是在一瞬間結果敵人的生命,殺人於無 形。又瘦又矮的身體,乍看上去科里亞就如鄰家的一個男孩,但他絕對是當今男 子網壇最危險的選手之一,而在紅土場上,科里亞就是無堅不摧的孔雀翎。阿加 斯、羅迪克、費德勒等當今一流網壇高手,都曾經在他的手下敗走麥稱。在剛剛 結束的蒙特卡羅大師賽上,貌不驚人的科里亞輕鬆的擊敗所有對手,加冕冠軍。 在整個賽事中,科里亞僅丟掉兩盤,在決賽中更是以3:0速勝以韌勁著稱的舒特 勒。科里亞,當今網壇紅土場上第一暗器。   碧玉刀─沙芬   鮮衣怒馬,碧玉寶刀,每個江湖少年的夢想。沙皇沙芬是許多青春少女心目 介竟唯一偶像。英俊堅毅的面容,還有他火暴的性格以及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這 一切構成了一個當今男子網壇最具偶像魅力的傳奇,無論走到哪裡,沙芬的光芒 就如碧玉寶刀一般華麗、絢爛,讓人永遠無法忽視他的存在。沙芬,碧玉寶刀一 般的男人。   多情環─休威特   環如情人,只要被他套上,就立刻緊緊的纏住,永遠無法脫身。當今男子網 壇最多情的人是誰?是費德勒?還是羅迪克?還是費雷羅?都不是,而是澳洲天 王休威特 。休威特和克里斯特爾斯的愛情已經成為網壇最溫馨、最美麗的旋律 。一對金童玉女攜手在網壇歷經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有休威特登頂時喜悅,那時 克里斯特爾斯的笑容亦如春花般美麗﹔有克里斯特爾斯惜敗時的哭泣,那時休威 特的眼裡也滿含著絲絲淚滴。同歡喜,共悲戚,一對多情環,將兩人緊緊連在一 起,永不分離。休威特,自古英雄皆多情。   離別鉤─費德勒   無論鉤到什麼,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離別。如果他鉤到你的咽喉,你就和這個 世界離別。費德勒,這個名字對於當今網壇的所有選手而言,在比賽中遇到他就 等於和勝利別離。作為公認的下一代男子網壇的王者,費德勒在場上的表現往往 會讓對手失去對比賽的信心,而自動崩潰。一流的發球,完美的回球,快速的移 動,費德勒的全面使得他在賽場上顯得如此的游刃有餘。費德勒,讓所有人與勝 利別離。   霸王槍─羅迪克   槍中霸王,長一丈三尺,重七十三斤,威力無匹,勢不可擋。作為新一代球 王的接班人,羅迪克就如一把霸王槍,在球場上勇不可擋。快如閃電的發球,勢 大力沉的抽擊,看羅迪克的比賽總會給你一種急風驟雨般的感覺,猶如萬鈞雷霆 從天而降。羅迪克,男子網壇的霸王槍。   拳頭─菲利普西斯   拳頭也是一種武器,他是最直接的武器。菲利普西斯的外號叫做“澳洲大炮 ”,他的網球和他的外號一樣直接、簡單,而炮彈般的發球就是他的武器。對於 菲利普西斯而言,發球就是他的拳頭,快速、直接而又有力。菲利普西斯,簡單 而有有力的拳頭。(guojiakai1974) Hewitt的武器不太適合用在他場上的對手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7.154

218.175.233.60 05/22,
好神奇的七種武器!!!
218.175.233.60 05/22

218.160.60.35 05/22,
好妙^^
218.160.60.35 05/22

140.113.126.50 05/22,
怎麼沒有折凳
140.113.126.50 05/22

61.230.118.183 05/22,
有趣! XD
61.230.118.183 05/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11.15
文章代碼(AID): #10hy3ur5 (Latin_AM)
文章代碼(AID): #10hy3ur5 (Latin_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