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舊日本陸軍劍術教範(PDF檔)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12年前 (2013/11/09 23:52),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許可的轉一篇文章過來 ------------------------ 我最近剛好從日本國會圖書館將版權失效古書數位化的網站中抓完舊 日本陸軍的歷代《劍術教範》。 http://kindai.ndl.go.jp/ 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搜索「剣術教範」就會出來了。注意一下很多軍隊參考書中都會有收 錄《剣術教範》摘要講義。 對此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維基百科日文版「片手軍刀術」、「兩手軍刀 術」的條目: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89%87%E6%89%8B%E8%BB%8D% E5%88%80%E8%A1%93 片手軍刀術 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8%A1%E6%89%8B%E8%BB%8D% E5%88%80%E8%A1%93 両手軍刀術 舊日本陸軍的《劍術教範》歷代有幾個版本: 1889年(明治22年)版《劍術教範》: 以法式軍刀術為主的單手軍刀術*1跟刺槍術。 值得一提的是從此之後刺槍術的基本教範之後除了修正若干步法解說 之外一直沒啥大改變*2。 1894年(明治27年)版《劍術教範》: 法國人教官走了之後,日本陸軍內的傳統劍術派勢力要求修正劍術教 範,於是技巧從純法式改為以日本式技巧為主*3。但因為軍刀規格還 是法式單手軍刀,所以技巧還是單手軍刀術,是一種很罕見的日法合 併劍術。 1907年(明治40年)版《劍術教範》: 這次修訂變更一些小技巧,更為接近傳統日本劍術技巧。但還是單手 軍刀術。 1915年(大正4年)版《劍術教範》: 在傳統劍術派的強大勢力下,教範正式更改為雙手軍刀術,技巧本身 已經跟民間的劍道無太大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騎兵仍然使用單手 軍刀(三十二年式軍刀),所以單手軍刀術仍然保留,但基本技巧跟雙 手軍刀術無甚差異。 1934年(昭和9年)版《劍術教範》: 一次重大的變革。根據實戰經驗加以修訂並且因應擴大徵兵簡化訓練 流程,使用的基本技巧還是跟劍道差不多,但之前的歷代教範較接近 一對一單挑的傳統武術技巧,此版本卻根據源自一戰壕溝戰的經驗, 新增了以單獨使用刺刀為想定的單手短劍術*4。而且加入了夜戰、瓦 斯戰、不整地戰等等想定的說明。個人意見是這次修訂已經有現代 CQC的雛型,不過跟現代歐美軍隊使用的CQC教學相比還是蠻「乾 淨」的。 現代日本流傳的銃劍道、短劍道比賽的規則跟技巧制定都很接近這個 1934年教範的基本技巧相關內容,當然也沒有那些野戰環境的訓練, 單挑化、競技化。 1944年(昭和16年)版《短期速成教育軍刀(一撃必殺)訓練要綱》: 各位都知道此時戰況危急的日本軍已經走火入魔,於是為了教育完全 沒有劍術經驗的人也能用刀殺敵,制定了這個短期速成軍刀術。不過 可歎的是以我個人的觀點,這個版本已經沒有什麼劍術不劍術了,反 而是幾乎捨棄傳統武術的純粹戰場殺人術*5。 *1:法國式的軍刀術比較接近現代運動擊劍的Sabre項目技巧,但還 是有若干不同。 *2:日本的銃劍術(刺槍術)從來都是以使用刺刀端刺殺的技巧為主, 基本的技巧跟現代國軍的技巧無甚差異,反倒是國軍刺槍術引進美軍 的托擊技巧更為實戰本位,雖然國軍的刺槍術上級教習也不太重視托 擊,對刺訓練也是跟現代日本的銃劍道一樣只允許使用刺刀端攻擊。 就我個人觀點其實現代CQC中托擊技巧反而比刺刀端的技巧有機會 使用。 *3:1894年版以後日本軍刀術的基本攻擊技巧跟現代劍道幾乎無二 致,垂直擊面、左右斬胴、斬小手、刺喉等五種攻擊。差別只在於是 單手還是雙手。還有比較特殊的是有連續擊面斬擊的訓練。 *4:短劍術的基本技巧跟單手軍刀術無甚大差異,但是可以「制體」 也就是使用擒拿法壓制對方的手腕。還有允許對胴體的刺擊。詳情可 以參考漫畫《鍾愛短劍流》,這是全日本唯一一部以短劍道為題材的漫 畫,劇情走向姑且不論對技巧的取材也是蠻寫實的。 *5:跟之前歷代版本幾乎跟劍道相同的攻擊差別很大,基本攻擊技巧 只有三種,左右袈裟斬(從上方對肩膀的斬擊),以及對胴體的刺擊。 這比起現代劍道反而是更接近最原始的日本劍術的殺人技。 整體來說,以我個人意見,那個年頭的基礎刺槍術軍刀術還是不脫傳 統民間武術的範疇,就是大多以單挑決鬥為想定,使用的技巧也非常 有限而且乾淨。對於戰鬥環境的想定完全沒有說明,但決鬥武術的共 通傾向就是不自覺的技巧都會以「開闊到可以決鬥的平整場地」為想 定。 我同時期抓的一些刺槍術訓練指導方針的輔助教材也是看得出來很重 視在訓練學員的基本功,要把學員訓練成武術高手。至於訓練本身的 目的還是鍛鍊士氣多些。技巧是不是真的能殺人不是很重要。 但1934、1944年之後的發展就越來越接近現代CQC的觀念,往「在 各種惡劣環境下的混戰」、「不擇手段殺敵」、「簡單實用速成」的方向 去發展。1944年日本陸軍戶山學校另外編有一本跟正規教範不同的 《軍刀の操法及試斬》就是比較接近純粹用軍刀殺人的技巧,書中在 我找到的相關日軍書籍中,首次出現如現代CQC教學一般解說人體的 構造跟攻擊怎樣的部位可以造成怎樣的傷害。 但日本陸軍這方面的戰技發展還是很被「使用特定武器」的傳統武術 觀念還有日本人特有的刀劍愛好文化給侷限住。我手上另一本二戰時 期的蘇聯游擊隊教範就更是暴力實用主義,基礎武術技巧很少,只是 告訴讀者怎樣的方法可以在野戰格鬥中殺死一個法西斯(二戰蘇聯對 德軍的蔑稱)。 老實說我個人歷代教範看下來是很有種「戰爭這種東西果然是越打越 野蠻」的感想。從原本修練個人身心的傳統決鬥武術技巧,演變成戰 爭中不擇手段互相廝殺的CQC。 蘇聯的游擊隊格鬥教學之外我還看過大戰前的蘇聯一般軍隊刺槍術教 學,那也是很文明的基礎武術技巧訓練,教範的圖解中我們會看見很 典型的武術技巧圖說:兩個人使用同樣的武器,擺出架勢,一邊攻擊, 一邊格擋,看起來是非常友善的格鬥競技運動。大戰教化之下的1944 年版的教範就是CQC型的速成殺人術,我的讀後感想是「奇襲、伏擊、 背刺、攻擊要害,不擇手段,殺死他們!」。 我把從日本國會圖書館古書數位化網站下抓下來的相關教範重新整理 成PDF檔,有興趣的人可以抓下來看。 內容包含: 剣術教範(1889)第0部総則-(川流堂-1889).pdf 剣術教範(1889)第1部-(川流堂-1889).pdf 剣術教範(1889)第2部-(川流堂-1889).pdf 剣術教範(1889)第3部(銃剣術教範 )-(川流堂-1889).pdf 剣術教範(1894)-(川流堂-1894).pdf 剣術教範(1907)-(川流堂-1907).pdf 剣術教範(1915)-陸軍省編-(兵用図書-1915).pdf 剣術教範(1934)-軍隊講義上巻p237-287-日本国防協会監修編纂-(日 本国防協会出版部-1942).pdf 軍刀の操法及試斬-陸軍戸山学校編-(国防武道協会-1944).pdf 銃剣術ニ於テ起リ易キ技癖及矯正法-陸軍戸山学校編-(陸軍戸山学 校将校集会所-1920).pdf 銃剣術両手軍刀術教育法ノ範例-陸軍戸山学校編-(陸軍戸山学校将 校集会所-1916).pdf 銃剣術教育指導法-沢田石三太郎著-(軍需商会-1917).pdf 唯一是「短期錬成教育軍刀(一撃必殺)訓練要綱」日本國會圖書館 也沒有,要參考「藤田兵器研究所」的網頁。 但該站站長的個人興趣使用女僕娃娃拍照來解說,硬派的人可能會有 反感,慎入。 http://www.horae.dti.ne.jp/~fuwe1a/newpage430.html 短期速成教育軍刀(一撃必殺)訓練要綱 http://ppt.cc/~4lS Imperial Japanese Army Katana&Bayonet Manual (161MB) -------------- 補充: 一個日本陸軍在滿洲(東北)的部隊內格鬥戰技大會的影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0zNA_KocQ
這個影片很顯然是1934年以後拍攝的 因為影片中有人使用短劍術的短竹刀 競賽內容也可以看見跟現代劍道相比是規則相對自由 允許某種程度的近身扭打 但是跟現代劍道比賽相比就比較像亂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43.102 ※ 編輯: NKN 來自: 210.209.143.102 (11/09 23:53)

11/10 00:17, , 1F
資料文推
11/10 00:17, 1F

11/10 04:33, , 2F
滿有趣的
11/10 04:33, 2F

11/10 12:52, , 3F
看了訓練要綱那三項 真的很速成XD
11/10 12:52, 3F

11/10 13:20, , 4F
你是王語嫣嗎?
11/10 13:20, 4F

11/10 15:57, , 5F
Cool
11/10 15:57, 5F
追加影片 ※ 編輯: NKN 來自: 210.209.137.38 (11/10 17:23)

11/10 18:14, , 6F
獎品是一大堆罐頭? 不愧是二戰日軍
11/10 18:14, 6F

11/10 23:02, , 7F
推影片!! 好多現在看不到的東西喔
11/10 23:02, 7F

11/10 23:03, , 8F
有短刀 還有模擬對戰步槍刺刀的
11/10 23:03, 8F

11/10 23:03, , 9F
2:18拿完獎品往後退 瓶子還倒下來XDD
11/10 23:03, 9F
文章代碼(AID): #1IVbf5nX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IVbf5nX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