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絮] 太陽的股權官司

看板NBA (美國籃球)作者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時間2小時前 (2025/11/25 16:10), 編輯推噓19(19016)
留言35則, 20人參與, 12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nytimes.com/athletic/6833692/2025/11/24/phoenix-suns-mercury-lawsuit-ishbia/?source=user_shared_article Lawsuit claims Suns owner Mat Ishbia treated team like his ‘personal piggy bank’ 太陽與水星(WNBA)的老闆 Mat Ishbia 與兩位球團小股東之間的法律戰,在週一出現進展。 這兩位持股人指控 Ishbia 把這兩支籃球隊當成他的「個人提款機」,同時對他們隱瞞自己的花費細節。 Andy Kohlberg 和 Scott Seldin 表示,Ishbia 對這兩支職業籃球隊管理不當,指控他有財務不法行為,並試圖透過資本增資要求(capital call)來逼迫他們交出部分持股。 但結果與預期的不同,這個操作最後反噬了 Ishbia,反而讓他們有機會取得球隊的多數持股。 這些指控出現在上週提交給特拉華州法院的一份法律文件裡,是針對 Ishbia 上個月對這兩位小股東提出的反訴所做出的回應。 而這兩位小股東最初是在八月提告,才開啟這場如今變得一團混亂的法律戲碼。 「Ishbia 擁有太陽隊並不是為了替公司賺錢,而是把球隊當成他個人的禁臠,用來謀取他自己以及其他事業(包含他的房貸公司 United Wholesale Mortgage)的利益。」這份法律文件寫道。 「事實是,Ishbia 正在把太陽隊當成自己的私人小金庫來用,其中牽涉一長串有利益衝突的交易——而小股東目前只知道其中一部分而已。」 兩位小股東指稱,Ishbia 向太陽隊提供了一筆貸款,而利率遠高於市場合理水準。 他們說,他把水星隊的新訓練設施租給他自己。 他們也聲稱,他讓太陽與水星變成虧損中的球隊,自己則打算透過 UWM 來賺錢。(Ishbia 把太陽(NBA)跟水星(WNBA)經營到帳面虧損,但透過跟自己房貸公司 UWM 之間的各種交易,實際賺到的是他本人與 UWM,而不是球隊本身或其他股東。) 「這根本不是一場訴訟,而是披著法律程序外衣的無恥敲詐。」Ishbia 的發言人說。 「從第一天開始,Mat Ishbia 就說得很清楚,他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經營。跟之前球隊的管理方式不同,Mat 非常清楚地表示,他會大幅投資太陽與水星。他也告訴所有投資人,他們可以跟他一起加碼,或者賣掉持股退出。Kohlberg 和 Seldin 選擇留下,現在他們想要坐享其成,從 Mat 創造出來的價值上白白撈好處。 「Kohlberg 和 Seldin 想把球團往後拉,他們在這次的文件裡還公開承認,對球隊和球迷進行投資『在商業上沒有道理』。 他們主張的是忽視與不投入。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在公開市場賣掉自己的股份,如果不願意,那就該準備好在這場訴訟中落敗,並且一起承擔 Mat 持續對球隊與社區投資的責任。」 Ishbia 在一次上「The Draymond Green Show」的節目中表示,這兩位小股東「想賣就可以賣」,而且應該謝謝他。 「那些人,只會想到錢。大家都在想錢。」Ishbia 說。 「但我看事情的方式是:先把事情做對。錢是跟在成功後面跑的,不是反過來。」 「順帶一提,自從我以 40 億美元買下球隊之後,現在身價多少?60 億左右了吧?它漲上去了。」他接著說。「我跟他們說:『你們與其來告我,為什麼不寫封信跟我說聲謝謝?你們的投資現在更值錢了。』」 這場爭議的源頭,是今夏的一次增資(capital call)。 Kohlberg 表示,他一開始是在去年 9 月找上 Ishbia,希望這位大股東能買下他的持股,因為他自己面臨資金流動性的問題。 Ishbia 在 2023 年初以 40 億美元估值買下超過半數的股權,之後又買下其他小股東的持股。根據法律文件,Kohlberg 指稱 Ishbia 一開始並未回覆。 當他再次去找 Ishbia,要求對方在 2025 年 6 月 1 日前回覆他的出價時,文件寫道,Ishbia 隨即把資本增資日訂在隔天。 這次的資本增資,兩位小股東主張,是被用來當作稀釋他們持股的手段——如果他們不繳款,就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同時也能創造出新的、更低的每單位股價。最後,他們還是繳了自己應出的那一份,但在另一位成員沒有出資後,根據文件內容,Ishbia 又在隔月再度發起一次資本增資,而他們也再繳了一次。 他們後來得知,這些資本其實並沒有全部被出資到位,而 Ishbia 是透過「債轉股」(debt-to-equity conversion)來填補這個財務缺口。(也就是他本人並沒有新增資金進去太陽) Kohlberg 和 Seldin 表示,這樣的操作並不是合法、正當的作法。 兩位小股東還說,2025 年 7 月 8 日的那次資本增資,同樣也沒有如期被完全認購。 他們主張,依照球隊的經營協議(operating agreement),他們有權購買 Ishbia 沒有出資到位的那部分股權。如果他們這麼做,就能取得球隊的多數持股。 「Ishbia 自己掉進了他替小股東設下的陷阱裡,一旦他的失誤被發現,就會面臨自己持股遭到嚴重稀釋的局面。」文件寫道。「那樣的失敗會把他的淨資產一筆勾銷,並讓他能否繼續擔任 NBA 球隊老闆與聯盟理事(governor)的資格陷入危機。」 自從在 2023 年 2 月取得菲尼克斯兩支球隊的控股權以來,Ishbia 一直承諾要拿下總冠軍。 他的起手式就是砸錢。在太陽這邊,他很快就出手交易來超級球星 Kevin Durant。 之後,Ishbia 和球團管理層又加碼交易來 Bradley Beal,儘管這位明星後衛有傷勢隱憂,而且背著嚴重拖累薪資空間的合約,還附帶完全交易否決權。這些操作最後都踢到鐵板。 上個賽季,太陽可能是整個 NBA 最讓人失望的球隊。 以 Durant、Beal 和 Devin Booker 為核心,陣容成本是全聯盟最高,他們卻只打出 36 勝 46 敗的戰績,連附加賽都沒進。Ishbia 承諾要做出改變。 休賽季期間,他徹底翻修了球隊的陣容與制服組。 菲尼克斯把 Durant 交易到休士頓火箭,並與 Beal 談妥買斷,這個動作讓太陽成功擺脫所謂的「第二土豪線」(second apron)——這是一道薪資門檻,會限制球隊在陣容操作上的彈性——同時也降低了豪華稅。 以 Booker 為建隊核心,這一季的太陽雖然缺乏超級球星的牌面,但在賽季前一個月的表現相當不錯。到週一為止,太陽 11 勝 6 敗,是本季 NBA 一開始的驚喜球隊之一,在新任總教練 Jordan Ott 帶領下,最近 9 場贏了 8 場。 水星隊則更成功一些。2024 年 7 月,這支 WNBA 球隊在菲尼克斯市中心啟用了一座造價 1 億美元、面積 58,000 平方英尺的訓練設施。上一季,水星一路打進 WNBA 總冠軍賽,但在總冠軍戰被拉斯維加斯王牌以 4 比 0 橫掃。 但場外問題仍然持續。 在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裡都有投資太陽隊的 Kohlberg 和 Seldin,今年夏天正式對 Ishbia 展開法律戰——他們控告 Ishbia 缺乏透明度,球隊也不願提供內部財務紀錄。他們聲稱,Ishbia 在 6 月的那次資本增資,看起來像是「一種施壓手段的一部分,用來對他們施加壓力並稀釋他們的持股」。 Ishbia 則在上個月提出反訴,聲稱這兩位小股東試圖逼他以「敲詐般的價格」買下他們的股權。他把他們的指控斥為一場公關操作。 Kohlberg 和 Seldin 是目前僅存、仍然持有太陽與水星股份的兩位小股東,他們是在 Robert Sarver 掌管球團時期就入股的。 Ishbia 在 2023 年初買下這兩支球隊,之後一路把小股東持股吃下來,目前大約擁有 85% 的股權。 Ishbia 今年秋天宣稱,他不會和自己與球隊面對的七件訴訟中的任何一件和解。 除了這次的管理不當訴訟之外,前員工與現任員工還指控球團存在歧視、騷擾、不當解雇和其他問題。太陽隊方面否認這些指控。 「事實是,我會真的在訴訟中打贏。」Ishbia 在 9 月說。「而我跟大多數成功人士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不和解。如果我們沒做錯事,我就不會花錢了。我也希望你們最後能報導一下,我們到底有幾件官司是打輸的。」 簡單說就是太陽老闆如果輸了官司,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填進去太陽。 而這時候2位小股東則有機會吞下老闆的40%股權,並拿下控制權 簡單說就是錢鬥 另外債轉股是常見的方式,但太陽老闆這次的債轉股太偏向自己,而且不公開完整的流向。所以如果被判定成非法增資,這部分的股份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補上,而且不能只補一部分,不然會被認定成惡意行為 舉例來說,太陽老闆自己借太陽1元億, 然後跟太陽收了10%高息。 然後太陽又投資老闆自己的行業,結果實際分潤是3% 。 最終變成太陽欠老闆一億,老闆再拿這一億債轉股,這種就會被判定成非法。 然後老闆同時又增資相當於一億的金額,他自己又沒辦法補上,就會被判定成惡意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200.2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764058236.A.D64.html

11/25 16:18, 2小時前 , 1F
...who cars?
11/25 16:18, 1F

11/25 16:21, 2小時前 , 2F
今年阿銀忘安太歲嗎,怎麼從開季事件就一直來
11/25 16:21, 2F

11/25 16:31, 2小時前 , 3F
如果是真的,太陽真的該去拜拜了
11/25 16:31, 3F

11/25 16:35, 1小時前 , 4F
這個好玩了
11/25 16:35, 4F

11/25 16:35, 1小時前 , 5F
很好耶 敢不敢
11/25 16:35, 5F

11/25 16:39, 1小時前 , 6F
簡單來說就是作帳失敗被抓包
11/25 16:39, 6F

11/25 16:39, 1小時前 , 7F
偷花公司的錢?
11/25 16:39, 7F

11/25 16:39, 1小時前 , 8F
又是搞假帳???
11/25 16:39, 8F

11/25 16:45, 1小時前 , 9F
這樣玩前提是因為Ishbia自己是做放貸的
11/25 16:45, 9F

11/25 16:45, 1小時前 , 10F
變相洗錢掏空球隊
11/25 16:45, 10F

11/25 16:48, 1小時前 , 11F
這手法比柯主席的授權費細緻多了
11/25 16:48, 11F

11/25 16:49, 1小時前 , 12F
看來又是左手換右手
11/25 16:49, 12F

11/25 16:56, 1小時前 , 13F
自己借錢給自己然後再投資自己
11/25 16:56, 13F

11/25 16:58, 1小時前 , 14F
這次看起來專業多了(?
11/25 16:58, 14F

11/25 17:03, 1小時前 , 15F
nba價值上升後,就有很多只想利用nba名氣來賺輕鬆
11/25 17:03, 15F

11/25 17:03, 1小時前 , 16F
錢的人出現,這些人對籃球毫無熱情,不過我記得太
11/25 17:03, 16F

11/25 17:03, 1小時前 , 17F
陽老闆自己好像也有打過籃球,真相如何不好說
11/25 17:03, 17F

11/25 17:14, 1小時前 , 18F
一樣是做帳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11/25 17:14, 18F

11/25 17:17, 1小時前 , 19F
這算掏空公司嗎
11/25 17:17, 19F

11/25 17:21, 1小時前 , 20F

11/25 17:21, 1小時前 , 21F
顧開特力的就是了
11/25 17:21, 21F

11/25 17:22, 1小時前 , 22F
難怪今天Ishbia罵有小股東因為他把場館飲食大降價
11/25 17:22, 22F

11/25 17:22, 1小時前 , 23F
告他,原來是跟這件事有關XD
11/25 17:22, 23F

11/25 17:39, 54分鐘前 , 24F
小股東拿熱狗大特價來說太陽不想賺錢,這也是蠻好
11/25 17:39, 24F

11/25 17:39, 54分鐘前 , 25F
笑的
11/25 17:39, 25F

11/25 17:40, 53分鐘前 , 26F
好聽叫周轉難聽叫掏空
11/25 17:40, 26F

11/25 17:41, 52分鐘前 , 27F
這個是永動機
11/25 17:41, 27F

11/25 17:52, 41分鐘前 , 28F
這就把左手的獲利變成右手的,左手的股東不只沒賺到
11/25 17:52, 28F

11/25 17:53, 40分鐘前 , 29F
錢還要再貼錢出來補足股份,然後太陽大老闆再用右手
11/25 17:53, 29F

11/25 17:53, 40分鐘前 , 30F
賺的錢去補左手需要的增資股份 如果是真的那很惡劣
11/25 17:53, 30F

11/25 18:04, 29分鐘前 , 31F
如果是真的就是借太陽一億元,假借投資轉回自己手
11/25 18:04, 31F

11/25 18:04, 29分鐘前 , 32F
裡,再用太陽借貸的一億元債務轉股權,再賺太陽高
11/25 18:04, 32F

11/25 18:04, 29分鐘前 , 33F
利息,真的很惡劣把太陽慢慢吸乾
11/25 18:04, 33F

11/25 18:21, 12分鐘前 , 34F
如果指控是事實就是跟公司借錢再用公司的錢增貸稀
11/25 18:21, 34F

11/25 18:21, 12分鐘前 , 35F
釋其他股東的股份
11/25 18:21, 35F
文章代碼(AID): #1f9MHyra (NBA)
文章代碼(AID): #1f9MHyra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