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CC Sabathia
共 10 篇文章
內容預覽:
隔壁的球迷路過...單純談數據不談CC..... FIP的概念是把TTO當成是投手「比較能掌控」的部分,而這類數據之所以會說是投手能. 掌控,就是因為其他數據投手更難掌控。這個數據有缺陷,但是這麼多年來已經證明這. 數據比ERA更能解釋或預測投手的表現是走高或走低。. 因為,同樣的LD,有些打者就是
(還有746個字)
內容預覽:
既然你都說"DIPS的FIP"了 我也不為難你 你知道錯就好了. 以後別硬凹 很難看的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DIP 維基就有了 他就是那樣 限制也在那裏 你不懂的是他的限制. 可是你卻以為你懂了 是別人不懂 我也沒辦法教你什麼. 咦? 我上篇題的例子 WHIP都比FIP解釋力還強耶???. 你當然
(還有916個字)
內容預覽:
Season ERA WHIP FIP xFIP K/9 BB/9 HR/9 BABIP LOB% GB% HR/FB. 2013 3.04 1.13 2.61 2.66 9.51 2.03 0.66 0.313 75.10% 51.40% 10.00%2014 2.14 0.92 2.56 2.5
(還有806個字)
內容預覽:
Nickyang 我也不用跟你多說了. 要證明WHIP相對於FIP是更好的指標. 這張圖就夠了 (2014年數據). http://www.fotopu.com/image/843613. 我作了兩個限制 第一個是排除投球局數太少的投手. 第二是設定上下限使得圖表只顯示95%的投手 以方便閱讀. 你
(還有505個字)
內容預覽:
呃 非參戰 剛好看到一篇文章. http://0rz.tw/k7dWn. "A Baseball’s Exit Velocity Is Five Parts Hitter, One Part Pitcher". 用打者擊出球速來看FIP. 結論說球打出去後的確跟投手比較無關(FIP有道理). 但有些
(還有56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