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析] 付饒專欄-《納達爾七年發球進步之路》

看板Nadal作者時間15年前 (2010/09/19 11: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fuelgrip (橙色九月)》之銘言: : 分析Rafa 2003年~2010年發球的進步。 :   --------------------------------------------------------------------- : http://sports.163.com/special/furao119/ : 作者:付饒 上海體育學院網球教師 :        《網球》雜誌特約撰稿人 :        網球碩士   : 圖解納達爾發球技術環節改變 納達爾七年發球進步之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年前,我為曾寫過一篇名為《納達爾發球還可以怎麼提高》的解析球星 : 球技的文章。關於納達爾的發球,我當時頗為大膽甚至冒昧地提出了兩點自己 : 自己的建議: : 1、站位由前腳側對底線改為平行底線 : 2、改不上步為後腳上步蹬地。 : 兩年後,再回來看,湊巧的是,第二點納達爾已如我所言那樣改了過來,由此 : 說來托尼叔叔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發球時,納達爾由不上步的foot-back, : 徹底改成了上步的foot-up。 : 如今我們在本周美網的比賽中,又看到了納達爾發球的進步。從個人角度 : 來看,納達爾的進步正是得益於正進一步的轉體幅度(道理類似1), 如此, : 發球的出手速度和隱蔽性都會得到相應提高。 : 也因此,在第二輪對陣伊斯托明的比賽中效果得以驗證:他一度發出了 : 216公里/小時的發球,以及比從前更多的一發直接得分。 : 納達爾最令他的對手們恐怖之處,不僅在於左手上旋和瘋狂的腳步,事實 : 上,他對擊球技術不斷追求和進步的渴望與決心,同樣是令對手們膽寒同時又 : 敬佩之處。 : 正手擊球落點更深了,反手擊球更具有穿透力了,那麼發球呢? 下面我們 : 就以圖片的方式,回顧與分析從2003年以來,納達爾發球的進步與提高。 : ~~~~~~~~~~~~~~~~~~~~~~~~~~~~~~~~~~~~~~~~~~~~~~~~~~~~~~~~~~~~~~~~~~~~~ : : ★ 2003年 持拍手先起的“大刀式”發球 : 缺點:持拍手運行不流暢,身體發力失去彈性。且站位過於開放,造成前髖提前 : 打開,身體轉動不充分,以及發球的隱蔽性不夠。 : 補記:剛進入職業網壇不久的納達爾,不但相貌頗顯稚嫩,就連發球技術也顯得 : 粗糙。 : ~~~~~~~~~~~~~~~~~~~~~~~~~~~~~~~~~~~~~~~~~~~~~~~~~~~~~~~~~~~~~~~~~~~~~ : ★ 2005年 Foot-Back(兩腳開立)式的發球 : 缺點:FB的站位相比FU的站位,優勢在於可以獲得地面更多向前的反作用力。 : 但納達爾的問題在於,後腳利用不上,從圖中可以看到,早早地就離地 : 翹起來,造成蹬地不充分。對於這一類的球員,不論職業還是業餘,我 : 的個人建議是,改為上步式,即FU的站位。 : 另外,轉體幅度和03年相比,進步不大,仍然是缺乏足夠的預轉。 : 提高:相比03年,納達爾的在引拍方面已經有所調整,雖說發球談不上威力巨大, : 但是仗著古怪地底線上旋,已經幫助他贏得了第一大滿貫:法網。 : 我還記得決賽的一發平均球速,強壯的納達爾只有165,而女子決賽的冠軍 : 海寧(Henin)的一發平均球速是176...... : ~~~~~~~~~~~~~~~~~~~~~~~~~~~~~~~~~~~~~~~~~~~~~~~~~~~~~~~~~~~~~~~~~~~~~ : ★ 2007年 加大了預轉幅度的FB式發球 : 缺點:還是在於站位,很明顯,從圖中可以看到納達爾的後腳在蹬地瞬間很難 : 充分地接觸地面。 : 提高:相比05年,納達爾有有意識地加大了引拍預轉幅度。個人認為,這是很 : 明智的做法,一來可以加大出球力度,二來可以增加出球的隱蔽性。 : 對於左撇子若能很好地增加發球的隱蔽性,也就是欺騙性,將對發球者 : 增加額外的發球威力。 : 豆豆是右撇子左手持拍! : 不過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就好~ : ~~~~~~~~~~~~~~~~~~~~~~~~~~~~~~~~~~~~~~~~~~~~~~~~~~~~~~~~~~~~~~~~~~~~~ : ★ 2009年 已改為上步式的FU發球 : 缺點:這個時期的納達爾還要從他的發球中挑什麼毛病,無疑是很困難的事情。 : 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還是之前說的,之前的站位可以側身再誇張一點。 : 這樣幫助他把隱蔽性發揮到更極致的水平。 : 提高:毫無疑問,後腳的上步,讓納達爾的發球“地基”更為紮實、牢靠了。 : 獲得更多向上的蹬地力,也增加了擊球點高度。 : ~~~~~~~~~~~~~~~~~~~~~~~~~~~~~~~~~~~~~~~~~~~~~~~~~~~~~~~~~~~~~~~~~~~~~ : ★ 2010年 日趨完善的發球技術 : : 缺點:這個,真沒有了! 是這樣嗎 = =a 還不夠穩定吧... : 提高:相比之前的圖片,一眼可以看出,我們一直提倡的預轉幅度還可以擴大, : 在這張圖片納達爾已經完全做到了。 : 回頭總結這七年的變化,不外乎就圍繞兩個關鍵點在改善:一是站位選擇, : 最終由不上步改為了更適合他的上步式。二是預轉幅度,從最初的預轉幅度小改 : 為了較大幅度。 : 總之,這是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他真是那個體現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 : 精神的偉大球手。 : <全文完> : ---- : 就跟賽亞人一樣,不斷不斷的進化吧!!!!! <(‵^′)> : 加油~納達爾! Vamos~Rafa! 乾八爹~豆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fA3RlAXpdg
youtube上有人解析去年年終賽跟今年Miami姿勢的不同 蹬腳的部分和原文說法差不多 還加上了拋球後左手擺幅的差異分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35.93

09/21 00:41, , 1F
謝謝分享動態分解!!
09/21 00:41, 1F
文章代碼(AID): #1CbNu3IO (Nadal)
文章代碼(AID): #1CbNu3IO (Na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