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賽事] 女子一百米登場了

看板Olympics_ISG作者 (justina)時間17年前 (2008/08/17 23:31), 編輯推噓21(21042)
留言6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換個人物看看吧 我個人到覺得 中國以前的李雪梅 挺有意思 它是黃種人唯一跑進10.8秒的女人 是不是唯一一個11秒內 我就不確定 有印象以來 也只有他一位黃種人有這樣的成績 中國自他以後再也沒有訓練出另外一個劉雪梅了 不曉得田徑專業的大大 對於他的10.79 Sec 吃藥的可能性大不大? ※ 引述《AMDK8 (Intelinside)》之銘言: : ※ 引述《addmouse (小龍女加油)》之銘言: : : 我覺得美國花蝴蝶如果真的沒吃禁藥 那也未免太強了 : : 相較於男子100M的紀錄不斷被刷新 : : 而女子的100M竟然連花蝴蝶的邊都碰不到 實在太扯了 : : 看完男女100M 我覺得劉翔大概是110M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拿牌的亞洲人 : : 雅買加的短跑選手 高度都很夠 : : 有幾個身高比其他選手高10公分左右 協調性居然不減 : : 抓幾個來練110M跨欄 現役選手恐怕全部會被電趴 : 花蝴蝶有沒有吃藥 現在已經是沒辦法確定 : 所以也只好相信可能也是外星人.......吧 : 劉翔的百米也有近10秒整的實力 : 協調性好不好幾乎是天生的 當然做馬克操能夠在加強這方面以及節奏感 : 至於要他們現在來練跨欄 那是不會追上其他好手的 : 光是基本單腳跨的技術就要很長一段時間 : 每天訓練前 作完馬克操跟基本動作之後 : 同樣的技術就要反覆練到完全流暢 : 而且欄間的腳步跟節奏要完全練到可以上場 卻又不能完全失掉速度 : 這是很大的難處 因為很多人改練跨欄後 明顯比原項目失色不少 : 像Bolt這麼高大的選手 起跳距離勢必拉長 欄間的腳步要縮短 : 這不是件好事 因為流暢度會消失 即使原本的斜調性再好也ㄧ樣 : 國中時教練也曾經要我改練跨欄看看 不過後來明顯不像我100 200時那樣的優勢 : 雖然我很努力盡量把跨欄技術練到還算流暢 不過沒有辦法展現後半段的衝刺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35.158 ※ 編輯: justina30316 來自: 59.112.135.158 (08/17 23:32)

08/17 23:32, , 1F
是李雪梅10:79
08/17 23:32, 1F

08/17 23:33, , 2F
1997年在上海跑出的,歷年第9
08/17 23:33, 2F

08/17 23:33, , 3F
台灣也是王惠珍後就沒人了
08/17 23:33, 3F

08/17 23:34, , 4F
我想問的是,台灣選手,有個叫什麼珍的,跑多快
08/17 23:34, 4F

08/17 23:35, , 5F
台灣的話最可怕還是紀姐.到現在100米欄的紀錄高高掛著
08/17 23:35, 5F

08/17 23:35, , 6F
超大 大陸禁藥非常方便取得 王軍霞一萬29:37是不是粉誇張
08/17 23:35, 6F

08/17 23:35, , 7F
王惠珍也有在奧運登場過吧!成績如何?
08/17 23:35, 7F
※ 編輯: justina30316 來自: 59.112.135.158 (08/17 23:37)

08/17 23:36, , 8F
王惠珍比較強的是200公尺
08/17 23:36, 8F

08/17 23:37, , 9F
我們的最快紀錄是1970紀政跑出的11.22秒
08/17 23:37, 9F

08/17 23:37, , 10F
100米台灣紀錄也是紀姐..11:22 民國59年...
08/17 23:37, 10F

08/17 23:38, , 11F
200m是1992年王惠珍的22.56秒
08/17 23:38, 11F

08/17 23:39, , 12F
王100最佳 11.29 200最佳22.56 200全國紀錄保持人
08/17 23:39, 12F

08/17 23:39, , 13F
不知道台灣還可不可以再訓練出一個紀政...
08/17 23:39, 13F

08/17 23:39, , 14F
王軍霞 那一個班底 是不是後來都陷入禁藥風波?
08/17 23:39, 14F

08/17 23:40, , 15F
馬家軍?!
08/17 23:40, 15F

08/17 23:41, , 16F
田徑覺得比較難 但可強化中日韓能奪金項目
08/17 23:41, 16F

08/17 23:42, , 17F
台灣女子100米.100米欄紀錄已經快40年了...囧
08/17 23:42, 17F

08/17 23:43, , 18F
後繼無人
08/17 23:43, 18F

08/17 23:43, , 19F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 為什麼女生的田徑紀錄這麼難破
08/17 23:43, 19F

08/17 23:44, , 20F
田徑相對來說在訓練上是不是比其他項目來說更苦
08/17 23:44, 20F

08/17 23:44, , 21F
田徑真的也需要天份...
08/17 23:44, 21F

08/17 23:45, , 22F
男子10項全能更誇張...已經45年...楊傳廣..
08/17 23:45, 22F

08/17 23:45, , 23F
奇怪為何紀姐和王惠珍退休後國家沒把他們留下來當教練
08/17 23:45, 23F

08/17 23:46, , 24F
超難練的 常常練到吐了 還是要把菜單完成
08/17 23:46, 24F

08/17 23:46, , 25F
要破楊傳廣,我看台灣人得先改造
08/17 23:46, 25F

08/17 23:46, , 26F
應該有當教練,我有看過王惠珍的傳記.不知道在哪執教
08/17 23:46, 26F

08/17 23:47, , 27F
王惠珍現在是拼布講師
08/17 23:47, 27F

08/17 23:47, , 28F
男子十項後來計分方式跟楊傳廣創記錄時不同吧
08/17 23:47, 28F

08/17 23:47, , 29F
紀政也提把很多新人
08/17 23:47, 29F

08/17 23:47, , 30F
王惠珍我記得很久前就開始玩拼布了
08/17 23:47, 30F

08/17 23:47, , 31F
跟牙買加人借種吧 XD
08/17 23:47, 31F

08/17 23:47, , 32F
紀姊 跟楊先生是在哪裡受訓的 不是美國嗎
08/17 23:47, 32F

08/17 23:48, , 33F
男子10項應該是有換算成現在的計分方式
08/17 23:48, 33F

08/17 23:48, , 34F
就算記分方式不同,我還是相信楊傳廣的記錄很難破
08/17 23:48, 34F

08/17 23:48, , 35F
嗯 楊傳廣的8009分記錄是換算過的 所以還是全國記錄
08/17 23:48, 35F

08/17 23:48, , 36F
楊:十項運動:100M(10.7) 跳遠(7.17) 鉛球(13.22) 跳高(
08/17 23:48, 36F

08/17 23:49, , 37F
王惠珍提到他不喜歡跑步 我想經過這麼多苦練 不會想再碰吧
08/17 23:49, 37F

08/17 23:49, , 38F
1.92) 400M(47.7) 110MH(14.0)
08/17 23:49, 38F

08/17 23:49, , 39F
楊好像是在美國受訓,他的家人是不是都在美國
08/17 23:49, 39F

08/17 23:50, , 40F
鐵餅(40.99) 撐竿跳高(4.84) 標槍(71.75) 1500M(5:02.4)
08/17 23:50, 40F

08/17 23:50, , 41F
其實中國這次奧運得這麼多金牌,我相信是苦練來的,有太
08/17 23:50, 41F

08/17 23:50, , 42F
楊的晚年有點淒涼說
08/17 23:50, 42F

08/17 23:51, , 43F
多是預料外的
08/17 23:51, 43F

08/17 23:51, , 44F
我相信他們為了這屆奧運下了很多的功夫
08/17 23:51, 44F

08/17 23:52, , 45F
中國選手真的都是苦練型的...他們好拼..
08/17 23:52, 45F

08/17 23:53, , 46F
我想推他們的努力,我想他們的訓練方式放到台灣來,選手
08/17 23:53, 46F

08/17 23:54, , 47F
應該跑光了吧
08/17 23:54, 47F

08/17 23:55, , 48F
嗯嗯~我也這麼覺得.以前練完練完田徑根本就是剩半條命.
08/17 23:55, 48F

08/17 23:56, , 49F
大陸人真的吃苦當吃補...
08/17 23:56, 49F

08/17 23:56, , 50F
大家都說菲爾普斯是天才,對,他可是7年來只有五天沒下水
08/17 23:56, 50F

08/17 23:57, , 51F
水的天才,這點台灣的選手要加油
08/17 23:57, 51F

08/17 23:58, , 52F
我覺得台灣都是讀書為重..練完運動根本就沒辦法唸書了..
08/17 23:58, 52F

08/17 23:58, , 53F
只能取捨...
08/17 23:58, 53F

08/17 23:59, , 54F
這之前有討論過 台灣的環境體育很難強起來
08/17 23:59, 54F

08/18 00:00, , 55F
練體育沒保障 所以大多選擇唸書
08/18 00:00, 55F

08/18 00:00, , 56F
其實台灣有體育天份的人都是國高中最強..大學就直線下降
08/18 00:00, 56F

08/18 00:01, , 57F
如果要探討到源頭,只會更"切心"
08/18 00:01, 57F

08/18 00:01, , 58F
跟牙買加通婚會不會比較快
08/18 00:01, 58F

08/18 00:01, , 59F
很多大專生都輸高中生...
08/18 00:01, 59F

08/18 00:02, , 60F
那我期待大學錄取率100%,這樣讀書也沒用了,看環境會不
08/18 00:02, 60F

08/18 00:02, , 61F
會改變
08/18 00:02, 61F

08/18 00:05, , 62F
對阿,只要努力亞洲人在田徑場上也可以出頭天!!
08/18 00:05, 62F

08/18 00:07, , 63F
拜託明年大運會不要搞資格賽 還可以送成績哩
08/18 00:07, 63F
文章代碼(AID): #18g4HY1q (Olympics_IS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g4HY1q (Olympics_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