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橄欖球的源起

看板Rugby (橄欖球)作者 (聖十字軍)時間20年前 (2004/05/20 08: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臺灣橄欖球運動發展簡史   台灣的橄欖球運動,可追溯於一位叫松岡正男的日本人,他畢業於橄欖球運動享有 盛名的慶應大學,民國2年應聘至台灣總督府服務,利用下班之餘,到台北第一中學(今 建國中學)指導該校學生打橄欖球,松岡先生返回日本之後,受他指導過的學生畢業後 到鐵路局或其他地方服務,就在服務的單位組織橄欖球隊,並經常練習,民國9年,台 北高等法商學校(今台北法商學院)也組織了球隊,民國10年,由京都同志社大學畢業返 台的陳清忠先生在淡水中學任教,民國12年組成了一支以臺灣人為主的淡水中學橄欖球 隊,從此鐵路、高商、淡中三支隊伍經常舉行練習比賽,橄欖球運動才逐漸展現生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的臺灣橄欖球水準相當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回國 ,台灣有一段橄欖球的空洞時期,不過很短,台灣人的老前輩陳清忠先生登高一呼,教 過的學生與從日本回來的橄欖球好手,紛紛組隊,比賽又恢復。民國35年10月25日,橄 欖球被列為臺灣省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因橄欖球運動的服從團結、犧牲、奮鬥精神, 幾乎等同於陸軍精神,而被指定為陸軍軍種球,並於軍中蓬勃的推展開來。   近幾年來,橄欖球運動在國內逐有式微趨勢,不可否認的,我國橄欖球運動人口很 難普及,原因乃在橄欖球是各種球類比賽中人數最多,且需要長期不斷的嚴格訓練,而 維持球隊又需有龐大的經費、加上升學壓力、物質生活富裕,像過去勤學、樸質,不怕 苦、自動自發苦練、向上挑戰的年青人越來越少,也造成如今勢微之現況。   上一代國人的艱辛努力創造了經濟奇蹟,其中夾雜著不少窮苦小孩胼手胝足的刻苦 及奮鬥,若為未來再一波的國力發展,籌備新一代小孩的體力及毅力,只有在學生的養 成教育中,賦予吃苦耐勞的體質,如何讓迷失於安逸生活中的小孩擁有衝撞困厄的能耐 ,橄欖球艱苦的訓練會是一個很有效的工具,讓孩子走出溫室,訓練其擁有健康的身體 、文明的頭腦、還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橄欖球艱苦的訓練會是一條有力的捷徑,也有賴 教育當局的體認及支持了。   西元1823年,英格蘭中部一個叫RUGBY小鎮的學校,舉行校內足球對抗賽,有一名 球員求勝心切,以雙手抱住球,跑進球門內,引起在場觀戰的觀眾產生了靈感:「如果 足球賽亦可用手比賽,必定變成一項更好玩的足球運動」,橄欖球的規則就因這樣而經 過改進、演變,而發展起來。   而當初RUGBY鎮上的學校,所打的橄欖球是用豬的膀胱晒乾吹漲使用,其形體不圓、 兩端呈橢圓形狀,故有別於足球的圓形。西元1851年,倫敦博覽會,RUGBY學校門口的 皮鞋商吉伯特(GILBERT)先生製造了由四塊皮縫合的橢圓形球參加博覽會展示,從此, 英國所有橄欖球隊開始使用吉伯特製的四塊皮縫合的橢圓形球了。   就這樣於英格蘭誕生的橄欖球運動,在英國及英屬地、殖民地區,漸漸推廣,吸引 了全世界各地方愛好運動人口的興趣,而發展開來。 文∕北市橄欖球委員會 總幹事 曾淼泓 轉載自“全民休閒運動宣傳網”http://www.hisport.com.tw/body.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01.161
文章代碼(AID): #10h04_09 (Rugby)
文章代碼(AID): #10h04_09 (Rug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