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跨聯盟轉換手法

看板Sabermetrics作者 (蘋果蟲)時間7年前 (2017/09/04 01:30),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494601823.A.5BD.html 當初在總版看到這篇時,W大在修文的過程中有提到四篇文章關於聯盟轉換 我那時候就挑了中文這篇來看,畢竟能最快理解完畢嘛:P http://ej-basbeall.blogspot.tw/2014/08/e48-a.html 可以理解其物理意義是認為一名打者若是丟到另一個等級差不多的聯盟 其成績相對於聯盟平均應該也會差不多,若是丟到更強的聯盟則成績下滑,反之亦然 因為認為頗合理的便也開始統計數據 不選用EqA的是因為其比較需建立在面對同一批投手才有辦法比,而且有參考盜壘 但在累計了一定量的數據後,對OBP+及SLG+去計算聯盟轉換間的相關係數 (有對球員的生涯PA取大於220者以確保數據的質有一定參考性) 卻是只有0.3左右的低度相關...我是認為畢竟對付到的投手及守備也都會不一樣 對單一個體來講影響的幅度本來就會不同,但大量數據下可以矯正離群值以推估聯盟平均 但不確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所以想來這裡請教各位大大 又,對算出來的兩聯盟平均相除得到的係數有參考性嗎? 還是只有如MLB > 3A > 2A > A這種大小關係具有參考性? 會想詢問係數是否有其參考性的原因是想利用此種運算,將CPBL各年視為不同聯盟 然後將算出來的係數作為校正個年份的係數,來做不同年份打者的比較 https://i.imgur.com/CzjXKy1.png
以結果來看似乎還算合理,1997年黑鷹事件抓走了許多人,整體聯盟打擊水平下降 而近幾年則是被認為美式球風帶入,長打能力不斷向上攀升 懇請版上各位大大不吝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5.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bermetrics/M.1504459820.A.5EA.html ※ 編輯: Danielly (140.113.5.185), 09/04/2017 02:11:17
文章代碼(AID): #1Ph3miNg (Sabermetrics)
文章代碼(AID): #1Ph3miNg (Saber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