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APSI 雙板 Lv4 訓練及應考心得

看板SkiSnowboard (滑雪)作者 (滑雪教練Phil)時間3天前 (2025/03/30 21:2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2天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突然發現這篇文章 這裡沒有發表過 還是po一下 同文2024/9/15發表於snowkon -------- Yeah,總算考到雙板Level 4了,某個意義上,算是走完這條路了。 想說也社團內應該也有人有興趣了解整個過程,問了一下小宇國王,就來寫文章發表了 。 整個回頭覆盤自己從2011年開始滑雪、12年Lv1&2、13年就叩關Lv3,居然直到24年才考 完Lv4。特別是我卡了許久的Lv3與Lv4教學,蛙蛙都是一次就過,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 啊。 我想我可以稍微分享一下APSI Lv1到Lv4一路上的困境與需要努力的點吧。 APSI Lv1 很簡單,簡單到還不准跨考NZSIA Level 2(但APSI 2可以直接考NZSIA 3 ?!? ),這就是進入澳洲體系的敲門磚,歡迎考過的人可以進來學校扶小孩。 APSI體系從Lv1之後都需要在澳洲體系的滑雪學校工作並且接受足夠多的訓練才可以繼 續往上考,所以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其實是有點麻煩,但相對來說你可以確定的是只 要是APSI Lv234的教練,都一定有足夠的訓練時數與教學經驗。 我一路考1234級,我其實會覺得每個級別相對應要求的主要技能就是1級對應站姿、2級 對應轉腿、3級對應用刃、4級對應壓力控制,這當然是個草率的劃分,但我覺得可以解 釋滿多考試面向的。 而每一個新的等級都建立在對前一等級的更深層的掌握之上。之前或有人說考3級要把 之前學過的東西全部顛覆了,要這樣說也可以,因為在三級的滑行之中,用刃扮演了更 重要的角色,而用刃與轉腿某種程度是光譜的兩端,所有滑行都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所以三級之前會偏向轉腿那端,而三級之後開始介紹用刃那端,當然會覺得是把之前的 東西顛覆了。但我會認為其實就是更深一層的掌握與介紹,也就是轉腿是建立在一級對 於站姿的良好掌握之上,而用刃的介紹與導入也會某個程度上需要重新認識站姿與轉腿 。 而四級的滑行許多都是在壓力控制該技巧上的挑戰。壓力控制是個統稱,包含所有動作 用來調控壓力而避免失衡。而壓力可以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滑雪者的動作,二是地形的 變化與雪況。前者來自於進階滑行所需要的高速產生壓力,後者來自於進階滑行所不受 場地拘限的地形變化。壓力控制這個技巧的訓練,麻煩在於它是一種反應,而不是一種 動作,也就是要訓練這個技巧,你必須要先暴露在需要處理壓力的環境之中,也就是要 是一個人不滑快、不滑不整地,基本上這個能力很難進步。當然三級的用刃也會有需要 速度的挑戰,但速度還好對付,壓力控制是加速度,這就比較難應對。 也如前面所說的,當壓力控制被介紹與導入到核心技巧之中,自然也會需要重新認識站 姿、轉腿與用刃,所以每個等級對於站姿、轉腿、用刃與壓力控制的切入點與描述都會 有所不同。 裝備的部分,可以分成雪鞋與雪板。先談雪鞋好了,我認為Lv1用租賃鞋應該都沒有太 大的問題。Lv2可能就建議買自己的雪鞋,而有志往Lv3與Lv4的朋友,則強烈建議早點 買自己的全客製化雪鞋,也就是要有鞋墊、打鞋等等全套服務,一方面是這樣在雪上不 容易因為長時間穿鞋而腳痛甚至受傷,二方面是合腳的鞋在用刃上可以更迅速且精準。 另外是雪板的部分,我覺得Lv1與Lv2沒有特別要用什麼樣的板,無論是租賃板,前山板 、後山板、公園板等等,我覺得都不會真的造成太多的困難,至於有志往Lv3與Lv4的朋 友,當然盡早開始使用前山雪道板好,至於需要選用小彎板還是大彎板,我的看法是小 彎板好上手,容易學習用刃刻滑,而大彎板會更快更難掌控,但相對來說訓練上可能有 更多的優勢,對於滑雪者的技術細節要求更多,所以可能長期下來可以培養更好的技術 。 技術內容的部份的話,我覺得Lv1可以不用想太多,放鬆心情去就可以了,Lv2我則建議 把自家體系的教科書好好讀熟,如果太薄可以讀一下其他體系的來稍稍輔助一下。而至 於有志往Lv3與Lv4的朋友,我則建議先把自己的技術磨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像是至少考 過Lv2或SAJ一級,就可以開始大量的涉略各式各樣不同體系的書本內容與影音內容,但 如果技術還不到就先去看,常常會揠苗助長、走火入魔。也因為各家體系往往在初階滑 雪與教學有著不同的理念與方法論,但高階就是好的滑雪就是好的滑雪,往往只有風格 上的不同,但大同小異,所以高階階段開始接受不同體系的方法有時候可以成為個人突 破技術進步的關鍵。 教學考試的部分,我很不擅長所以經驗很多,我個人的結論是,寧願平庸但不要犯錯, 這是我的觀點啦,可以問問其他人怎麼想。 附圖顯示為跟我一起考過的馬修與我最愛的Trainer Ben,這裡有個值得分享的事情是 ,Ben是一個話很少的訓練官,起初我不太適應他的風格,總是偏好那些可以說明很多 的理論、花招的訓練官,但最後才發現,其實進步只需要樸實無華的回饋與勇於面對缺 點並且持續修正的訓練就好了,所以Ben作為省話一哥反而可以讓我們專注在最需要改 進的部分上、別無他想。 準備過程的話,我算是比較早開始考的,所以我沒有太多的考試互助會經驗,但觀察其 他人的經驗,似乎找同學一起練會滿有動力的,也有滿多資源可以共享的,但可能也要 注意滑行的進步是自己的進步,跟同學沒有太多關係,不要讓互助會變成了比較大會、 或者更慘的抱團取暖抱怨考官大會。而我個人的經驗呢,我算是使用了費曼學習法吧, 我在考Lv3與Lv4時,都同時間教了許多教練滑行,帶著他們通過Lv2與Lv3,我自己覺得 似乎可以幫助自己更深層的理解滑行背後的原理,但不要把你教同儕的方式拿到教學考 試中使用,因為可能會太難太多太複雜了。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經驗,也許其他人或其他 體系會有不同看法。 至於體能、時間與經費籌備,這些真的很看每個人的起始條件而定,我認為如果有志於 Lv3與Lv4的話,至少要像個運動員,但你問我我也很難說一個具體的標準,但有些半路 出家的愛好者開始突然投入滑雪,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條件,往往會在訓練Lv3時,因 為訓練強度很高,開始反覆受傷。而時間與經費,這當然是有錢的人可以參加Training camp,一舉拿下123級,但我個人的經驗沒有特別好,所以我還是覺得從滑雪學校中邊 上班邊訓練,還是滿不錯的。 最後,不知道怎麼收尾,就說心態上吧,用之前的話。滑雪重要的不是終點(因為都是 到纜車站啊),而是中間擺盪的每一個彎與光影風景,只要你夠享受,那就足夠了。 有問題的可以再私訊我。另外小小工商一下,我現在在iSKI滑雪俱樂部服務,歡迎大家 來這裡學習滑雪或者成為我們的同仁,解封後連續三年我們都有同仁考過Lv3,我想我 們的訓練是很不錯的。 --        ╭╮│ ╭╮ │ │        │││∕。││╭╮╭╮│ │├╮╭╮╭╮╭╭╭┤        ╰╮├╮│╰╮│││││││││││╭┤├╯││        ││││ ││││╰╯╰┴╯├╯╰╯╰┤│ ╰┤        ╰╯ │ ╰╯           │ 歡 迎 大 家 來 滑 雪 板 逛 逛 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217.99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iSnowboard/M.1743341102.A.78E.html

03/30 23:00, 3天前 , 1F
久違的前版主文 恭喜又晉級了
03/30 23:00, 1F

03/31 02:10, 2天前 , 2F
跪著看
03/31 02:10, 2F

03/31 23:34, 2天前 , 3F
專業 推
03/31 23:34, 3F
文章代碼(AID): #1dwKOkUE (SkiSnowboard)
文章代碼(AID): #1dwKOkUE (SkiSnow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