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SKI新手滑雪機+手稻 Kiroro滑滿8天心得
SKI新成員,滑雪小白是我啦
目前雪齡:
Snow Sensei單板7堂(含體驗課)
Snow Sensei雙板9堂(含體驗課)
手稻 4天(一對一2天)
Kiroro 4天
因為獨愛雙板,所以出國8天都是滑雙板,單板就學個興趣
2023/11月底和同學一起在Snow Sensei(下稱SSTC)買了課
大家都是小白,有想玩單板的、也有想玩雙板的,就都一起上課
--
《SSTC單板》
單板總共上了7堂
體驗課:穿脫板、平地移動等基本動作,以及heel side基礎
一級課:練習heel side落葉飄,穿插toe side推坡
升二級標準:穩定heel side落葉飄
二級課:練習toe side落葉飄,穿插J-turn、C-turn
升三級標準:穩定toe side落葉飄
我在第4堂時升到二級
出國前教練認為我的toe side落葉飄還差一點,不能升三級
J-turn還可以,C-turn則是完全不行,直板會噴飛
--
《單板滑雪機心得》
我覺得摔倒停機的特性,會導致自己一開始不太敢放動作,怕拖累其他人
但如果僅僅只為了不摔倒,有時候反而會阻礙自己的學習
因為沒有真正感受過抵達平衡甜蜜點的那瞬間
像我heel side一開始很仰賴勾腳,然後脛骨附近就超級燒
身體其他部位只是樣子有做出來,其實用得很少或者不對
腳在鞋子裡的微妙變化,教練不一定看得出來
有一次偶然在摔倒的瞬間體會到一些意象,才跨過這個檻
所以後來就比較厚顏無恥了,大膽放動作吧
並不是故意去摔,而是不去想摔不摔,專心去執行理論
我覺得這個心態轉變,給我的幫助滿巨大的(包括在雪場上,後述)
--
《SSTC雙板》
雙板總共上了9堂
體驗課:穿脫板、平地移動等基本動作、八字基礎
一級課:練習八字上下左右,穿插J-turn
升二級標準:穩定八字轉彎
二級課:練習J-turn,穿插C-turn、S-turn、出彎平行
升三級標準:穩定八字J-turn
三級課:練習出彎平行J-turn
我在第2堂升二級、第7堂升三級
最後是在「八字S-turn還算掌握、出彎平行時有時無」的狀況下出國了
--
《單板 vs. 雙板》
我覺得雙板的確可以很簡單就做出煞車、左右彎的雛形
甚至不講究細節的話,要直覺做出J-turn的樣子也不難
但當逐漸要往上銜接到C-turn、S-turn、平行併板的時候
雙板重心與姿勢的細節我覺得比單板多很多
腳掌、腳踝、膝蓋、髖關節、骨盆、胸口、肩膀
每個部位的角度與位置都很講究,而且時常違反直覺
我在SSTC學習單雙板的心得是
單板相對能夠快速理解姿勢的要領,但是要維持穩定滑行不太容易
雙板要做出在滑行的樣子比較簡單,但是要搞懂正確的姿勢很困難
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程度所能體會到的
--
《SSTC體驗》
SSTC本身來說,無論是上課或是預約,體驗都還不錯
偶爾會有板子沒調好、對講機壞掉等問題,但很少發生
機台雖小,但學員程度不同的時候
教練都能有效利用空間讓學員做符合各自程度的練習
我們因為是認識的同學組團上課,程度比較平均,學習也還算順利
所以很少停機,機上幾乎都是滑滿,偶爾摔倒起來大概10秒
學到J-turn之後就會需要分組上下機,時間會少一點
--
《手稻滑雪場》
https://imgur.com/rVHkmFc.jpg

--
《雙板一對一-1》
第一天上課,首先做了一點測試
在SSTC學的動作馬上就能做得出來(欣慰,錢沒白花)
就是雪地比較滑 + 雪機不拿雪杖這兩件事需要習慣一下
教練帶我去的第一條雪道,是坐gondola到山腰走Rainbow下來
接著就去聖火台綠線Sun Rise反覆練習八字S,逐步增加細節
午餐前第一次滑了有夜滑的那條綠線Sun Shine,用矬矬的八字順利下來
午餐後上山頂,走環山道逛山下來
環山道很緩,教練在這裡開始讓我嘗試出彎平行併板了
所以我等於是花了大約半天時間在雪地上完全銜接到雪機進度
一直練習到15:30下課為止,可以用出彎平行(比例約1/3)順下綠線
--
《雙板一對一-2》
第二天上課
教練說我學習進度快,一下子塞太多東西給我,但還不夠紮實
上午先回頭反覆練習八字S
接著再練平行、單腳C-turn、上下身分離、反弓、hockey stop
有鑑於我後面還要滑很多天
雖然有點超前,但教練也先教了點杖
下午搭纜車上山頂,讓我嘗試最旁邊那條紅線City View Cruise
在紅線就顧不上細節了
上個彎想的是高低肩、這個彎想的是壓脛骨、下個彎想的是壓重心
顧此失彼,點杖有時還會點錯手XDD
但成功控制住速度下來,教練還是很滿意
後來在那條紅線練了三四趟,重心處在落後邊緣,勉勉強強
教練說他很欣賞我很專注在身體的變化,不會去怕速度跟斜坡
這也是我在SSTC學到的,不要去想摔不摔,而是專注執行理論
--
第二天下課後,我自己去綠線夜滑兩個小時
過程中突然領悟了如何確保脛骨領先的動作
與其說是把重心往前壓,對我來說更像是把腳往後退
在這時候好像一瞬間把前面學的東西全都串起來了,感覺很好
--
《手稻自滑》
在手稻的第三、四天
一個人狂練,不是滑行中,就是纜車上,我獨自升級
綠線可以用更快、更窄、更遠的S下來
紅線可以顧到更多細節,體會重心腳轉移的節奏如何影響速度與板子的角度
現在很依賴點杖,入彎需要點一個節奏給自己
也嘗試下了聖火台後面的黑線三趟(跳過蘑菇)
第一趟不敢站起來,嚇到斜滑降,後面才成功下了兩次
雖然S做得很急,山上腳時常被迫要抬一下
但有感受到自己確實控制著速度在滑
後來請路人幫我跟拍紅線,雖然上下身分離做得很差
但是進步很多了,只有在轉換重心、站起來的時候會有一瞬間八字
--
《Kiroro滑雪場》
https://imgur.com/Mg5IoIX.jpg

--
《Kiroro四天》
Kiroro和同學會合,這四天團體行動比較多
為了幫同學跟拍,自學了一點倒滑
發現倒滑動作和正滑差不多,頗有可互相借鑑之處
也抽空去滑了一些紅黑線
左側山頂的那三條滑起來都很爽,夜滑的兩條紅線也很爽
上下身分離還是做不好,但整體比在手稻的時候又更加流暢
現階段感覺雙板是一個左右腳輪流往下踩、往上提的過程
在手稻時,連續滑紅線會滑到核心肌群很痠
在Kiroro時,這種感覺反而減輕了
雖然具體說不上來,但是感覺自己用了更省力的方式在滑雪
蘑菇依然苦手,希望下個雪季可以學到,不然很多地方不敢去
--
《手稻 vs. Kiroro》
手稻的綠線我覺得很棒,各種坡度長度都有
紅線就只有山頂的比較好滑,山下的有點短
黑線感覺都很進階,離紅線跳了一級
海景無敵,晴天時能看到對面雪山,十分震撼
https://imgur.com/ImHrab5.jpg

Kiroro的綠線我覺得不太友善,離開初學道之後都有點跳級
都會有15度以上的坡,而且很不均勻,也不適合練功
紅線很棒,坡度長度都很夠,還能夜滑
黑線幾乎都是蘑菇
Kiroro那幾天都大雪紛飛,沒看到什麼景
不過夜滑很漂亮,我很喜歡
https://imgur.com/4ObqfrZ.jpg


--
《雪機 vs. 雪地》
在SSTC沒有白學
雙板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對應
但我看同學剛上單板的時候不太適應
推坡如果推得不夠乾淨,板子上原來會積雪積到動不了
得要跳一下才能前進,這個在雪機上從沒學過XD
toe side也比較難的樣子,在雪機上我感覺toe side比較簡單
但是雪地換刃好像比在雪機上容易
單板上下纜車穿脫板、平地穿脫板非常消耗時間、體力
--
雪機雖然貴,但爭取了寶貴的出國時間,我覺得很值得
預計雪季外也會定期去保持感覺 + 調整動作
一對一教練也很值得,後來club med的教練課真的上不下去
一個教練帶七八個,雖然可以學到東西,但效率太差
而教練固然重要,但自己一個人練習的時間,才是成長最多的時候
--
《結語》
手稻 + Kiroro滑滿8天,每天都6-8小時
好玩到玩不膩,雖然能下黑線好像可以嚇嚇別人
但自己知道上下身分離還做不好的我,真的才剛剛入門而已
更別說蘑菇了,根本噩夢
現在每天都在youtube看一些高手影片望洋興嘆
很喜歡這種學無止盡的感覺
目前已經暫定每年至少滑一趟(祈禱暖化慢一點)
期許自己未來的哪一天能夠跳起來
--
希望本文能給未來的滑雪小白提供一些參考,也為自己做個紀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5.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iSnowboard/M.1710338287.A.5E3.html
※ 編輯: e2167471 (1.160.15.138 臺灣), 03/13/2024 22:04:08
推
03/13 22:30,
1年前
, 1F
03/13 22:30, 1F
推
03/14 07:35,
1年前
, 2F
03/14 07:35, 2F
k大是不是上禮拜也在Kiroro?其實Kiroro的綠線好幾個坡跟紅線差不多了
編號15號那條余市第1-B 最大25.4 平均9.5
推
03/14 08:08,
1年前
, 3F
03/14 08:08, 3F
→
03/14 08:09,
1年前
, 4F
03/14 08:09, 4F
→
03/14 08:09,
1年前
, 5F
03/14 08:09, 5F
推
03/14 12:19,
1年前
, 6F
03/14 12:19, 6F
推
03/14 13:20,
1年前
, 7F
03/14 13:20, 7F
→
03/14 13:20,
1年前
, 8F
03/14 13:20, 8F
b大今天也在Kiroro嗎?
我只去一個早上之後就都自己滑了,感覺住Club Med教練這部分的錢也浪費了Q
※ 編輯: e2167471 (60.250.144.174 臺灣), 03/14/2024 14:19:22
推
03/14 14:13,
1年前
, 9F
03/14 14:13, 9F
推
03/14 17:12,
1年前
, 10F
03/14 17:12, 10F
推
03/14 17:16,
1年前
, 11F
03/14 17:16, 11F
→
03/14 17:16,
1年前
, 12F
03/14 17:16, 12F
→
03/14 17:18,
1年前
, 13F
03/14 17:18, 13F
→
03/14 17:18,
1年前
, 14F
03/14 17:18, 14F
→
03/14 17:19,
1年前
, 15F
03/14 17:19, 15F
那條綠線後半段真的又長又緩XD
不過最難的還是連接Peak和Yu/Grand那條[23],根本就是平的..
推
03/14 19:36,
1年前
, 16F
03/14 19:36, 16F
對,那兩條滑起來感覺很像
※ 編輯: e2167471 (1.160.23.131 臺灣), 03/14/2024 19:59:22
推
03/16 19:23,
1年前
, 17F
03/16 19:23, 17F
→
03/16 19:23,
1年前
, 18F
03/16 19:23, 18F
第一次滑能滑得完那條很厲害了!
我女友滑比較緩的長峰第1(最左邊那條綠線)直接被patrol載下山 XD
※ 編輯: e2167471 (1.160.38.62 臺灣), 03/17/2024 21:52:29
推
03/18 11:58,
1年前
, 19F
03/18 11:58, 19F
站在上面用眼睛看,真的不覺得可以下XD
只敢下最短的那條~ 很可惜因為風大,沒挑戰到大迴轉
→
03/18 22:56,
1年前
, 20F
03/18 22:56, 20F
真的! 沒有那種均勻10-15度左右的可以練細節
※ 編輯: e2167471 (60.250.144.174 臺灣), 03/19/2024 11:26:45
推
03/19 11:47,
1年前
, 21F
03/19 11:47, 21F
→
03/19 11:47,
1年前
, 22F
03/19 11:47, 22F
感謝分享
※ 編輯: e2167471 (1.160.38.62 臺灣), 03/19/2024 20:58:07
推
03/20 09:52,
1年前
, 23F
03/20 09:52, 23F
有人對動作有共鳴的感覺真好!
我只是開頭快一點而已 也不是時常可以有這種一個人狂練的機會
現在對反弓練習很有障礙...雙板真是學無止盡
推
03/20 11:14,
1年前
, 24F
03/20 11:14, 24F
※ 編輯: e2167471 (60.250.144.174 臺灣), 03/20/2024 17:50:52
SkiSnowboard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