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男子網球/老賊不退 新生代不成氣候
這篇文章真的是很誇張…錯得離譜…(對岸還不少)
首先Edberg與Becker都是在80年代中期崛起的,剛進入90年代Edberg也不過24歲、Becker
也才23歲,怎麼可能稱他們為「老將」?!而且Edberg雖然在80年代就拿了三座大滿貫,
但他登上年終球王是90、91年這兩年,並拿下90溫網~途中打打敗老張、91美網~老張
Courier及92年美網~Krajicek、老張、Sampras,90~94澳網連續5年打到四強以上甚至
決賽(90年敗給Lendl,Lendl當時都30歲了)。即便是在96年即將退休之際,他在該年
的美網第一輪即遭遇新出爐的溫網冠軍Krajicek、以直落三6-3 6-3 6-3 解決這位排名
TOP 10內的大滿貫冠軍,再打敗Henman一路晉級到八強才敗給Ivanisevic。
至於Becker就更誇張了,Becker在95年再創他生涯的另一波高峰,溫網四強以四盤擊敗
天敵、當時的球王Agassi(不過年終又被Sampras奪回),雖然在決賽敗給Sampras。
美網又打入四強、年終賽決賽打敗老張拿下冠軍,次年96年初澳網拿下個人第6座大滿貫
金盃(決賽犧牲者又是老張…)。室內賽季所向披靡,不論是Krajicek、老張、
Ivanisevic甚至包括球王Sampras對他都是敗多勝少(8-7),代表作就是TMS Stugart五
盤決賽。同年年終賽再與Sampras打了一場勢均力敵、精采絕倫的經典5盤決賽。
怎麼可能說Lendl、Edberg和Becker被當時的Sampras、Agassi、Courier等人打假的?
Becker的巔峰期甚至比Courier走得更遠更久。Agassi跟Sampras年過31歲還能拿下大滿
貫,的確比Lendl等人還要令人驚奇些,老張說他們兩人打球高出其他選手一個層次,沒
記錯的話是在95年說的,正是他們兩人的全盛對抗時期(95澳網、美網決賽由他們包了
,而溫網也是Sampras,兩人包辦了三個四大賽)
其實該說他們把別的選手壓得太久了,其他選手也是很無奈,最佳例子便是Ivanisevic
的溫布頓冠軍夢,三次決賽全栽在他們兩人的手裡,直到01年一路猛砍眾多高手終於一圓
夢想,其中還是一樣不乏中、新生代高手啊:Roddick、Safin、Moya、Rusedski及
Rafter。還有老將Martin也是兩次決賽栽在Agassi與Sampras手中、Poline則兩次全是栽
在Sampras手中。Agassi+Sampras的大滿貫冠軍占掉90年代1/3的名額、甚至延伸到00年後
又都各自拿下2個,確實是更為罕見。
Costa其實98年也曾入選過年終賽,雖然是候補;去年法網連續擊敗兩屆亞軍Corretja、
Kuerten(雖然Guga是剛傷後復出)、Ferrero,足以證明他的冠軍之路也是相當紮實。
而Johansson雖然也一向不是最突出,但是01年澳網他的表現真的不錯,尤其是決賽。我
是蠻同意大滿貫冠軍都不是僥倖得來的,雖然有人可能運氣多一點,但想拿大滿貫實力
一定是要有的,說他們趁”青黃不接”用”撈”的實在太過分了些。
至於新生代,有人是心理素質不夠(如Ferrero、Safin等人),但是許多人過度依賴力
量與爆發力的打法,也是原因。技巧性的東西、心理層次、打球要用頭腦是網球中不可
或缺的。但是真正的好東西本來就不是會被輕易地取代,Edberg的發球上網技術不會因
為”世代交替”就被貶得一文不值,他的技術是種經典難以被比下去,Lendl、Becker、
Sampras、Agassi等人也是。若真要說老將為何會打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通常是體能的
問題居多,而不是技術的問題。這也很自然,長年累積的經驗加上技巧琢磨,如能維持體
能不墜,真的仍具有高度競爭力,Agassi就是個代表例子。(雖然他也實在太猛了些:P
他也說過過去的低潮期也是現今敦促他持續向前的原因之一)
要接班、長江後浪推前浪是不能只有靠”年輕”這兩個字的,我想日後也會有新生代更加
成熟。在還未真正成熟前,與前輩切磋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Sampras就是在92年美網敗給
前球王Edberg的這場決賽,學到了如何維持大賽專注力,之後直到01年之前,大滿貫決賽
未嘗敗績。
PS:對岸的好像只知道現在如何,居然連這種文章也寫得出來-_____-…好個”資深球迷”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102.14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Tenn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73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