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ogi def. Andy!!
※ 引述《kingofwar (愛好孤獨的我)》之銘言:
: 我覺得Roddick如果要成為發球上網型選手,似乎是不太可能,其實從他
: 發球的姿勢不難看出,你仔細看他發球姿勢,在準備動作時,他的雙腳是所有
: 選手裡站的最合起來的,而他發球的速度只是靠手腕,手臂,肩膀,和背部肌肉
: 的瞬間提拉,而反觀伊凡,Pete,Rafter這些發球上網型選手,在準備動作時,
: 雙腳站的超開的(伊凡為最),球拋上去的瞬間,雙腳快速併攏,利用全身的力
: 量加壓,並順著身體的方向順勢上網,這才是發球上網型選手的發球姿勢,另外
: Roddick的發球姿勢並不可學,這樣對肌肉的負擔太大了,只是Roddick還年輕,
: 不過他輸了我還是蠻難過的,畢竟我還是很看好他的...
當然要完全轉型是不太容易在短期間辦到的,況且他的截擊也確實還有
待提升。但我所要強調的是因為他的一發確實威力很大,這樣一來對方的回
發球質量跟速度較低的比例是會比較高。當此情形發生時,如果能夠順勢來
到網前,這樣子得分的把握性是相對會提升不少的。但目前Roddick發球完幾
乎很少考慮到上網,除非是一些特別短的回球,但這樣子就使得像Federer這
樣的高手要對付他戰略就很簡單,把Roddick的發球擋回去深處就可以了。但
昨天其實有很多球Federer切過網的高度都蠻高的,其實要是能夠上到網前,
是可以有辦法拿下這些球的。但Roddick選擇在底線抽球,但他的底線又沒對
手穩健以及變化,那勝算自然不大。所以我所強調的是在發完球後,Roddick
有無必要一直固守底線這樣單調呢?似乎有檢討的必要。且一旦Roddick能夠
依照對方回球質量而去變化自己的步驟,那勢必會增加對手在回發球的壓力
,也不至於讓對手接他的發球接得那麼順手。所以Roddick確實還有帶經驗磨
練,當然我也很同意版友說的,他的發球姿勢確實有改良的必要。這些就看
Gilbert教練以及Roddick自己如何去對應了。
by Krajic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102.24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Tenn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