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IY換電瓶 一些眉眉角角的碎念

看板biker (機車 摩托車)作者 (十元作家)時間4小時前 (2025/09/22 20:44), 3小時前編輯推噓22(2207)
留言29則, 22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 最詳細的電瓶更換紀錄 ------------------ 電瓶八百塊 設備三萬塊 ㄏㄏ ---- https://i.postimg.cc/bY22WqkR/284910-0.jpg
這次要更換的是湯淺的TTZ10S 屬於AGM玻璃纖維隔膜的免保養電瓶 https://i.postimg.cc/gJ21jMqY/284911-0.jpg
內容物 螺絲一包 電解液(稀硫酸) 電瓶本體 https://i.postimg.cc/85nkzfv0/284912-0.jpg
移至陽台 因稀硫酸有氣體揮發 建議於通風良好處進行電解液填充 https://i.postimg.cc/kXc20sXn/284913-0.jpg
電解液容器需垂直用力插入 切記不可傾斜 https://i.postimg.cc/4x2qFDDp/284915-0.jpg
123管與456管 兩邊要至少一管冒氣泡 如果沒有冒泡輕拍電解液容器底部即可 https://i.postimg.cc/h4bS3Gpx/284917-0.jpg
電解液注入完畢後 須維持原樣20分鐘 待氣體揮發與極板與電解液初步反應 剛注入電解液完畢就直接量測 電壓為12.729V 內阻為32.30毫歐 電瓶最重要的是內阻值 如果單純以萬用錶做電壓判斷 會誤認為極板與電解液已經反應完全 此時直接裝車並發車 大電流超抽會破壞部分極板使其硫化影響電瓶壽命 https://i.postimg.cc/y6bkTxdP/284918-0.jpg
靜置20分鐘後 電壓為12.758V 內阻為19.26毫歐 比起剛注入電解液直接量測 內阻低上許多 https://i.postimg.cc/WzGpjNGD/284919-0.jpg
裝上密封蓋 一次一格均勻壓到底 切記此密封蓋為一次性 未來不可拆開重新填充電解液 會失去密封效果 失去密封的電瓶會有腐蝕氣體或電解液漏出 腐蝕周邊金屬 https://i.postimg.cc/Tw2Jn1wx/284920-0.jpg
如果是力量比較小的DIY族群 可以用抹布蓋住密封蓋防止稀硫酸噴濺 然後用橡膠槌輕敲到底 https://i.postimg.cc/1zmCssF8/284921-0.jpg
入液步驟完成封蓋後 建議等待電瓶降溫至室溫26~28度 再進行小電流充電 入液20分鐘後 內部極板其實仍在反應 此時電瓶溫度36.9度 https://i.postimg.cc/KzX1tv5z/284922-0.jpg
https://i.postimg.cc/QxVjxZpn/284923-0.jpg
放置兩小時後 電瓶溫度仍有32.3度 此時電壓為12.772V 內阻為11.17毫歐 https://i.postimg.cc/28PNkbjV/284924-0.jpg
https://i.postimg.cc/CKSt5b3L/284925-0.jpg
放置三個半小時後 電瓶溫度為30.1度 電壓為12.768V 內阻為10.35毫歐 https://i.postimg.cc/K82F7k6C/284926-0.jpg
https://i.postimg.cc/fydnmDBw/284927-0.jpg
放置四個半小時後 電瓶溫度為28.7度 電壓為12.764V 內阻為10.16毫歐 與放置三個半小時差異不大 從溫度與內阻變化來判斷 建議至少讓電瓶有三個小時的極板反應時間再進行充電 電瓶的壽命會增加許多 https://i.postimg.cc/MH9R0JTF/284928-0.jpg
充電前CCA量測為252CCA https://i.postimg.cc/Dw9GPgvn/284929-0.jpg
https://i.postimg.cc/XqPq7jX4/284931-0.jpg
使用SC1000+進行1A慢速充電 電瓶種類選擇AGM電瓶 因充電過程會有微量氣體釋出 通常含量對人體無害 仍建議於通風良好處進行充電 這邊直接使用浴室的換氣系統做抽氣 https://i.postimg.cc/63gTB68w/284932-0.jpg
https://i.postimg.cc/GmL3wTXG/284947-0.jpg
使用Hioki CM4371進行藍芽監控 開始於16:07分 https://i.postimg.cc/fTKZKTML/284933-0.jpg
https://i.postimg.cc/MZ086KMD/284951-0.jpg
結束於18:13分 這邊也能看到SC1000+的充電邏輯 https://i.postimg.cc/GmL3wTXG/284947-0.jpg
https://i.postimg.cc/Vkph930v/284948-0.jpg
https://i.postimg.cc/8PnXDqH4/284949-0.jpg
https://i.postimg.cc/Qd26K1vW/284950-0.jpg
https://i.postimg.cc/MZ086KMD/284951-0.jpg
剛開始充電電壓從13.37V一路提升到14.6V 電流則是從1A慢慢降到0.5A 然後開始斷開充電 使電瓶逐漸回到正常開路電壓後使用13.6V涓流浮充維持電量 https://i.postimg.cc/8zQWh4PD/284934-0.jpg
剛充飽電的電瓶 溫度提升到30.6度 https://i.postimg.cc/ZKZvnRfK/284935-0.jpg
https://i.postimg.cc/DzbwBkCM/284936-0.jpg
充電後量測電壓13.242V 內阻8.92毫歐 CCA為291 放置12小時再進行量測 比較不會受到極化效應影響 https://i.postimg.cc/3xFshLkx/284937-0.jpg
拆下原車電瓶 https://i.postimg.cc/Zn6fcR35/284938-0.jpg
切記務必先拆負極再拆正極 先裝正極再裝負極 風險管理問題 養成好習慣 https://i.postimg.cc/PJ6C0b13/284942-0.jpg
https://i.postimg.cc/9MYRYH0j/284939-0.jpg
即使是免保養電池 長期使用仍不可避免有腐蝕氣體從端子口滲出 因此更換電瓶前 務必使用電子接點清潔劑清潔配線端子 這邊使用德國康泰的K60做清潔 各大科技廠指定使用 ㄏㄏ https://i.postimg.cc/FK85CYfy/284940-0.jpg
裝車完畢 確認各線組無破損或老化 https://i.postimg.cc/g0w1hGMn/284941-0.jpg
務必檢查回充電壓與電流是否正常 以及車上設備是否皆可正常運作 以免新電瓶被其他故障電系給拖垮 懶人包: 1.如果時間充足 建議入液後等待20分鐘再封蓋 並靜置3小時後待電瓶降溫至室溫 以小電流充飽電後再進行使用 可獲得電瓶最佳壽命 2.如果時間不准許 入液後等待20分鐘再封蓋 量測電壓須達12.5V以上才可使用 3.更換電瓶務必連帶檢查回充系統與清潔氧化正負極接頭及電池盒內部硫酸結晶 以上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47.1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758545088.A.B1D.html

09/22 20:57, 4小時前 , 1F
設備比本篇主角貴w
09/22 20:57, 1F

09/22 20:58, 4小時前 , 2F
哇靠,還以為只有裝而已,還有實測
09/22 20:58, 2F

09/22 20:58, 4小時前 , 3F
和數據
09/22 20:58, 3F

09/22 21:01, 4小時前 , 4F
感謝分享
09/22 21:01, 4F

09/22 21:02, 4小時前 , 5F
推專業
09/22 21:02, 5F

09/22 21:05, 4小時前 , 6F
獲益良多
09/22 21:05, 6F

09/22 21:05, 4小時前 , 7F
浴室抽氣我也是裝這牌
09/22 21:05, 7F

09/22 21:15, 4小時前 , 8F
電解液應該是硫酸,不是鹽酸
09/22 21:15, 8F
打太快了ㄏ 已更改 ※ 編輯: nowitzkixd (39.12.57.207 臺灣), 09/22/2025 21:18:17

09/22 21:37, 3小時前 , 9F
推 有看過入液後把電瓶泡水加速降溫的
09/22 21:37, 9F

09/22 21:37, 3小時前 , 10F
小偏方
09/22 21:37, 10F
可以 趕時間的話多少會有幫助 時間允許的話還是等極板反應完全對壽命比較有幫助 ※ 編輯: nowitzkixd (39.12.57.207 臺灣), 09/22/2025 21:46:27

09/22 21:40, 3小時前 , 11F
我都開電風扇吹不用等那麼久
09/22 21:40, 11F

09/22 21:44, 3小時前 , 12F
電瓶行入液後就裝上車 根本偷懶
09/22 21:44, 12F
主要還是沒辦法要客人站著等20分鐘 甚至留車5~6個小時 不懂的客人還會給負評 換電瓶竟然要留車 ※ 編輯: nowitzkixd (39.12.57.207 臺灣), 09/22/2025 21:52:40

09/22 21:57, 3小時前 , 13F
我去的車行 都按照電瓶附的說明書充
09/22 21:57, 13F

09/22 21:57, 3小時前 , 14F
電 步驟跟你差不多
09/22 21:57, 14F

09/22 22:04, 3小時前 , 15F
專業文推
09/22 22:04, 15F

09/22 22:10, 3小時前 , 16F
用zebra電瓶,都幫你入好了
09/22 22:10, 16F

09/22 22:12, 3小時前 , 17F
檢測的電表真多~~
09/22 22:12, 17F

09/22 22:20, 3小時前 , 18F
以為是鋰鐵電池!
09/22 22:20, 18F

09/22 22:26, 3小時前 , 19F
09/22 22:26, 19F

09/22 22:33, 2小時前 , 20F
專業推
09/22 22:33, 20F

09/22 22:38, 2小時前 , 21F
專業推
09/22 22:38, 21F

09/22 22:42, 2小時前 , 22F
推專業 感謝分享 長知識了
09/22 22:42, 22F

09/22 23:12, 2小時前 , 23F
原來還有這麼多眉角,我裝兩次都是硫
09/22 23:12, 23F

09/22 23:12, 2小時前 , 24F
酸倒完直接封口裝上車就用了,第一次
09/22 23:12, 24F

09/22 23:12, 2小時前 , 25F
的撐五年,第二次是近幾個月裝的
09/22 23:12, 25F

09/22 23:14, 2小時前 , 26F
還有我買的都沒附說明書
09/22 23:14, 26F

09/22 23:18, 2小時前 , 27F
太花時間了,外面賣的都隨便弄
09/22 23:18, 27F

09/22 23:23, 2小時前 , 28F
電瓶的壽命是隨著有液體的時間流失的,原廠
09/22 23:23, 28F

09/22 23:23, 2小時前 , 29F
已入液變成要賭在倉庫放了多久
09/22 23:23, 29F
文章代碼(AID): #1eqKJ0iT (biker)
文章代碼(AID): #1eqKJ0iT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