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牟太範克服亞洲人體格上的弱勢勇奪金牌

看板skating (溜冰 - 直排輪)作者 (pf775)時間15年前 (2010/02/19 15: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39273&category=00 5001 牟太範克服亞洲人體格上的弱勢勇奪金牌 許鎮友 記者 2010.02.17 08:19 牟太範(音,21歲)奪得金牌很讓人意外。 牟太範在本月16日(韓國時間)召開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賽中, 以兩輪比賽總計69秒82的成績勝出日本的長島圭一郎(69秒98)0.16秒,成為了金牌得主 。 在韓國第一次參加1948年舉辦的聖莫裏茨(瑞士)冬奧會之後,牟太範是首次在冬奧會速 度滑冰比賽中奪得金牌。就是因為這麽充滿戲劇性、任何人都不曾關注,所以海外媒體報 道稱“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路透社)。 ◆可與田徑短距離跑比賽金牌媲美的壯舉 速度滑冰500米比賽經常與田徑短距離100米跑比賽相提並論。就是這樣一個需要瞬間爆發 力和力量的項目,對於亞洲人來說一直是“難以翻越的高山”。牟太範的體格為177釐米 、72千克,比男子500米速度滑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加拿大的沃瑟斯龐 (34歲)低12 釐米。但是牟太範通過刻苦的訓練增強了體力,與生俱來的瞬間爆發力再配合滑冰技術, 縮小了體格上的差距。 牟太範這塊金牌的意義在於克服了亞洲人的局限,在短道速滑比賽中崛起為世界最強。現 在東西方人在賽場實力上的差距在慢慢縮小。在游泳比賽中,朴泰桓選手已經實現了超越 ;在兩天前的5000米速度滑冰比賽中,李承勛的銀牌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雖然過去任何一 屆奧運會中,亞洲人未曾在5000米以上的速度滑冰比賽中奪得過奬牌,但是李承勛用他奪 得的銀牌改寫了曆史。 對此,專家們說明稱“通過體力和技術克服了體格上的差距”。韓國體育科學研究院的成 奉柱博士稱:“現在重要的不是體格而是體力。我們基礎項目運動員們的營養狀況變好了 ,體格也變大了。隨著東西方運動科學信息的交流日漸活躍,也引入了科學的訓練方法, 在要求技術的運動項目中,東西方之間身體條件的差距再也不是障礙了。”他接著強調稱 :“過去重視高強度高頻率的訓練方法,最近更專注於在訓練強度和頻度、形態等方面提 高訓練質量。越是這種靠記錄決定勝負的比賽,東西方的差距越是在慢慢消失。” 對於牟太範奪得金牌的消息,國外媒體們贊不絕口。路透社寫道“這是一次自己都不得不 驚嘆的飛躍”。美聯社發電報稱“這證明韓國在速滑賽場上實力也很雄厚”,還附上署名 稱“比之前一直領先的短道速滑賽場規模更大的速度滑冰賽場上,韓國選手們也毫不遜色 ”。法新社寫道“牟太範的心已經飛向1000米和1500米比賽”。 國內冰上專家們已經開始期待能像朴泰桓和金妍兒那樣,在冰上比賽中也能出現“牟太範 ·李承勛效果”。就像受朴泰桓、金妍兒所取得的成績刺激,在游泳和花滑領域出現了很 多“種子選手”一樣,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冰上比賽。 成奉柱博士稱:“牟太範擊敗西方選手們奪得了金牌。另外,李承勛從短道速滑轉到速度 滑冰,並奪得了奬牌。這帶給小孩子們的啓發絕對不會少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48.55
文章代碼(AID): #1BVZmZYs (skating)
文章代碼(AID): #1BVZmZYs (sk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