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社論》夏日戲水藏危機!反思游泳自救教育
《社論》夏日戲水藏危機!反思游泳自救教育
台灣新生報 2023年7月16日
戲水在炎夏季節裡是許多人消暑首選,然而十一日有七名國三畢業生,為慶祝錄取高中學
校,前往小烏來宇內溪戲水,其中三名學生落入深潭失蹤,消防人員救起時已無呼吸心跳
,原本是為慶祝放榜相約出去玩,沒想到發生溺水憾事,夏日戲水危機,不可不慎。
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因事故身亡人數共六千九百五十三人,當中意外溺死或淹沒佔四‧
六%,共三百二十一人,而內政部消防署去年統計二○一七至二○二一年這五年的資料,
平均一年約有九百零二人溺水,其中有三百四十一人獲救,有五百三十六人身亡,失蹤人
數為二十五人,事故發生地點以溪河為最多、海邊居次、再次者為圳溝,發生時間多數集
中在六至十月份,其中又以七月最多。
台灣四面環海,地理環境又擁有多條河川及溪流,身為島民的我們,到處都有機會接近各
式水域休閒活動,因此,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發展游泳計畫,像是二○○一年的「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二○○七年規範「游泳畢業門檻」等,都為國人的游泳能
力打下一定基礎。
但是現行游泳考核是以距離作為基準設定,檢測標準是:小學生須換氣至少游完十五公尺
、國中生須換氣至少游完二十五公尺、高中職學生須換氣至少游完五十公尺,其他水中自
救技巧,例如仰漂、抽筋自解、水母漂等,並沒有列在游泳畢業門檻之中,因此,雖然台
灣從國小開始就有游泳課,但當面對迥異於無風、無浪、無流泳池的開放式水域,腳無法
落地、溫度範圍落差大、水面下視野混濁,環境條件多變且不受安全控制,面對突如其來
的水中狀況一時間無法反應,恐懼湧上心頭,手腳僵硬,憾事恐在幾分鐘內就此發生。
善泳者溺於水,善於在游泳池中游泳者,並不等於也善於在野外游泳,我國的游泳教育著
重在距離及技巧,而非自救,且過低的游泳門檻,讓民眾誤會自己具備游泳能力。或許我
們能參考他國的游泳自救教育,例如荷蘭,學生在學校接受游泳自救教育的時間很長,從
幼兒園階段便開始,學校會將游泳和水上安全納入課程,並由專業的游泳教練進行指導,
學生通常會學習基本的游泳技巧、漂浮和潛水等技能,並且模擬意外落水情境,像是穿衣
服鞋子下水,體驗「著衣泳」的感覺,不配帶蛙鏡落水,練習在水裡張開眼睛、辨識方向
,在水下保持冷靜和能獨自攀爬水中漂浮物的自救能力。澳洲則是讓孩子戴著貼黑的蛙鏡
在水中游泳,模擬在黑夜中落海,或是將剪成細長條狀的塑膠袋綁在呼拉圈上,感受在海
中被海草絆住的感覺,這些教育方法,旨在提高人們在水中的安全能力和自信心。
危機時求生成功關鍵,是靠平時熟練水性和自救技巧,在開放水域放置告示牌警示,終究
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且無法保證民眾是否真的會看告示,父母也無法綁住孩子不去開
放水域戲水,與其發生意外就跟水不互動、嚴厲禁止,不如「跟水好好相處」,先帶孩子
熟練自救觀念和技巧,做足準備,才能在危機發生時救自己一命。
面對戲水意外頻傳的現實,我們不能再掉以輕心,除了民眾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懂得正確
的水域安全觀念外,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應採取更多措施,開展戲水安全宣導活動,提供
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公眾對水上安全的認識和技能,唯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才能保護好珍視的人和減少溺水事故發生。
https://reurl.cc/AADby8
--
現代女人: 可常回娘家(可100%孝順娘家) 古代/傳統媳婦: 很少回娘家(不怎孝順娘家)
現代女人: 大部份的人不拿聘金 古代/傳統媳婦: 拿聘金 (被嫁[賣]到夫家?)
現代女人: 有人100% <沒靠夫家>養 古代/傳統媳婦: <婚後> 取/用/住公婆家資源
現代女人: 有存款 有經濟能力 買車 買房 古代/傳統媳婦:
現代女人: 小孩雙姓 (如 臉書祖克伯夫妻) 古代/傳統媳婦: 小孩大部份從父姓
[大陸]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4/17 https://reurl.cc/8j0xl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33.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wim/M.1689564554.A.52C.html
噓
07/17 17:02,
1年前
, 1F
07/17 17:02, 1F
swim 近期熱門文章
6
27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