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中時] 當我們,不再三少與四壯
※ [本文轉錄自 BaseballNEWS 看板]
作者: lpoiuytre (水藍瓶子) 站內: BaseballNEWS
標題: [中時] 當我們,不再三少與四壯
時間: Wed May 17 21:44:40 2006
三少四壯集友善列印
當我們,不再三少與四壯
詹偉雄 (20060516)
何時迷上運動,已經不太記得了;但不消分說,那一定是在國小年紀裡的某一天
──的某一霎那。
小時唸書的台中國小,有一座飛砂走石的大操場,一旦灑上水,把浩瀚的細密沙
礫固著住,土裡的小格紅磚邊線就會浮將起來,繞出一圈兩百米的跑道,但這種需要
一、兩千個學童拿水桶來澆灑的隆重時光(多半是大官來巡視)並不太多,大部分時
間,我們就是在下課後,用便當鍋爐房後撿來的相思樹幹充當球棒,以報紙對折上兩
三次後製作的簡易手套,再加上裹上砂的破布袋當壘包,就這麼在煙塵渺渺間,打起
最粗糙的棒球來。
約莫是到了五年級,有了平生第一只手套與第一支球棒,這才明白,投手是棒球
世界裡的靈魂,有些小朋友對球的縫線有特殊的敏感,如果他臂力還不錯,就可以扔
上會轉彎、或甚至到本壘端可瞬間加速的球。只要是禮拜天,我會戴著手套對著社區
廢倉庫的牆壁扔上一、兩百個球,看著那用盡各種伎倆都沒法讓球兒下墜的荒腔走板
彈道,慢慢知道:也許這一生都當不了投手。
那一年初,台中金龍少棒隊有好幾個出色的投手,王牌是四分之三側投的劉宗富
與高壓式的楊賢銘,但讓人記憶深刻的,則是低肩下勾的高文川,以及左手大曲球巧
腕阮榮隆,他們在年初的台北中、日棒球邀請賽中漂亮地把日本調布給K○,但讓台
中人難過的是:在六月威廉波特代表權的杯賽裡,金龍以5:6輸給許金木、吳誠文、
徐生明領軍的台南巨人(關鍵在於李居明和沈清文的兩發全壘打),重蹈上一屆金龍
投手楊清瓏被嘉義七虎的楊福興揮出再見全壘打的憾事。
以「金龍」為名的台中少棒隊再也沒有贏過代表權,而我們也在各種聯考的競賽
壓力下,再也摸不上棒球(更別提如何揣摩出「下墜球」的門道了)。但那個年代,
卻也無可避免地為我們這群「不成材」的運動少年,養成了另一種邪惡的習慣──由
熬夜吃泡麵看三級棒球的暑期美國戰事,到癡迷於各種除高爾夫球外的運動轉播。
也就在那個年代,有幸看到王貞治、長島茂雄的日職巨人ON連線;神射手威斯特
(JerryWest)與百分天王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締造的NBA洛杉磯湖人盛世以
及生平第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賽:民國六十三年,由歐洲足球先生告魯夫(Johann Cru
yff)領軍的荷蘭,以鋒、衛同步進攻與防禦的「全能足球」(total football)概
念,讓原本沉悶的九十分鐘變得有如交響樂團一樣的熱鬧和緊張。說也奇怪,或許是
台中小孩的「金龍情結」作祟,在這些悠悠遠遠的賽事裡,你永遠對落敗的那一方,
懷抱著鮮明的情感性記憶,一路過關斬將的荷蘭(第一、二輪共攻入十四球,僅失一
球)在冠軍戰裡對陣畢根鮑華(Franz Beckenbauer)領頭的德國白衫軍,你腦海裡
飛舞的,始終是橘色球衣告魯夫變動奔行步伐時的那一頭自由詩意金髮,而對在亂集
團門前挑進致勝球的德國「轟炸機」穆勒,帶著一抹選擇性的失憶。
當然,那個世代的小孩,也著迷於田徑、溜冰、游泳、網球與跳水等各種競賽項
目,只要是能展示出「身體」的卓越與美感的,就是我們眼睛「凝視」之標的,彷彿
那每一個優美的彈跳與飛行,都代替我們說出「年輕正好」的自豪與驕傲。
一九八八年加拿大Calgary冬季奧運,東德花式滑冰手卡塔麗那.薇特(Katarin
a Witt)以一身火紅的薄紗緊身衣,在沒有任何一種誇張難度的跳躍下,把「卡門幻
想曲」裡的性感、悲愴、柔情(或共產世界瓦解前的某種「個體自由」想望),演繹
得讓萬千世人怦然心醉,也就是那場轉播吧,我彷彿看懂了職業運動員心底那種對人
生俯仰和身體展演的「藝術性規劃」(artistic planning)、一種求新又求美的創
造式努力,是現代機械社會裡,少數感人的人文事物。
感謝收看這一年「三少四壯」週二版的朋友,被迫分享了一位轉播迷遲到十餘年
的浪漫情懷──當身體和心思都不再三少四壯,看場運動轉播吧,那裏有永遠不老的
自由、滄桑漸近的智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231.82
wikibasebal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