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賽事紀錄

看板wikibaseball作者 (kengi)時間18年前 (2006/11/13 15: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打者的打席結果簡記就不談了,將日本式記錄的特點整理如下,想知道各位 的意見(選擇性的採用或改良)。 比數表除了2隊的各局得分(每3局為一個段落),還加註2隊的通算交手戰績: 隊名(交手戰績較佳的球隊) 勝和敗 ↑若交手戰績相同,不表示隊名,僅有勝和敗 例:2006年東京六大學秋季賽早慶戰 http://myurl.com.tw/lr97 責任投手: 責任 投手名 勝敗S試 ↑○=勝 ●=敗 S=救援成功 バッテリー(投捕): 投手-捕手 (2位以上時以、隔開) 全壘打: 1.未註明局數 (隊名)選手名 號(打點=投手名) ↑僅1分時省略,()內只有投手名 2.註明局數 (隊名)選手名 號 打點(投手名‧局數) 團隊攻守數據: 1.有打席結果 除了打數、得分、安打、打點,另有併殺、殘壘 2.無打席結果 振 球 犧 併 殘 (三振) (四死球) (犧打+犧飛) (併殺) (殘壘) 殘壘次數可做為進攻效率的參考(殘壘數多→拙攻),以蘋果日報在今年 亞洲職棒大賽的記錄表為例,雖未表示殘壘,但球迷若知道投手的面對 打者數,可用以下公式自行算出 殘壘=對方投手合計面對打者數-己隊得分-己隊出局數 ↑對方投手合計投球回*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72.241 ※ 編輯: goku 來自: 218.167.172.241 (11/13 16:05)
文章代碼(AID): #15M27HVH (wikibase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M27HVH (wikibaseball)